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畸形子宫合并晚期妊娠8例诊治体会

佟淑芹;杨秀芝

关键词:畸形子宫, 晚期妊娠
摘要:畸形子宫合并妊娠易发生早期妊娠出血、流产、早产,至妊娠晚期还可并发胎位不正、胎盘位置异常及胎膜早破,故剖宫产率高,我院近两年收治8例,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开胸鼠低氧血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双侧开胸所致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腹腔内注入戊巴比妥钠(35mg.kg-1)麻醉下经气管切开口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于腰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留置导管.结果:所有动物的潮气量(VT)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于双侧开胸后均明显降低(P<0.01).且下降的PaO2不能通过增加潮气量而改善PaO2(P<0.05).结论:双侧开胸后潮气量及PaO2均明显下降.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可明显改善由双侧开胸引起的低氧血症.

    作者:潘芳;郭英;王雨青;李文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00例心电图分析

    本文分析100例完全左束支阻滞(LBBB)的心电图资料,结果表明,完全左束支阻滞的类型有助于对病变范围大小的判断;LBBB合并电轴左偏往往揭示广泛左前分支阻滞(LDA);LBBB合并下壁、前壁心肌梗塞心电图的表现形式易被掩盖,应特别注意.

    作者:王晓东;薜艳霞;张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蛇抗栓酶辅助治疗肺心病效果分析

    东北地区是肺心病高发区,在治疗上采取综合治疗,但一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收治的120例肺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蛇抗栓酶辅助治疗两种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田国芝;韩丽;王秋红;李晶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Turner综合征1例

    患者,女,16岁.1999-04-12前来我室就诊.主诉:身材矮小,无月经,发育滞后.查体,体矮(1.22米),后发际低,肘外翻,乳房不发育,子宫条索状.染色体检查:核型为45,XO(正常女性为46XX).诊断:Turner综合征.

    作者:张玉萍;李向伟;吴庆田;侯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8例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是一种以呼吸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高危症候群,死亡率高,现多无特效治疗,寻找一个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1997-02~1999-06收治该病患者8例,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祝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智力低下的听路损害

    目的:早期发现智力低下的听路损害.方法:对80例智力低下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检测.结果:80dBnHl、20次/秒刺激条件下,80例智力低下儿中39例异常,异常率为48.75%;听路损害的性质:周围性听路损害30只耳,中枢性听路损害16只耳,听阈增高者25例,占31.25%.结论:1.智力低下儿以周围性听路损害为主,听路损害多数在耳蜗及听神经远端;2.建议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作为早期检出智力低下听路损害的首选方法.

    作者:姜志梅;麻淑君;师恩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笔者在哈尔滨儿童医院进修期间,与带教老师共同应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红;张贞玲;王锦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清开灵治疗单疱疹病毒性角膜炎87例临床观察

    采用清开灵治疗单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80例(87眼)与抗单疱病毒药物治疗55例(60眼)HSK疗效对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清开灵治疗HSK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宿星杰;徐晓萍;王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应用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二项检查联合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已经临床确诊的VBI病人在间歇期进行BAEP和TCD检查.结果:TCD异常率为83.3%,BAEP异常率为68.75%.结论: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病损部位的定性、定位诊断.

    作者:刘丽霞;唐伟;李晓红;李艳秋;孙彦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活血祛瘀治疗崩漏48例

    本文收集1996-1999年48例崩漏患者,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年龄22-34岁者30例,31-50岁18例,病程8d~40d.

    作者:陈景华;李绍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90锶敷贴治疗腋臭术后残留复发的临床体会

    腋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出汗时腋窝部放出特殊的臭味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有一些治疗办法,但诸方法各有利弊.其中以外科手术疗效佳,绝大多数腋臭由此得以根治.为此,手术全切大汗腺法是重症腋臭患者多采用的一种治疗办法.但也有个别人术后尚有残留复发,出现了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不同程度的臭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以来我们开始用90锶敷贴器对这类患者进行敷贴放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康立久;陶丽萍;张玉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TCD、BAEP的检测与探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本文对临床诊断为VBI的40例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发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已研制出并在人群中广泛应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7年对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香;陈茹;谢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脑内血肿并发急性蛛网膜囊肿1例

    患者男性,42岁,车撞伤后右额部着地,有数分钟的昏迷史.醒后头痛,伴有恶心无呕吐.6h后在我院首次CT检查,报告左额叶脑质密度混杂,脑内积血10ml左右,大脑纵裂池内高密度影像,余未见异常.查体右额颞部肿胀,嗜睡.次日晨,患者意识朦胧,时有躁动,GCS打分10分,伤后17h复查CT见左额叶脑内血肿量达40ml,中线结构受压向对侧移位1cm,左侧裂池中颅窝底出现低密度区,CT值与脑脊液相近.伤后24h手术治疗.取冠状切口左额入路,切开硬膜后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约50ml涌出.见额极、额底等脑组织广泛挫伤,大脑纵裂处的桥静脉损伤出血.脑组织外膨明显.冲洗硬膜下腔残血时见左侧裂池区有7cm×4cm的蛛网膜囊肿,囊肿壁呈灰白色涌进术区,穿刺抽吸囊液约50ml,色较清.给予切除囊壁大部.此时脑组织明显回陷.关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顾志成;宋家明;齐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大鼠小肠循环液中替硝唑的差示分光光度测定法

    目的:建立大鼠小肠液循环液中的替硝唑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18nm和291nm,溶剂的pH分别为pH2和pH5.结果:标准曲线在4.8μg/ml-19.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个浓度的日内RSD小于1.65%,日间RSD小于2.28%,回收率为98.6%-101.7%.结论:该法可准确测定大鼠小肠循环液中的替硝唑.

    作者:李晶;吴宏斌;陈义;史春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骨膜骨肉瘤的X线表现3例分析

    骨膜骨肉瘤是发生于骨膜的恶性肿瘤,较一般骨肉瘤生长相对缓慢.临床上少见.我们复习近20年的骨肿瘤资料,仅得骨膜骨肉瘤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将着重探讨其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汝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邻位皮瓣修复骶尾部热压伤的治疗体会

    骶尾部热压伤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昏迷病人或长期卧床者更易发生.以往的治疗病程长,效果较差.我院采用邻位皮瓣修复此类创面,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晖;韩煜;贾永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对比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故及时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报告63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作者:田立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变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患者,男,34岁.因间断性齿龈出血于1999-11-24入院.体检:体温36.5℃,无贫血,无黄疸,皮肤可见少许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齿龈出血,胸骨无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Hb123g/L、RBC4.31×1012/L、WBC 7.2×109/L,中性粒细胞0.44,淋巴细胞0.421,单核细胞0.139,BPC2.0×109/L,Ret 0.010,免疫球蛋白测定IgA2.75/L,IgG12.9/L,IgM53/L,C3 1.26/L.

    作者:刘艳霞;孙静;李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尘肺病人的冬季护理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合并肺心病,是尘肺病人的主要死因.除尘肺本身进展外,长年反复呼吸感染,支气管喘息发作,也是导致尘肺病人的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市每年从11月至次年3月,长达5个月的寒冷季节,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喘息等疾患的高发期.做好尘肺病人的冬季护理,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延缓病人的病情,延长尘肺病人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该类患者的冬季护理,谈一下基本作法与体会

    作者:王锡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