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微粒考察

芦晓春;邱海滨;赵锦江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 输液配伍, 微粒
摘要: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1]对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作了限量要求,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都能符合药典规定.本人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输液中,进行配伍前后的微粒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4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主要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结以外的病变表现为肉芽肿,有大量淋巴结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为软组织原发肿块,也有多发.好发部位为腮腺区、眶部、颧颊部、颌下、颜下等区.该病临床上不多见,我院从1989年至今共治疗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为30岁.临床病程长者二年,短者一年.本组病例均发生于腮腺嚼肌区.该病易复发,症状时大时小.肿块无疼痛及压痛,周界不清楚、质软,但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初期为软橡皮样,日久逐渐硬韧,当肿块缓解时再度变软.肿块区皮肤搔瘙,一般轻微,可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加重,并可见皮肤粗厚及色素沉着,有区域性及广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多达50%~70%.该病对放射治疗敏感,每野总量约1000~2000Rad即可治愈.部分复发病例可以再照射.多发性患者则以化疗及肾上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作者:郭丰霞;冯力宏;宋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直、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指标观察

    本文报道了直、结肠癌患者在施行手术治疗前后其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后患者血清溶菌酶含量(LZM)提高;T细胞亚群CD4+细胞百分率升高,CD8+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趋于正常.结论:直、结肠癌手术后较手术前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者:熊斌;付嘉;陈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蛇抗栓酶辅助治疗肺心病效果分析

    东北地区是肺心病高发区,在治疗上采取综合治疗,但一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收治的120例肺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蛇抗栓酶辅助治疗两种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田国芝;韩丽;王秋红;李晶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佳木斯市城区21世纪初人口预测

    为了解21世纪初我市城区中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我们对佳木斯市城区21世纪初人口情况进行较为详尽的预测.本文采用马尔萨斯模型Pt=Poert[1]和年龄移算法进行预测.结果为:2000年佳木斯市城区人口为53.20万人,到2010年将达62.44万人;负担少年儿童系数2000年为30.41%,2010年为13.73%;负担老年系数2000年为8.93%,到2010年将达26.82%;总负担系数2000年为39.33%,到2010年将达26.82.到21世纪初佳木斯市城区人口年龄类型将是一个典型的初始期的缩减型.

    作者:佟会新;马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胃双原癌2例

    胃内多发病灶并非少见,但在同一胃内多原癌报道不多,而且术前易漏诊,我们于临床中遇2例胃双原癌.

    作者:杨玉芝;谷立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加减附子反佐治疗波状热

    波状热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其发热特点呈波浪型,常为人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食用被染菌的食物等而发病.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酸痛和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时以控制感染为主,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运用反佐法治疗本病24例,全部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任杰;李景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生殖激素对卵泡凋亡的调节作用

    本文目的旨在了解生殖激素对卵泡凋亡的调节作用.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清Fsh、LH、E2和T含量,结果卵泡凋亡组Fsh、L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则高于对照组,提示:卵泡的生长发育受Fsh、LH调控、而E2促进成熟卵泡的排出,T则促进卵泡凋亡.

    作者:欧玉清;邢继强;张宏伟;郝凤杰;韩玉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硝苯吡啶引起牙龈增生1例

    患者,男,55岁,1990-03,因头痛发现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血压经常持续在26~30/14~18kPa,用复方降压片,复方丹参片等维持治疗,因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不能适应,1992-07后改用硝苯吡啶20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控制血压在20~22/12~13.5kPa之间后,以20mg,每日一次维持,血压控制满意,自我感觉良好.1994-10发现牙龈肿大来就诊,查牙龈增生,牙龈乳头水肿,假性牙周袋深达5mm,色淡白,牙结石无,摄牙片示牙骨质无明显吸收.拟为硝苯吡啶所致.停药后,以抗过敏及同时适当补钙.一月后增生性龈炎消失.仅有轻度龈炎.

    作者:韩秀杰;成明江;宁春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畸形子宫合并晚期妊娠8例诊治体会

    畸形子宫合并妊娠易发生早期妊娠出血、流产、早产,至妊娠晚期还可并发胎位不正、胎盘位置异常及胎膜早破,故剖宫产率高,我院近两年收治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淑芹;杨秀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钾含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梗塞部位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AMI发病6h内的血钾含量、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梗塞部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梗塞部位组间血钾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血钾低于3.5mmol/L的以右室、前壁梗塞为主,低血钾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2.11%.结论:右室、前壁易发生低钾血症,低血钾症易发生心律失常,故AMI早期应及时补钾,提高AMI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兴贵;栾德美;田涛;石增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异博定与去痛片防治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应用异博定与去痛片对各型偏头痛病人76例进行观察治疗,通过治疗前后1个月的头痛次数、头痛强度观察,发现二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

    作者:姜楠;孙秀云;柏灵;张基善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北重楼全草的显微鉴定研究

    本文报道了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的全草各部分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鉴定,提出了主要鉴定特征,有利于北重楼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

    作者:滕杰;李毅;王良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骨膜骨肉瘤的X线表现3例分析

    骨膜骨肉瘤是发生于骨膜的恶性肿瘤,较一般骨肉瘤生长相对缓慢.临床上少见.我们复习近20年的骨肿瘤资料,仅得骨膜骨肉瘤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将着重探讨其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汝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笔者在哈尔滨儿童医院进修期间,与带教老师共同应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红;张贞玲;王锦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金磊生长素应用于外科营养支持的试验研究

    目的:研究金磊生长素对术后应激状态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4例胃肠道癌肿术后严重应激和营养不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低热量肠外营养加金磊生长素联合治疗,并与仅用TPN治疗的同类病人做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能使病人早期进入正氮平衡,减轻应激的分解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结论:金磊生长素应用于临床有广阔前景.

    作者:李东风;石昌国;慈佳俊;钟敏;杨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的血型鉴定及配输血的处理

    血清内如果出现高效价冷凝集素,将会造成血型判定错误,且干扰交叉配血.我们发现,高效价冷凝集素(2℃,滴度为1:105)可引起A型误判为AB型,并导致配血困难,现将处理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虹;张敏;李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的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中P16的表达情况,并检测PCNA,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 proliferation index).结果:在68例NSCLC患者标本中,P16的阳性率分别为64.7%,在不同组织类型的NSCLC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表达随PI分级的升高而下降.结论1、P16参与NSCLC的细胞增殖周期演进,其不同表达水平直接影响NSCLC的细胞分化与增殖,P16蛋白的缺失可能是NSCLC由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过渡的重要事件;2、P16蛋白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无关.

    作者:王海英;孙丽丹;史旭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突节老鹳草的生药鉴定

    本文对突节老鹳草(Geranium krameri Franch. et Sav.)进行了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及紫外吸收光谱鉴别研究,为该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陆叶;刘娟;吴秀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邻位皮瓣修复骶尾部热压伤的治疗体会

    骶尾部热压伤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昏迷病人或长期卧床者更易发生.以往的治疗病程长,效果较差.我院采用邻位皮瓣修复此类创面,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晖;韩煜;贾永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本文应用全国脑防办双盲编号的国产降纤酶静滴治疗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34例.降纤酶治疗组21例,对照组13例.在应用降纤酶治疗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出院时和第12周进行两次病人日常生活功能的评估(Barthel氏指数).并同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肝功、肾功.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降纤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步亦优于对照组,但不具备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第12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氏指数)较出院时有显著进步(P<0.001).研究显示国产降纤酶确为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对急性脑梗塞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孙顺昌;于增盛;王淑玲;王玉洪;李武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