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6例不育症病因分析

张凤茹;宋业平

关键词:不育症, 病因分析
摘要:不孕不育(以下称不育症)是涉及夫妇双方及家庭的生殖保健问题,其病因错综复杂.本文收集了1986-10~1997-10就诊的216例不育夫妇病历,以男女双方做为一个生殖单元对不育症的病因及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拔针技术改进及应用探讨

    静脉给药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静点后的针眼常因出血而发生血肿和瘀斑,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影响继续给药,同时,血肿和瘀斑的发生也给护理操作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89年以来,应用肾上腺素处理静点后针眼,临床配对观察60名患者480例次,均达到快速止血、且局部未出现血肿和瘀斑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淑敏;孙玉霞;陈桂芝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临床价值

    近年研究证实,由氧自由基介导的自由基连锁反应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是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重要酶系之一.我们通过检测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的血清SOD水平,探讨SOD与疾病的病程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丁小灵;胡爱华;陈燕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5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多以起病急,病情重为特点[1],治疗应当以控制病情发展,尽快减轻症状为原则.我们采用地塞米松蛛网膜下腔注射,配含其它常规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宇宙;周艳丽;解云峰;张永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免疫性不育、不孕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育、不孕症患者血清、精液、宫颈粘液中的抗精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实验结果发现,部分患者上述相应的抗体为阳性,这提示上述四种抗体对免疫性不育、不孕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测意义.

    作者:欧玉清;继强;和庆余;刘向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原发脑干伤诊治11例体会

    原发脑干伤临床并非少见,约见颅脑损伤的2%~5%,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约占10%~20%[1].近年来我们收治原发脑干伤11例,治疗结果尚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朱士兴;刘锐;王曙娟;马平;司宪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颌面动物击咬伤的急救护理

    颌面动物击咬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由于被伤害者毫无防犯,或野生动物过于凶残,病人伤情一般很急且较严重.尤其颜面部血运神经丰富,常导致流血过多而休克或由于伤情造成神经组织甚或面容永久性损害.在救治过程中,一方面在掌握颌面动物击咬伤的特点外,另方面做好病人的急救护理尤为重要.我院1990~1998年间共收治颌面动物击咬伤33例,现就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学伟;侯立辉;于艳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肽中胸腺素α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肽中胸腺素a 1,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以乙腈-三氟乙酸-水(20:0.02: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6nm.测定组分与其它组分的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8.7%,RSD为1.2%.为控制胸腺肽质量提供了新的测定指标和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莉;刘艳娟;周云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电动肛管直肠按摩器治疗肛裂80例临床体会

    电动肛管直肠按摩器是目前治疗新鲜肛裂与陈旧性裂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仪器.我院于1992年1月开始将GC-88B型电动肛管直肠按摩器应用于临床,对80例各期肛裂进行按摩,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佳森;王明春;王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光热治疗仪、α-Ib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有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但单独应用疾病易复发,现已成为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我们近来应用KS-光热治疗仪联合α-I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芦萍;高腾花;靳秀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维尼安、甲孕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本文报告自1996年以来我院采用维尼安联合甲孕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6例临床疗效,并探讨雌激素替代如何配伍孕激素的方案.

    作者:郑殿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胆石病合并房颤16例临床分析

    对三年来共16例胆石病合并房颤病历进行了总结,对胆石病与房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作者:师恩惠;张建国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蝶脉灵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50例血液流变学疗效观察

    本文统计1998-09~1998-12收治的50例脑血栓病人,用蝶脉灵治疗,观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9项检查结果,除血小板计数不下降(P>0.05)外,其它8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义;张志荣;姜冬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密闭式巨结肠洗肠器的临床应用

    自1996年10月起,我们在常规洗肠器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制成密闭式巨结肠洗肠器.经过21例巨结肠病儿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并做临床对照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雨;曹国君;冯贺;宋沛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钛合金夹板治疗颌骨骨折的手术配合

    上下颌骨骨折是颌面外科在临床上常见的骨组织损伤.过去手术治疗采用以银丝、结扎丝为原材料施以内固定方法,其组织相容性差,易继发感染,原材料断端包埋不彻底,同时对多处下颌骨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尚无理想的内固定治疗.我院1994~1997年应用钛合金夹板治疗上下颌骨骨折134例,效果满意,尤其对多处下颌骨骨折及严重粉碎性骨折不必做部分切除即可予以固定,从而避免了功能障碍及支撑不全而影响外观,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迟梅;于艳华;赵常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畸形中央尖折断后疗效观察

    1987~1997年,我们治疗了畸型中央尖折断后,牙髓感染、根尖病变的患牙共30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芦瑛;张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糖尿病15例疗效观察

    我站于1996-08~1997-12对15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磁极化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伟;陈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切吸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1994-08~1997-11行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m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其中60岁以上13例,随访6~18个月,疗效满意,因老年人行该种手术具有其特殊性,报道如下.

    作者:史国光;王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静脉注射拔针后并发血肿的预防

    静脉注射后拔针的传统方法是用棉扦横压针眼,嘱病人屈曲肘关节.这种方法会增加针头对血管壁的摩擦和损伤,棉扦只压迫了皮肤的针眼,而未压迫静脉壁上的针眼.另外,病人屈曲肘关节时静脉回流受阻,增加了静脉壁上针眼溢血,易形成局部皮下血肿,影响再次使用.笔者在500人次静脉注射后拔针时采用针眼平行按压法,无1例并发局部皮下血肿,此外,静脉还可反复多次使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波;曹松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儿童眼动脉血流的测定及与成人正常值的比较

    视神经、视网膜等眼组织对眼动脉血流的变化反应敏感,尤其是儿童,视神经、视网膜的发育与眼动脉血流的供应情况密切相关.获得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值对眼科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成人眼动脉血流的正常值已有人统计、测定,但儿童眼动脉血流的正常值未见报道.为填补这一空白,我院于1996-05~1998-04月间对正常儿童眼动脉血流速度进行了测定,并与成人正常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作者:杨兴东;于妍娉;孟庆祥;毕东辉;关向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国产培氟沙星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培氟沙星(Pefloxacin)商品名培福新(feflacine),是法国Roger Bellon公司研究开发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剂,抗菌谱广,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道、呼吸道、消化道、骨、关节及皮肤的感染.本文对国产培氟沙星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王立平;于丽萍;曹亚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