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中毒59例临床分析

刘桂琴

关键词:急性中毒, 分类, 小儿
摘要:小儿科急诊中,急性中毒并不少见,但多属意外,一般经过紧急处理,多可转危为安.为了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杜绝或减少意外发生,积极防治急性中毒,现将我院1994~1996年资料比较完整的59例小儿急性中毒情况总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面口镜的制作与临床实验应用探索

    单面口镜成为口腔科临床必不可少的专用器械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它存在着牵拉口颊与反光病区及聚光照明等三项用途不能同时发挥作用的缺点,给治疗操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与不便.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和缺点,笔者设计出一种双面口镜,并通过大连市口腔医院、锦州医学院附院口腔科、哈尔滨市口腔医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等医院临床应用观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文清;张志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377例遗传咨询者的染色体分析

    本文对377例患者通过遗传咨询,进行G显带染色体研究,检出异常核型42例,异常率11.2%.其中21三体18例,是引起儿童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染色体畸变是引起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提出要保证优生优育,必须积极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检查、诊断.

    作者:朱金玲;李月秋;罗佳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正畸托槽脱落浅析

    不同牙齿的托槽脱落有明显差别.本文通过对687个二种不同类型托槽粘结后脱落情况分析.发现方丝弓托槽脱落率小于Begg托槽.后牙明显高于前牙.作者认为,托槽的固位结构,牙齿的结构及正畸医师的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都与托槽的脱落有关.

    作者:王孟珍;刘凤君;王荣;曹作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脑梗塞昏迷患者护理

    患者,男,69岁,以下壁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房颤,1998-06入我科,患者意识清楚,心绞痛发作,心率为38次/分,心电,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

    作者:汪秀媛;张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临床研究

    我们对75例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本组患者乳房囊性增生病者近28%有免疫功能失调,淋巴细胞转化率,皮肤免疫功能、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患者病史有初潮早,绝经>50岁,经期长,乳头溢液,母系家族有患乳癌史.建议临床医师对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同时有免疫功能低下者行手术治疗.

    作者:荆宏生;金锡尊;周葵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的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大,渗液多,引流不畅,是引起皮肤坏死及感染的重要因素.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影响术后放疗、化疗.因此,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的观察及护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崇萍;宫秀芹;杨鸿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迪银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75例临床观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程慢性,顽固难治,易于复发.本所自1997-01~1998-12用迪银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7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裴丽英;郑国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硫酸镁在静脉穿刺前的应用

    静脉注射是临床必不可少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为了解决患者表浅静脉充盈度低、弹性差或因长期用药反复穿刺变硬变细等不利因素.我们用33%硫酸镁溶液热敷拟静脉穿刺部位,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邹玉梅;仲伟贤;邹玉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B超诊断双胎妊娠联体畸形1例

    患者,女,24岁,妊娠35周.因持续性宫缩胎儿下降梗阻,行B超检查.B超所见:双胎双臀位,头形整,脊柱排列完整.胎心120~136次/分,两胎头保持恒定,两胎动一致,横切胎儿胸腰部时,发现胎儿胸腔横径明显增宽其中央表面向内凹陷,羊水深度7.2cm,胎盘厚度2.8cm,附着于左侧壁,胎盘内可见大片强回声光斑.B超提示,宫内双胎妊娠考虑联体畸形,手术证实.

    作者:曹文君;孙丽华;崔妍;马姝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87例小儿肺炎胸腺的病理改变

    胸腺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早形式的淋巴器官,1961年Miller及Good先后发现胸腺与免疫功能有关后,医务工作者对胸腺引起关注.本文仅就因小儿肺炎死亡的病例,观察其胸腺的改变,联系其与肺炎预后的关系加以讨论.

    作者:金京浩;金瑶;郭圣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咽炎验案2则

    例1,马某,男,62岁,离休干部.于1996-09-10初诊.该患咽干,灼痛2年余.近日加重,伴咽痒,咳嗽无痰或有痰,口干喜饮,二便自调,舌红,少苔,脉沉弦.查:咽后壁粘膜充血,色较暗,淋巴滤泡增生,并散在小溃疡.曾用先锋霉素片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辨证属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治宜补益肺肾,滋阴利咽,药用自拟利咽喉方:元参25g,白芍15g,桔梗15g,麦冬15g,山豆根、丹皮、牛蒡子、芦根各12g,甘草10g,薄荷10g,5剂,水煎服.服上药后咽部感觉良好,咽喉痒、痛及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有口干,舌淡红,苔少,脉沉.上方去薄荷,加生地15g,5剂,水煎服.服完上药后,再检查患者咽部溃疡消失,充血及淋巴滤泡增生明显减轻.嘱其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经多次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黄义;于延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pNPG法测定纤维素酶系中β-葡萄糖苷酶

    以对硝基酚-β-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比较文献中的酶活力大小.本文通过试验,以期探讨一个共同的标准.

    作者:李春江;邢淑梅;孙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股静脉采血失败200例原因分析

    儿童取血部位除选用肘静脉外,大多数选用颈静脉,0~2周岁小儿,因其颈部粗短,不适合颈静脉采血,故多采用股静脉采血.股静脉用肉眼看不到,只能通过触摸股动脉才能确定其位置,故采血时常有穿刺失败.现将5年来,我科小儿股静脉穿刺取血失败的200例原因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松节油与二甲苯混合液替代单纯二甲苯进行组织透明的实验体会

    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必须由制作精良的病理切片做为保障.目前绝大多数病理切片的制作仍延袭传统的石蜡切片制作过程,整个过程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尽可能地保持组织和细胞与正常生活时的形态相似.在组织的脱水后透明环节上,传统多采用二甲苯,包括组织的透明和染色后切片的透明;但由于二甲苯对人体的有害性和易使组织收缩,变脆等缺欠,使人们总想找出一种能替代其作用的试剂.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定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晖;胡平;方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射频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10例分析

    近年来,射频在医学界的应用日渐广泛,临床上我们应用射频技术,代替手术刀对口腔粘液腺囊肿切除,术中及术后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虹;颜炜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QK-全科广谱治疗仪对冠心病病人血液过氧化反应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检测了35例冠心病病人使用QK-全科广谱治疗仪治疗前后血中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血浆总抗氧化能力(AOA);红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滤过指数(I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全血GSH-Px、CAT活力、血浆AOA明显下降,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升高,红细胞IF明显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血GSH-Px、CAT活力及血浆AOA明显升高,红细胞MDA含量明显降低,红细胞IF明显降低.结论:使用QK-全科广谱治疗仪治疗能减轻病人血液过氧化反应,改善红细胞变形性(ED).

    作者:卢春凤;孙红丽;刘明远;赵锦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骨外科较少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主要由于肌肉的剧烈运动,突然引起梨状肌牵拉性损伤.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肥厚,刺激式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因其病属软组织损伤范围,故不为医者所重视,屡遭贻误而致病情迁延,单一法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笔者对45例患者采用推拿,按摩,穴位封闭及西医综合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树君;王洪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五子衍宗丸治疗精子减少性不孕症32例临床分析

    男性不育的原因很多,其中因精子数量减少导致不育者临床比较常见.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诊断比较容易,但治疗效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因此配合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很有必要,但中医辨证比较困难.据临床观察,多数患者除显微镜下可见精子数目减少外,其它如性功能和身体健康状况及饮食劳动等各方面均无任何异常表现.即无证可辨,现根据中医的理论特点,借助西医的诊断结果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如下.

    作者:王丹红;应芳芹;姜占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碘伏洗手法效果观察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无菌增效剂的结合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灭菌剂.消毒时间持久,去污力强.用碘伏液做为手术前手的消毒,起效快、方法简单易行,消毒效果持续时间长,是一种较理想的洗手消毒方法.

    作者:李玉坤;王荣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茶色素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应用不同剂量茶色素(teapigment TP)治疗高脂血症各34例次.观察治疗1月后二剂量组(125mg/次组及250mg/次组)TC,TG,LDL-C,ApoB-100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而HDL-C,ApoA-1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而二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二组病例均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茶色素为一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脂症有广阔前景的绿色药品.

    作者:徐晤;连美玲;王志荣;陈建辉;祝惠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