盛延良;陶佳南;丁宏;张晓波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我院骨科自1985年起对92例103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了手术治疗,经随访证实效果满意,其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早期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用皮牵引或石膏托保持关节稳定3周,开始逐渐活动关节,配合理疗和按摩,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桑玉华;宋立娜;马晓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肘正中静脉是采集血标本常用的静脉之一,该静脉成人粗浅,压力较大、穿刺成功率高.拔针时易出血.由于小儿的特点,在儿外科给拔针压迫止血带来了困难.特别是针眼压迫时间延长,疼痛,瘀血,术后患儿哭闹恐惧造成腹压增高,影响腹部刀口的愈合,也给家长造成恐惧心理.我们自1997~1998-06对30例患儿采用立止血棉签压迫拔针,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曹国君;李玉坤;张桂琴;邹慧;崔雨;李佳;王秀丽;柴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六甲密胺为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其性状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溶点170℃~173℃,主要用于治疗肺癌、骨髓癌、淋巴瘤及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也可用于卵巢癌、食道癌等.1979年由法国Roger Bellon药厂上市,后来相继在瑞士、德国等国家生产.国内采用多以盐酸二甲胺与三氯聚氰经缩合制得,我们参照其路线进行小试研究,文献阐述温度控制在25℃以下,强调不可超过15℃.我们经实验验证其反应温度不可超过20℃,在18℃±2℃为适宜,而且所得终产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在171℃~172℃,在重结晶过程中,将文献乙醇改为丙酮效果更好.
作者:田德海;常广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眼睑痉挛系指单侧或双侧眼轮匝肌不随意的非节律的强直性收缩,是眼科、神经科的多发病.眼睑痉挛长期发作导致眼轮匝肌肥大,提上睑肌,米勒肌,下睑开大肌在睑板的附着肌腱断裂,可引起提上睑肌腱膜炎,上睑下垂,睑外翻,倒睫及角膜慢性炎症浸润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有碍美容,而且导致患者的功能性和器质性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国外九十年代初发现了肉毒素对眼睑痉挛有治疗作用,近年国内医院相继开展了探索治疗.我院于1998-10~1999-06应用肉毒素对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兴东;于妍娉;刘东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22岁,孕1产0,因孕39周于1996-12-25,16:30动产入院.该患妊娠经过顺利,未行过产前检查.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查体:血压15/9kPa,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6℃,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头颈部未见异常,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足月妊娠腹形.产科检查:腹围97cm,宫高32cm,宫缩规律,左枕前位,胎头已入盆,胎心音150次/分,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值均正常范围.阴道检查:宫颈管已消失,宫口开大4cm,胎膜未破,触及胎头凸凹不平.入院后7h宫口开全;行人工破膜,分娩一无脑儿伴唇裂女婴,重约3000g,生后死亡.10min后胎盘娩出.胎盘长20cm,宽18cm,厚2.5cm,重约500g,脐带长35cm.距离脐带跟部10cm处可见一纸样胎儿,长约12cm,其脐带长10cm,直径0.3cm,未见胎盘痕迹.产后子宫收缩良好,出血不多,2d后患者出院.
作者:张平;刘爱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葡萄糖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应用多的一种制剂,其质量标准中有对其中5-羟甲基糠醛(5-HMF)和其颜色的控制.一般认为,葡萄糖的分解产物5-HMF可聚合成有色物质[1],从而使溶液的颜色变黄.也有人认为,葡萄糖灭菌后的有色物质是另一种物质[2].对我市13家医院制剂室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了质量专项考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年;闫红;彭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特发性良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发现的一种特殊型的室性心动过速,1994-1997年,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3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国平;刘洪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年来,射频在医学界的应用日渐广泛,临床上我们应用射频技术,代替手术刀对口腔粘液腺囊肿切除,术中及术后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虹;颜炜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大,渗液多,引流不畅,是引起皮肤坏死及感染的重要因素.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影响术后放疗、化疗.因此,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的观察及护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崇萍;宫秀芹;杨鸿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小儿科急诊中,急性中毒并不少见,但多属意外,一般经过紧急处理,多可转危为安.为了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杜绝或减少意外发生,积极防治急性中毒,现将我院1994~1996年资料比较完整的59例小儿急性中毒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刘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很高,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直肠癌Miles手术又称为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此种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彻底治愈率高,不足之处是手术损伤较大,必须行永久性腹壁造瘘人工肛门,为了保证此类手术的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对63例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巍;董利民;宋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婴幼儿周围性面瘫临床较常见,笔者于1996-05~1999-05采用病毒唑配合针刺疗法治疗7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振河;蒋春英;宋梦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东菱克栓酶做为脑梗塞早期溶栓药物临床上疗效是肯定的,但用于治疗梗塞前短暂缺血发作(TIA),预防脑梗塞发生,目前临床上报道很少.我们于1995~1998年治疗38例病人,并随访观察6个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君;郇玲;于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以盐酸吗啉胍为模型药评价药物的纤毛毒性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离体蟾蜍上腭纤毛在药物溶液作用下持续摆动时间,以此作为指标考查纤毛毒性受盐酸吗啉胍药液的浓度、溶液pH和渗透压的影响.结果:纤毛毒性受药液浓度、溶液pH和渗透压影响较大.结论:鼻腔给药制剂涉及鼻粘膜纤毛毒性问题,应予充分重视.
作者:顾文涛;武冬梅;赵志龙;张德利;崔景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分析152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出院时(伤后2-3个月)85例恢复良好,轻残与重残12例,55例死亡.根据病人入院时的有关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入院时的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光反应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光反应相结合应用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吴江华;朱凤新;杜森林;李丰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尿流率测定在下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很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1995-1999年400例50岁以上排尿正常男性作尿流率检测.结论:应用多道程尿动力仪对下尿路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大意义.
作者:周文龙;孙义兴;张祖豹;刘定益;李恩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12岁,于1999-04-06因全身皮肤发疹(未经医院诊断)由家长嘱口服息斯敏20mg/d,共服3d,总量60mg.于服药第3天出现视力异常,表现为近处视力减退.未引起本人及家长重视,历时5d逐渐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作者:王颖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69岁,以下壁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房颤,1998-06入我科,患者意识清楚,心绞痛发作,心率为38次/分,心电,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
作者:汪秀媛;张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急诊病人入院后,往往既要采血做有关化验,又要进行静脉输液,要完成这两项操作,至少需要2次静脉穿刺,笔者采用头皮针采血,便可同时完成输液穿刺,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钦华;贺忠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颈椎结核是脊椎常见病之一,一般采用全麻即可,但遇有椎体破坏严重,完全丧失稳定性同时病人颈强直、颈短又肥胖或同时伴有截瘫则麻醉难度较大,全麻行气管插管由于头后仰极易造成颈椎骨折,脊髓损伤致不可治愈性截瘫,因此选用何种麻醉方法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共收集40例行硬膜外麻醉和不行气管插管情况下行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了临床观察,收到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建明;汤殿丰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