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宋风艳;刘桂春
本研究应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了甲低大鼠脑鞘磷脂,并观察了脑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甲低大鼠脑鞘磷脂明显升高,神经细胞发育异常.提示:在胞发育期,如甲状腺激素不足,使脑细胞磷脂分子和细胞结构异常,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发育障碍.
作者:唐力;张秀英;王淑湘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笔者1995-04~1997-12以自拟苦参益胃汤治疗HP相关性胃病3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世玲;孙宝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生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随着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兴起,它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肺动脉瓣狭窄的诊断率,本文将我院自1994-10~1997-03经彩超诊断的肺动脉瓣狭窄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东艳;孙蕾;赵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培氟沙星(Pefloxacin)商品名培福新(feflacine),是法国Roger Bellon公司研究开发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剂,抗菌谱广,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道、呼吸道、消化道、骨、关节及皮肤的感染.本文对国产培氟沙星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王立平;于丽萍;曹亚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们于1996-09~1997-03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 image CDE)诊断弥漫性肾病30例(60只肾),并与20例(40只肾)正常肾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蕾;高东艳;赵莉;王剑平;冯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黄芪甲甙对胰岛素和C肽的作用.方法:用3种不同浓度黄芪甲甙溶液给Wistar大鼠腹腔注射,于第3、4、5周取血测定大鼠血浆中胰岛素和C肽含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经黄芪甲甙作用,大鼠血浆中胰岛素和C肽含量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作用时间延长,分泌作用增加.结论:黄芪甲甙具有促进胰岛素和C肽分泌作用.
作者:江清林;李延君;辛华;姜吉文;吕学诜;朱景鑫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抗病毒糖浆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病毒引起的多种疾病,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商彦;许寿春;包显章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简称IPT)是眼眶慢性炎性肿块,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临床表现类似眼眶肿瘤,病理形态学改变却系眶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为非肉芽肿性炎[1].而原发于上颌窦内的炎性假瘤较为少见,由于发病率低,教科书及国内外文献均很少记述,未经病理诊断前很容易误诊.本文旨在总结该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关键;张宏伟;李丙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腹痛型癫痫是一种特殊的以腹痛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癫痫类型,现将我院1991~1997-08经脑电图证实及抗癫痫治疗有效的63例腹痛型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江斐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右旋糖酐(dextran)商品名脉通,是葡萄糖的聚合物,临床上常用低分子(平均分子量约40000)右旋糖酐为血容量扩充剂.具有扩充血容量及轻度抗凝作用而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偶有过敏反应如发烧、荨麻疹等,我们曾发现一个对右旋糖酐有遗传倾向的严重过敏反应的家系共3人5例次(主要为血压下降、发绀、呼吸困难、胸闷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英;程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电动肛管直肠按摩器是目前治疗新鲜肛裂与陈旧性裂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仪器.我院于1992年1月开始将GC-88B型电动肛管直肠按摩器应用于临床,对80例各期肛裂进行按摩,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佳森;王明春;王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草酸盐肾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指高草酸急症,主要表现镜下血尿或严重肉眼血尿及少量蛋白尿,个别病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泌尿系结石,甚至有些发展为慢性肾功衰竭.临床医生时常将草酸盐肾病误诊为肾小球肾炎.为此我们随机选择1996~1998年间住院结石病人100例,进行了临床统计及研究,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霍静琪;王长江;程晓霞;王景新;孙光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已有较多报道.本文重点观察并分析44例肺心病病人肝素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秀英;王淑艳;王晶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本文根据Blorm-Richarcisonde分级标准对46例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P法对其进行C-erbB2癌基因和ER、PR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组织学Ⅰ级11例,C-erbB2癌基因和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18.12%、63%和54%;组织学Ⅱ级25例,C-erb B2癌基因和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28%、48%和32%;组织学Ⅲ级10例,C-erb B2癌基因和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0%、20%和10%.从而表明组织学分级越差,C-erb B2癌基因的过度表达越强,ER、PR阳性率越低,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越高.组织学分级与C-erb B2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呈正相关,与ER、PR水平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C-erb B2癌基因过度表达预后差,复发及转移率高,RP、PR阳性率高提示预后好,复发、转移率低.
作者:许励;曹维海;于大有;王树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滤过泡瘢痕形成,我院1996~1998年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庄晓琳;张秀云;张淑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王守安;田国忠;赵振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的护理临床业务及护理管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式,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包括: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我院自1993年应用以来,取得一定成效,具体体会如下.
作者:邵金花;赫英贤;教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血液磁极化疗法(简称血磁疗法)是在血液疗法与磁极化疗法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应用磁、光、氧的生物效应.我院于1998年5月以来,共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患者20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佳梅;张忠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87~1997年,我们治疗了畸型中央尖折断后,牙髓感染、根尖病变的患牙共30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芦瑛;张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性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有四种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作用,这四种因素包括:机体、饮食、运动和时间,这便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图1为四联因素相互作用,致使动脉硬化发生的图解,只有这4种因素全部具备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换言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要有敏感的机体,充足适宜的底物(脂质),又由于运动不足,不能充分消耗掉这些底物,而使脂质沉着在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而且这些底物(脂质)又必须在足够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并伴有中层平滑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内膜增厚发展而形成的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1].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
作者:陈贺中;朱晓峰;赵丽娜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