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孙丽丹;史旭红
我院从1995年以来共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书峰;陈玉芝;贾丽影;王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6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3年,气促2d于1997年10月23日入院.该患在入院前因阵发性心房纤颤于45d内口服胺碘酮60片(0.2/片,1~2次/日),服该药前拍胸片示双肺正常.
作者:朱景鑫;江清林;张景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应用鲁南欣康注射液(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颜;江清林;曲红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腋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出汗时腋窝部放出特殊的臭味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有一些治疗办法,但诸方法各有利弊.其中以外科手术疗效佳,绝大多数腋臭由此得以根治.为此,手术全切大汗腺法是重症腋臭患者多采用的一种治疗办法.但也有个别人术后尚有残留复发,出现了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不同程度的臭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以来我们开始用90锶敷贴器对这类患者进行敷贴放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康立久;陶丽萍;张玉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26例26眼翼状胬肉施行了翼状胬肉切除下方结膜瓣转位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等方法,进行了3~16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炎症反应轻无明显刺激症状,外形美观,无一例复发,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作者认为该方法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佳方法.
作者:韩梅;郑继伟;张淑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两年来我院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生产的API试条,对门诊和住院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398株菌株进行鉴定.发现除志贺菌沙门菌属外其它感染性腹泻,致病菌明显增多.认为腹泻病人不仅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或霍乱弧菌加以重视外.也不能忽视其它病原性弧菌如气单胞菌属、念珠菌等.而对临床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大量念珠菌生长,对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蒋金芬;来汉江;佘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机械性眼内异物穿通伤是眼外伤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常见的是金属异物,如铁、铝合金为多见;非金属常见有木头、石子和煤渣等.本文仅对一组此类病例的眼B超所见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手术定位及术式提供依据.
作者:李怀国;高东艳;王国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是一种以呼吸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高危症候群,死亡率高,现多无特效治疗,寻找一个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1997-02~1999-06收治该病患者8例,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祝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5-04~1999-10以来,我院利用网状减张缝合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一期闭合伤口18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谢学义;郭凤军;倪文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慢活肝是乙型肝炎中治疗棘手、预后较差的一型.本文就1996~1999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治的慢性活动型肝炎30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绍民;王琢;邹晓军;陈景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腮腺混合瘤是颌面外科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行腮腺混合瘤摘除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术后须在术区压迫止血.以往使用绷带做加压包扎,再用砂袋压迫术区,很容易受活动的影响而松动,给病人带来很大不便.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自制了一种弹力带,既能有效地压迫固定,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明显优于原来的绷带加压包扎法,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杨宏波;崔崇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心电图机是医院的常用仪器之一,数量大,型号多.出现的故障也繁多、复杂.在维修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用理论及推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各种机器的毛病也就迎刃而解.现就ECG-6511心电图机故障检修1例总结如下.
作者:宋兰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重症胰腺炎病情复杂凶险,治疗方法尚无统一的意见.本院自1996-07~1999-10对14例手术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取条件相同不用中药的患者14例作对照,以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控制患者病变的发展,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作用.
作者:南成哲;陈振栋;王亚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骨膜骨肉瘤是发生于骨膜的恶性肿瘤,较一般骨肉瘤生长相对缓慢.临床上少见.我们复习近20年的骨肿瘤资料,仅得骨膜骨肉瘤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将着重探讨其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汝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主要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结以外的病变表现为肉芽肿,有大量淋巴结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为软组织原发肿块,也有多发.好发部位为腮腺区、眶部、颧颊部、颌下、颜下等区.该病临床上不多见,我院从1989年至今共治疗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为30岁.临床病程长者二年,短者一年.本组病例均发生于腮腺嚼肌区.该病易复发,症状时大时小.肿块无疼痛及压痛,周界不清楚、质软,但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初期为软橡皮样,日久逐渐硬韧,当肿块缓解时再度变软.肿块区皮肤搔瘙,一般轻微,可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加重,并可见皮肤粗厚及色素沉着,有区域性及广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多达50%~70%.该病对放射治疗敏感,每野总量约1000~2000Rad即可治愈.部分复发病例可以再照射.多发性患者则以化疗及肾上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作者:郭丰霞;冯力宏;宋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颌间结扎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常规且有效的手段,该方法是用钢丝或橡皮圈牵引分别结扎固定牙弓夹板于上、下颌牙齿上,使骨折的上颌或下颌骨得以复位,达到恢复咬合的目的.但患者因张口咀嚼,语言,吞咽功能均受到阻碍,使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就10余年工作经验介绍一下对颌间结扎固定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毕海畅;薛静波;李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例1,男,3个月,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伴乏力,哭闹1月入院.查体:T36.7℃,R 38次/分,神志清晰.呼吸稍促,口唇、全身皮肤苍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前囟平2.0cm×2.0cm,口腔粘膜苍白,双肺正常,心音低钝,律齐,HR:14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未扪及.趾指端略发绀.Hb 35g/L,RBC 70×1010/L,WBC 6.1×1010/L,N 0.31, L 0.69,BPC 28.1×1010/L,Ret 0;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58%,红细胞系0.9%,粒:红=64.4:1,全片见有48个巨核细胞.经口服强地松(剂量2mg/kg.d)输鲜血150ml.患儿呼吸平稳,呈中度贫血外貌.Hb:66g/L,RBC205×1010/L,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住院20d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作者:赵振河;肇晓光;徐英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主要致盲角膜病之一,症状明显,病情顽固,治疗过程中易复发,愈后多复发、视力损害又较大.作者从1995-01~1999-10试用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7例,并对其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剑英;郑珂昕;单玉兰;付丽娟;刘贵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口对口吹气法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一种简单、无创、快捷的方法,其正确操作与有效心肺复苏密切相关,笔者就口对口吹气法操作注意点浅谈如下.
作者:陈立凤;王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羊水栓塞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危险,死亡率高.我院1999-10成功抢救1例足月妊娠并发迟发型羊水栓塞患者.现将抢救过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崔海艳;刘桂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