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子表面纤维连接蛋白定位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探讨

林江;费霞;江云伟

关键词:精子, FN, 男性不育
摘要:我们用酶标法对34例生育男性,28例妻流产男性,84例不育男性精子表面Fn作了定位研究,精子表面Fn+(%)定位结果:生能男性为75.9±9.9,妻流产男性为64.8±16.4,不育男性为66.2±12.7.妻流产组、不育组与生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我们结合精子爬高试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将h>50mm与h<50mm的精子表面Fn+(%)以及总膨胀率>65%与<65%的精子表面Fn+(%)作了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精子表面Fn与精子授精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关系的研究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有散在性和地方性感染两种形式.现在研究认为,HDV是缺陷病毒,其衣壳为HBsAg,从而决定了HDV只能感染HBsAg阳性者,而我国众多的HBsAg携带者,都是HDV的攻击目标.为了解丁型肝炎病毒(HDV)在我地的感染状况与乙型肝炎的关系.我们对1000名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郎庆玲;张卫东;杨贵生;白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21例临床体会

    近年来,由于淋病发病率的上升,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尤其是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病率更是相应增多.我院自1997-10~1999-04眼科门诊共诊治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21例.为提高对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认识和重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丽;杨晓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1 一般资料我院1989~1999年收治7例嗜铬细胞瘤病人,其中男5人,女2人,年龄23~60岁,平均38岁.病程7个月至2年,术前表现阵发性高血压2例,持续性高血压5例,糖尿病1例.头痛、焦虑、多汗7例.7例行右或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术后病人恢复较好.

    作者:徐莉;吕敬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生素C对Trinder反应干扰的实验观察

    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酶反应在检验中大量应用,酶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无毒、无害是其优点,但有些酶学试验需要通过Trinder反应而完成比色.如血糖检验的GOD-POD法;胆固醇检验的CE-COP-POD法;甘油三脂检验的GK-GPO-POD法;尿酸检验的改良Trinder法等.这些实验在显色中均含有Trinder反应的特异性较差,易被一些还原性物质干扰,但以维生素C的干扰为明显,干扰的原理是Vc与4-氨基安替比林竟争H2O2,从而使红色的醌亚胺生成减弱,颜色变浅而发生干扰.

    作者:李玉玲;袁伟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白内障术后晶体皮质过敏性眼内炎2例

    白内障术后发生晶体皮质过敏者很少见,本病与感染性眼内炎有类似之处.近两年,我们在临床上发生过2例白内障术后晶体皮质过敏性眼内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凡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上对某些宫颈疾病的诊断并不难,有的凭肉眼及取活检就能做出诊断,但位于宫颈管内的疾病临床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颈管内的疾病诊断及对某些病变的发展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较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有明显的优越性,现将我们检查的187例宫颈疾病的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宋丽英;赵洪梅;刘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浓度氯气吸入与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氯气为化工产业重要原材料之一,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一旦发生泄漏,高浓度氯气吸入可导致呼吸道严重损伤,作者对高浓度氯气损伤与其它呼吸道损伤病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丽华;李武祥;赵蕴伟;姚伟英;孙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改良厌氧培养法

    近年来,厌氧菌感染病例报道较多,但传统厌氧菌培养要求条件较高,操作繁杂,需要特殊设备,如:厌氧工作台、厌氧培养箱或厌氧罐、真空泵、氮气、二氧化碳、氢气等,一般基层医院不易开展,我们自1989年采用改良厌氧培养法,经无氧指示剂100例对照和2年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华;杨勃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肠道蛔虫卵检查方法探讨

    肠道蛔虫卵检查在我国学生常见病防治过程中是一项较为常见的工作,其检查方法有的地方用加腾法,有的地方用改良加腾法.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常用加腾法做肠道蛔虫卵检查,而在中国则要求用改良加腾法对学生肠道蛔虫卵检查,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改良加腾法是在加腾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道工作程序即绢虑粪便和定量板加样.为了探讨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我们于1995~1999年,在对我市中小学生粪检的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做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潘儒;李庆芬;黄春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味维生素C片的含量

    果味Vc片的含量,吉林省药品标准采用碘量法测定,但标准溶液标定繁琐,且碘的配制中贮存时间长.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简便省时,结果较为满意.

    作者:梁云霞;李新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癌性心包积液穿刺化疗治疗与护理体会

    1991-01~1998-12我们共收治肺癌并发癌性心包积液者8例,其中合并单侧胸水者3例,合并双侧胸水者5例.我们采用了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抽出心包积液后,再向心包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的方法,治疗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副作用小、可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等优点.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温春艳;王桂荣;孙志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对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移行阶段的早期观察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流热)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各期移行阶段治疗矛盾发生冲突,如:低血压补充血容量,却有组织渗出、水肿、少尿,少尿者给予利尿却有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或大量输液造成高血容量综合征等矛盾存在,并且往往多数病人低血压休克期与少尿期无明显界限,这一矛盾就更为突出,如果不解决这些矛盾,势必对病情转归不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细致地观察流热各期变化的特征,尤其是各期移行阶段的变化,对及时地调整治疗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人通过十几年的临床观察,对流热各期移行阶段的早期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霞;王娟;邢淑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8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9~1998年共收治急性坏死性筋膜炎8例,现结合临床资料讨论如下.

    作者:于志刚;董义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术后疼痛是一种手术伤害性刺激和复杂的心理因素的人为痛觉反映,如何减轻疼痛,促进康复,本文试从硬膜外复合全麻分析对术后的影响.

    作者:贺志杰;孟宪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后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周围骨密度的定量研究

    本文运用机械抛光、喷砂和电解浸蚀表面处理技术,获得不同表面结构的钛种植体,Digora牙科数字扫描仪对种植体一骨界面的不同骨区的骨密度值测量,将测得的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密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电解浸蚀处理技术制备的微孔表面并有一定厚度氧化层和钛种植体周围具有较高的骨密度值.

    作者:刘彦平;戎力;孟祥才;李宝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DF方案化疗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贲门癌近期疗效

    我院于1996-01~1999-01,对不能手术的或患者不同意手术的中晚期贲门癌18例进行放射治疗同时进行DF方案化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才;常卓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斯奇康对感冒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疗效观察

    斯奇康是卡介苗菌体热酚乙醇提取物的灭菌生理盐水溶液,其主要成份为多糖核酸等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我们测定22例感冒患者用斯奇康3个月后OKT的变化及体液免疫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晶;王慧丽;国书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龄病人开胸手术问题探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逐年延长,高龄病人需做开胸手术者日渐增多,本文对高龄开胸手术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宋国成;韩林春;刘茂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下颌骨升支髁状突颈部骨折临床治疗41例体会

    临床下颌升支髁状突颈部骨折是下颌骨折的常见类型,常伴下颌体复合骨折存在.临床上约2/3病例可保守治疗,约1/3病例必须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其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难度较大,易产生关节损伤、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文作者总结1984~1998年41例临床治疗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潘文清;张志艳;潘洪卫;刘润生;李伟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炎症、免疫的关系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是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炎症、免疫应答、急性反应、造血调控中具中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TNF-α、IL-6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以探讨免疫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吴汉明;王勇;吴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