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脑内血肿并发急性蛛网膜囊肿1例

顾志成;宋家明;齐明

关键词:脑内血肿, 并发症, 蛛网膜囊肿
摘要:患者男性,42岁,车撞伤后右额部着地,有数分钟的昏迷史.醒后头痛,伴有恶心无呕吐.6h后在我院首次CT检查,报告左额叶脑质密度混杂,脑内积血10ml左右,大脑纵裂池内高密度影像,余未见异常.查体右额颞部肿胀,嗜睡.次日晨,患者意识朦胧,时有躁动,GCS打分10分,伤后17h复查CT见左额叶脑内血肿量达40ml,中线结构受压向对侧移位1cm,左侧裂池中颅窝底出现低密度区,CT值与脑脊液相近.伤后24h手术治疗.取冠状切口左额入路,切开硬膜后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约50ml涌出.见额极、额底等脑组织广泛挫伤,大脑纵裂处的桥静脉损伤出血.脑组织外膨明显.冲洗硬膜下腔残血时见左侧裂池区有7cm×4cm的蛛网膜囊肿,囊肿壁呈灰白色涌进术区,穿刺抽吸囊液约50ml,色较清.给予切除囊壁大部.此时脑组织明显回陷.关颅,术后恢复良好.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侧胫骨高位截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数是由于膝关节内(或外)翻畸型导致胫骨及股骨内(外)髁受力不均衡而出现骨质受损所致,以往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采取膝关节清理术,术后由于发病机制未得到改善,复发机会大,我院1996~1998年采取膝关节清理,同时行同侧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此类患者28例,随诊6个月,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丁伟业;刘洪军;王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发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已研制出并在人群中广泛应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7年对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香;陈茹;谢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62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1998年6月我们同矿务局儿保科人员联手对我局26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一次龋齿发病情况调查,发现市区内儿童患病率高于农村,不注意口腔卫生和爱吃零食的儿童发病率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王彩虹;沈玉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清标记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采用LE细胞检查,其试验阳性率低,干扰素多,常影响诊断效果,抗DNP(脱氧核蛋白)抗体是SLE的标记抗体,对SLE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作者:袁淑珍;王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佳木斯市1998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传染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日益减少,但给人造成的危害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佳木斯市1998年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肖虹;郑立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主要致盲角膜病之一,症状明显,病情顽固,治疗过程中易复发,愈后多复发、视力损害又较大.作者从1995-01~1999-10试用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7例,并对其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剑英;郑珂昕;单玉兰;付丽娟;刘贵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骨膜骨肉瘤的X线表现3例分析

    骨膜骨肉瘤是发生于骨膜的恶性肿瘤,较一般骨肉瘤生长相对缓慢.临床上少见.我们复习近20年的骨肿瘤资料,仅得骨膜骨肉瘤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将着重探讨其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汝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大鼠小肠循环液中替硝唑的差示分光光度测定法

    目的:建立大鼠小肠液循环液中的替硝唑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18nm和291nm,溶剂的pH分别为pH2和pH5.结果:标准曲线在4.8μg/ml-19.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个浓度的日内RSD小于1.65%,日间RSD小于2.28%,回收率为98.6%-101.7%.结论:该法可准确测定大鼠小肠循环液中的替硝唑.

    作者:李晶;吴宏斌;陈义;史春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护理体会

    我院从1995年以来共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书峰;陈玉芝;贾丽影;王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90锶敷贴治疗腋臭术后残留复发的临床体会

    腋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出汗时腋窝部放出特殊的臭味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有一些治疗办法,但诸方法各有利弊.其中以外科手术疗效佳,绝大多数腋臭由此得以根治.为此,手术全切大汗腺法是重症腋臭患者多采用的一种治疗办法.但也有个别人术后尚有残留复发,出现了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不同程度的臭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以来我们开始用90锶敷贴器对这类患者进行敷贴放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康立久;陶丽萍;张玉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微粒考察

    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1]对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作了限量要求,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都能符合药典规定.本人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输液中,进行配伍前后的微粒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芦晓春;邱海滨;赵锦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盐酸氟桂嗪工艺改进

    氟桂嗪(Flunarizine)是哌嗪的双氟化衍生物[1],具有选择性钙通道阻滞作用,能透过血脑屏障.实验研究发现,氟桂嗪不影响正常细胞的钙平衡,而对在缺血和药理刺激下开放的钙通道起阻滞作用.能抑制血管的收缩、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的血流量和氧分压,同时不增加脑组织的氧耗[2].还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3].由此可见,氟桂嗪对脑血管疾病、眩晕、偏头痛、癫痫和脑复苏的抢救具有一定疗效[4].

    作者:孙德峰;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补泻手法治疗哮喘病143例疗效观察

    我们在1993-06~1998-12间使用补泻手法对143例诊断为哮喘的病人施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志;马峰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硝普钠多巴胺合用治疗低血压症合并心力衰竭17例体会

    作者对1990~1998年的经吸氧限盐纠正病因及诱因,合理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等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17例,低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系统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静脉点滴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红宜;王秋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脑内血肿并发急性蛛网膜囊肿1例

    患者男性,42岁,车撞伤后右额部着地,有数分钟的昏迷史.醒后头痛,伴有恶心无呕吐.6h后在我院首次CT检查,报告左额叶脑质密度混杂,脑内积血10ml左右,大脑纵裂池内高密度影像,余未见异常.查体右额颞部肿胀,嗜睡.次日晨,患者意识朦胧,时有躁动,GCS打分10分,伤后17h复查CT见左额叶脑内血肿量达40ml,中线结构受压向对侧移位1cm,左侧裂池中颅窝底出现低密度区,CT值与脑脊液相近.伤后24h手术治疗.取冠状切口左额入路,切开硬膜后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约50ml涌出.见额极、额底等脑组织广泛挫伤,大脑纵裂处的桥静脉损伤出血.脑组织外膨明显.冲洗硬膜下腔残血时见左侧裂池区有7cm×4cm的蛛网膜囊肿,囊肿壁呈灰白色涌进术区,穿刺抽吸囊液约50ml,色较清.给予切除囊壁大部.此时脑组织明显回陷.关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顾志成;宋家明;齐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

    对26例26眼翼状胬肉施行了翼状胬肉切除下方结膜瓣转位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等方法,进行了3~16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炎症反应轻无明显刺激症状,外形美观,无一例复发,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作者认为该方法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佳方法.

    作者:韩梅;郑继伟;张淑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8例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是一种以呼吸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高危症候群,死亡率高,现多无特效治疗,寻找一个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1997-02~1999-06收治该病患者8例,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祝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加减附子反佐治疗波状热

    波状热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其发热特点呈波浪型,常为人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食用被染菌的食物等而发病.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酸痛和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时以控制感染为主,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运用反佐法治疗本病24例,全部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任杰;李景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学诊断10例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成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常在色素痣基础上发生,多为黑痣受伤、慢性刺激或不恰当治疗而致恶变.此病在妇产科实属罕见,我院1995-01~1999-12就诊患者中,先后经细胞学确诊1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桂芬;宋继荣;王秀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痛点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体会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病,以往常采用激素加普鲁卡因封闭治疗,但经常复发.我们从1990年开始选用酒精,康宁克通,普鲁卡因混合液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髁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景新;邓佳鑫;邢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