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咽炎验案2则

黄义;于延荣

关键词:咽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例1,马某,男,62岁,离休干部.于1996-09-10初诊.该患咽干,灼痛2年余.近日加重,伴咽痒,咳嗽无痰或有痰,口干喜饮,二便自调,舌红,少苔,脉沉弦.查:咽后壁粘膜充血,色较暗,淋巴滤泡增生,并散在小溃疡.曾用先锋霉素片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辨证属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治宜补益肺肾,滋阴利咽,药用自拟利咽喉方:元参25g,白芍15g,桔梗15g,麦冬15g,山豆根、丹皮、牛蒡子、芦根各12g,甘草10g,薄荷10g,5剂,水煎服.服上药后咽部感觉良好,咽喉痒、痛及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有口干,舌淡红,苔少,脉沉.上方去薄荷,加生地15g,5剂,水煎服.服完上药后,再检查患者咽部溃疡消失,充血及淋巴滤泡增生明显减轻.嘱其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经多次随访,未见复发.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肉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观察

    眼睑痉挛系指单侧或双侧眼轮匝肌不随意的非节律的强直性收缩,是眼科、神经科的多发病.眼睑痉挛长期发作导致眼轮匝肌肥大,提上睑肌,米勒肌,下睑开大肌在睑板的附着肌腱断裂,可引起提上睑肌腱膜炎,上睑下垂,睑外翻,倒睫及角膜慢性炎症浸润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有碍美容,而且导致患者的功能性和器质性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国外九十年代初发现了肉毒素对眼睑痉挛有治疗作用,近年国内医院相继开展了探索治疗.我院于1998-10~1999-06应用肉毒素对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兴东;于妍娉;刘东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精神障碍的特点及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氯丙嗪类药物的疗效已被人们所公认,但其副反应及毒性作用较多,其中药源性精神障碍其后果极为严重,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过程中,用药本身产生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与原有的精神症状常常混淆不清,有时会将此种反应当作原有的精神症状而一再增加药量造成恶性循环.下面结合这类病人临床特征,简述护理工作的体会.

    作者:柴恕;刘艳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与病因分析

    我们对3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该病的各型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病因多为产伤和窒息所致,其他各型均与产伤有关.CT可早期明确诊断,并可随访观察疗效及估价预后.

    作者:张铁英;李凤兰;徐颖;周铁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运用

    缺牙时间长,未及时修复易导致邻牙移位,缺牙间隙缩小,对合牙伸长,颌龈距离小等症状,并伴有偏侧咀嚼习惯,颞颌关节紊乱等.采用常规方法修复,有时临床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对此笔者用整体铸造设计义齿修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丹;汪霞;迟梅;李伟;刘延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腺肽治疗4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3~1998应用胸腺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得江;蒋春英;李亚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较高,幸存者常留有后遗症,为此应受到高度重视,现将我院1995-03~1999-03收治的1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绍兰;刘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腺瘤术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体会

    胸腺瘤患者约有1/3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术后是容易引发肌无力危象的危险期,做好胸腺瘤术后针对呼吸道的治疗护理是防治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关键.现结合我院胸腺瘤手术治疗经验,重点讨论胸腺瘤术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措施.

    作者:钟敏;邹会;王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猪苓多糖对腹泻小鼠肠道双歧杆菌调整的实验研究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已较广泛地应用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微生态失调进行防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近10年来,中医药调整菌群失调的研究亦广泛开展,为进一步探讨中草药调节菌群的作用及其有效成分,本文首先选取了猪苓多糖提取物进行研究.

    作者:王惠丽;王惠娟;王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临床研究

    我们对75例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本组患者乳房囊性增生病者近28%有免疫功能失调,淋巴细胞转化率,皮肤免疫功能、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患者病史有初潮早,绝经>50岁,经期长,乳头溢液,母系家族有患乳癌史.建议临床医师对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同时有免疫功能低下者行手术治疗.

    作者:荆宏生;金锡尊;周葵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妇宁康泡腾胶囊中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测定

    本文报道了采用失重法和增重法测定妇宁康泡腾胶囊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结果表明,二种方法测得数据相近,其RSD分别为1.773%,1.460%.

    作者:霍继明;张志国;崔友;郑素勤;苏成华;陶秀梅;于敏;杨井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磁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期60例临床观察

    我站采用辽宁省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制造的XC型血液磁化治疗机,临床治疗60例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传芳;赖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应用烟酸占替诺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我科应用烟酸占替诺注射液静点治疗脑梗塞,其疗效好、安全性高且毒性低,能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供血,减轻炎性渗出物对脑细胞的损伤,恢复脑组织功能,还可降血脂,降低纤维蛋白元含量,减少红细胞凝集倾向,是一种安全而显效的药物.现就我科1999-02~1999-09应用烟酸占替诺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乔艳春;孟庆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紫草油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观察

    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高位截瘫及慢性消耗性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褥疮的发生率较高.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紫草油液治疗褥疮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曹阳;李志慧;李景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体会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稳、灵活简便,无需再次手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我科于1998年初开始引进北京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FG系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56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志慧;曹阳;韩志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

    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很高,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直肠癌Miles手术又称为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此种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彻底治愈率高,不足之处是手术损伤较大,必须行永久性腹壁造瘘人工肛门,为了保证此类手术的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对63例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巍;董利民;宋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76例胃癌的影像诊断与临床分析

    我院1986~1998年共收治胃癌患者276例,其中有病理资料的145例,包括胃腺癌94例,粘液腺癌5例,粘液癌2例,未分化癌8例,其它36例,余131例系根据X线钡餐透视、纤维胃镜检查,结合确诊,兹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沈风奇;郎兆会;朴明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pH滴定法测定甲硝唑的含量

    本文采用pH滴定法测定甲硝唑原料药的含量.先向甲硝唑中加入过量定量的盐酸标准液(0.05mol/L),再用NaOH标准液(0.1mol/L)回滴至指定pH,以△VNaOH对甲硝唑浓度C制定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在0.8mg/ml-4.8mg/ml范围内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0.37%.通过t检验和F检验(P<0.05)本法与非水滴定法在准确度与精密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姜爽;刘惠军;吴宏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六甲密胺合成工艺研究

    六甲密胺为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其性状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溶点170℃~173℃,主要用于治疗肺癌、骨髓癌、淋巴瘤及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也可用于卵巢癌、食道癌等.1979年由法国Roger Bellon药厂上市,后来相继在瑞士、德国等国家生产.国内采用多以盐酸二甲胺与三氯聚氰经缩合制得,我们参照其路线进行小试研究,文献阐述温度控制在25℃以下,强调不可超过15℃.我们经实验验证其反应温度不可超过20℃,在18℃±2℃为适宜,而且所得终产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在171℃~172℃,在重结晶过程中,将文献乙醇改为丙酮效果更好.

    作者:田德海;常广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半成品pH值控制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大输液半成品的pH值及含量的控制,对其成品各项质量标准均有影响.实践表明,当其控制在一定值时成品的各项质量标准均为好.其成品的质量指标达到满意,可为制剂生产提供配制输液的科学依据,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王锐成;孙美娟;曹喜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茶色素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应用不同剂量茶色素(teapigment TP)治疗高脂血症各34例次.观察治疗1月后二剂量组(125mg/次组及250mg/次组)TC,TG,LDL-C,ApoB-100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而HDL-C,ApoA-1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而二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二组病例均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茶色素为一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脂症有广阔前景的绿色药品.

    作者:徐晤;连美玲;王志荣;陈建辉;祝惠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