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王莞;马娟;王福青

关键词:实验性糖尿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摘要:目的:研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etase, NOS)活力的变化,为糖尿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用比色法测定其血清NO含量和NOS活力.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清NO含量和NOS活力,与对照组比较,随病程逐渐增加,在1周内不明显,至第4周时明显升高.结论:在糖尿病晚期,血清NO含量升高,使β细胞损伤加重,糖尿病不易缓解.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哌酮致上消化道出血7例

    自98年起,我们在应用头孢哌酮治疗肺部感染时,有7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忠联;张芳;代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更快更好地恢复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口腔功能及面部美观,防止骨折后面畸形,增强骨折后复位固定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西安中帮公司和德国马太公司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颌面部骨折的固定和重建.结果:70例不同类型颌面部骨折患者均治愈,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型钛夹板技术,操作简单,固位效果佳,其对复杂骨折及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杜传亮;李立英;栾景雯;姜淑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对比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故及时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报告63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作者:田立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B超结合胎心监护诊断,单胎头位脐带绕颈护理

    1998-12~1999-03孕周在36~42周单胎头位孕妇B超有脐带绕颈者58例,无绕颈者随机抽样50例做为对照,并将56例绕颈者同时进行胎心监护检查.

    作者:李桂华;严桂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48例误诊分析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48例老年人急性心梗的误诊情况,结果表明,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搴临床表现比较特殊,心电图又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应特别注意.

    作者:薛艳霞;王晓东;张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62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1998年6月我们同矿务局儿保科人员联手对我局26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一次龋齿发病情况调查,发现市区内儿童患病率高于农村,不注意口腔卫生和爱吃零食的儿童发病率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王彩虹;沈玉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效果观察

    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16名患者,使患者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1:1配比进行t检验,两组各期的持续时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经干扰素治疗组患者越过少尿期直接由发热期进入多尿期的越期率也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对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应用干扰素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病型,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邹晓军;钟芬;李绍民;邱守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骶管封闭及骨盆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08例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腿痛病.几年来,我院收治108例腰间盘突出症,采用骶管封闭及骨盆牵引治疗相结合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明;王华;王庆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肺心病患者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动脉血氧分压测定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为研究肺心病患者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ER-1),血管紧张素Ⅱ(AT-Ⅱ),心钠素(ANP)的作用及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ET-1、AT-Ⅱ、ANP及动脉血氧分压值,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的ET-1、AT-Ⅱ、ANP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P<0.05,P<0.01),PaO2显著低于健康人.PaO2于AT-Ⅱ存在负相关,AT-Ⅱ与ANP存在正相关,PaO2与ANP及ET-1无相关性,ET-1与ANP、AT-Ⅱ无相关性.提示低氧为肺心病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AT-Ⅱ、ANP、ET-1可能参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AT-Ⅱ,ANP意义更大.

    作者:鹿翠香;刘志梅;邵亚军;于井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开胸鼠低氧血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双侧开胸所致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腹腔内注入戊巴比妥钠(35mg.kg-1)麻醉下经气管切开口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于腰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留置导管.结果:所有动物的潮气量(VT)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于双侧开胸后均明显降低(P<0.01).且下降的PaO2不能通过增加潮气量而改善PaO2(P<0.05).结论:双侧开胸后潮气量及PaO2均明显下降.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可明显改善由双侧开胸引起的低氧血症.

    作者:潘芳;郭英;王雨青;李文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佳木斯市1991~1998年性传播疾病疫情动态分析

    1991~1998年全市报告性传播疾病6种共计7145例,平均发病率为38.06/10万.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共计5325例,占74.53%,尖锐湿疣次之,近期梅毒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患者3858例(50.17%),女性3560例(49.83%),男女之比为1.01:1.以20~39岁为性传播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共计5900例占82.58%.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77.79%),职业分布以工人为多(27.05%),发病地区以本地患者居多(97.73%).

    作者:安晓燕;栾玉刚;曹桂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本文应用全国脑防办双盲编号的国产降纤酶静滴治疗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34例.降纤酶治疗组21例,对照组13例.在应用降纤酶治疗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出院时和第12周进行两次病人日常生活功能的评估(Barthel氏指数).并同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肝功、肾功.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降纤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步亦优于对照组,但不具备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第12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氏指数)较出院时有显著进步(P<0.001).研究显示国产降纤酶确为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对急性脑梗塞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孙顺昌;于增盛;王淑玲;王玉洪;李武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01例肺心病住院病人痰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大多由肺部感染所致,1996~1998年对201例肺心病住院病人进行了痰培养及药敏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子安;王柏欣;杨利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

    1 病例介绍例1,男,3个月,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伴乏力,哭闹1月入院.查体:T36.7℃,R 38次/分,神志清晰.呼吸稍促,口唇、全身皮肤苍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前囟平2.0cm×2.0cm,口腔粘膜苍白,双肺正常,心音低钝,律齐,HR:14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未扪及.趾指端略发绀.Hb 35g/L,RBC 70×1010/L,WBC 6.1×1010/L,N 0.31, L 0.69,BPC 28.1×1010/L,Ret 0;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58%,红细胞系0.9%,粒:红=64.4:1,全片见有48个巨核细胞.经口服强地松(剂量2mg/kg.d)输鲜血150ml.患儿呼吸平稳,呈中度贫血外貌.Hb:66g/L,RBC205×1010/L,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住院20d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作者:赵振河;肇晓光;徐英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人肠石症X线误诊为肿瘤1例

    患者,男,75岁.于1999-12-23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近两年懒动、纳差,很少吃蔬菜.临床表现头痛、烦渴,腹泻便秘交替发生,时有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进行性加重,坐、立位即有大便,量少,卧位时症状可缓解.体格消瘦、腹胀、痛苦面容.临床检查下腹部扪及6cm×2.5cm大小的肿块,移动度较大,推压下有滚动感.X线钡剂灌肠检查: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处有多发性呈鸡蛋大或乒乓球大小之致密阴影和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气钡双重造影,肿物表面涂有钡剂.X线诊断为结肠肿瘤.为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处均有形状比较规则、暗褐色、质地较粗糙,色泽灰暗的异物.异物所在部位的结肠粘膜无异常病史.于2000-01~20试探性治疗,先高压钡灌肠,再服用液体石腊.当晚排出数枚肠石,腹胀症状顿时缓解,肠石标本显示有散在线状钙化.因而当日即明确诊断为肠石症.

    作者:徐玉柱;刘庆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加减附子反佐治疗波状热

    波状热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其发热特点呈波浪型,常为人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食用被染菌的食物等而发病.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酸痛和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时以控制感染为主,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运用反佐法治疗本病24例,全部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任杰;李景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主要致盲角膜病之一,症状明显,病情顽固,治疗过程中易复发,愈后多复发、视力损害又较大.作者从1995-01~1999-10试用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7例,并对其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剑英;郑珂昕;单玉兰;付丽娟;刘贵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PSA、游离PSA与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PSA与前列腺癌和增生腺体体积的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1例前列腺增生(BPH)和22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SA和游离PSA.所有患者经直肠腔内B超测出前列腺体积,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比较研究.结果:前列腺癌组PSA、FPSA均显著高于BPH组.两组的F/TPSA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BPH组PSA与前列腺体积具相关性,前列腺癌无此特点,FPSA和F/TPSA均与腺体体积无关.结论:PSA在BPH者与前列腺体积有关,故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BPH,但游离PSA无此相关性,且无法帮助鉴别诊断.

    作者:孙义兴;刘乃胜;马致远;储继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B超对眼内异物穿通伤的特征性分析

    机械性眼内异物穿通伤是眼外伤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常见的是金属异物,如铁、铝合金为多见;非金属常见有木头、石子和煤渣等.本文仅对一组此类病例的眼B超所见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手术定位及术式提供依据.

    作者:李怀国;高东艳;王国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活血祛瘀治疗崩漏48例

    本文收集1996-1999年48例崩漏患者,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年龄22-34岁者30例,31-50岁18例,病程8d~40d.

    作者:陈景华;李绍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