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闫黎;张枚;赵媛;许立

关键词:复方维A酸凝胶, 寻常痤疮, 安全性
摘要:[目的]评价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寻常痤疮受试者2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9例,对照组117例.实验组给予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维A酸霜.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法.[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各种痤疮皮损计数均有明显下降,皮损总数目相应下降,严重程度分级降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率分别为75.63%和64.1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具有炎症性损害的痤疮,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99%、64.1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尤其对炎症性损害效果更佳.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瓣区狭窄误诊原因分析

    鼻瓣区狭窄发病率低,但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因此,误诊率极高.我科自2004-2008年共收治鼻瓣区狭窄患者11例,报道如下.

    作者:郁丽;王海燕;张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6例外耳道真菌病原菌的分布及诊疗体会

    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真菌感染在耳科疾患中常见,并呈上升趋势.外耳道真菌病易反复发作,且容易漏诊、误诊,故应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极为重要.

    作者:赵青;丁海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缺血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探讨CaN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大脑缺血及缺血预处理模型,分步离心提取蛋白,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CaN在大鼠脑中的活性.[结果]缺血组CaN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缺血预处理组CaN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缺血预处理可保护大鼠脑缺血时CaN的活性.

    作者:郑梅;张敏;朱宁;张纬;孙晓明;于公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0、100、200、300/μmol/L奥美拉唑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基因caspaae-3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HeLa细胞经奥美拉唑作用24 h后,均可见染色质凝集;MTT法检测示各组24 h增殖抑制率为(2.19±0.24)%、(16.70±1.61)%、(27.50±1.37)%和(31.20±2.04)%,48 h增殖抑制率为(2.38±0.76)%、(16.80±3.00)%、(40.50±2.64)%和(45.80±2.18)%.增殖抑制率随奥美拉唑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24 h凋亡率为(3.99±0.75)%、(11.50±2.61)%、(25.70±3.1)%和(37.3±2.67)%;200/μmol/L组48 h凋亡率为(45±2.15)%,72 h为(62.4±2.89)%.细胞凋亡率随奥美拉唑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RT-PCR结果示casepase-3基因表达随奥美拉唑浓度增加而增加,bcl-2基因表达随奥美拉唑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奥美拉唑通过上调casepase-3和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作者:李芬;吴维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磁场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方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s)对5-氮胞苷(5-aza)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50 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5-aza诱导7 d后的MSCs,根据不同的感应强度和作用的时间分为A、B、C组和1、2、3、4亚组,设未暴露PEMFs的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心肌肌钙蛋白T的变化.[结果]0.5、1和5 mT组中20 min、30 min各亚组cTnT的表达量较对照组,5 mT组在10min的表达量减少.[结论]50 Hz的0.5~5 mT感应强度的PEMFs作用20~30 min为促进体外5-aza诱导MSCs向心肌方向的分化的有效窗口.

    作者:朱淑霞;宋治远;罗向东;仝识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房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分成2组,电视胸腔镜组(A组):40例,采用胸壁打孔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常规组(B组):40例,采用正中纵劈胸骨,经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胸腔镜组较常规组创伤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小(P<0.01),手术辅助呼吸时间短(P<0.05),手术应用库血量少(P<0.05),ICU停留时间短(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作者:段大为;李彤;张文芳;赵成秀;吴鹏;张强;胡晓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5例诊治探讨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胆囊慢性病变,是由胆汁中脂质进入胆囊壁的结缔组织中,使胆固醇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并形成黄色肉芽肿样物.

    作者:邓建军;王志刚;黄汉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妇康宝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妇康宝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0.05%磷酸二氢钾溶液(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3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在0.04~0.4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为1.9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妇康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齐伟;邬丽红;郑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液压冲击后PAFR、COX-2和GluR2基因表达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海马神经元在中度液压冲击损伤后PAFR、COX-2和2GluR2基因表达时序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改良Scott's中度液压冲击神经元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鉴定神经元纯度,应用RT-PCR技术对PAFR mRNA、COX-2 mRNA和GluR2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对照组COX-2 mRNA呈低表达,损伤后表达逐渐增高,12 h达高值,损伤后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GluR 2mRNA呈高表达,损伤后表达逐渐减弱,8 h达低值,损伤后8 h、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PAFR mRNA呈高表达,损伤后表达逐渐减弱,8 h达低值,损伤后8 h、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时COX-2 mRNA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仅有少量表达,损伤后4 h表达增加,12 h达高值,48 h时仍高于正常.正常时GluR2 mRNA在体外培养神经元有较多表达,损伤后4 h表达下降,8 h达低值,48 h时仍低于正常.正常时PAFR mRNA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有较多表达,损伤后4 h表达下降,8 h达低,48 h时仍低于正常.PAFR mRNA、COX-2 mRNA和GluR2 mRNA在体外海马神经元中度液压冲击损伤中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三者关系密切,共同参与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刘晓;王璐;何涛;张永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与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比,观察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2007年4月-2008年4月在我科住院,经股动脉行PCI的老年患者81例,其中26例采用Boomerang血管封堵器(观察组),55例采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股动脉局部并发症.[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方案一致.观察组制动时间(4.6±0.8)h与对照组(6.4±0.9)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溃破(P<0.05),血肿和假性动脉瘤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相比,Boomerang血管封堵器更安全,术后制动时间短,对皮肤损伤小,尤其适于老年体弱不能强力压迫局部软组织的患者.

    作者:岳继华;董军亚;赵季红;赵鹏;田军;陈少伯;姜铁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低温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低温可调钠透析可增加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大大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1,2].我们利用目前透析机所能提供的钠模式配合温度调节,观察其对透析低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庆庆;段姚尧;傅卓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羟异黄酮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对以雌激素受体β表达为主的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三羟异黄酮加入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中,用倒置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死亡特征;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caspase-3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10、30、60、90、12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LOVO细胞生长;荧光显微镜下可见3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既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加,12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可引起细胞部分坏死;3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可明显影响LOVO的细胞周期经三羟异黄酮处理后,其中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阻断细胞生长于G2/M期.RT-RCR果结显示caspase-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bcl-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三羟异黄酮能够抑制LOVO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李轩;谢立群;陈小义;陈莉;海鸥;郑艳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末段食管腔内外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病率为6.3%~39%[1].我院自2000年至2008年6月,因门静脉高压症导致胃底食管静脉大出血住院232例,我们对其行末段食管腔内断流术129例,出血区内外断流术103例,术后行彩超或CT检查证实,共发现32例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

    作者:黄秋学;聂姬锋;董会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区(胃肠)疾病信息中医影像诊断技术初探

    1临床资料手诊是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是祖国医学中颇具特色的传统诊法.

    作者:臧旭日;周春清;李水贤;谢莉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切除法及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手术切除法及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95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行胬肉切除术及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对术后复发率行对比分析,随访6~12个月.[结果]手术切除组(A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33.33%.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组(B组)复发5例,复发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有效地抑制纤维组织增生,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孙红;张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和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压迫止血器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12例,根据止血方法分为人工组(n=108)和压迫器组(n=162),人工组采用传统手压止血方法,压迫器组采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两组均不包含使用压迫器失败后改为手压止血的患者并将其纳入更换组(n=42).比较三组的一般临床特征、术后拔管时间、操作时间、制动时间、血肿发生率等差异.再将压迫器组中发生假性动脉瘤患者和更换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假性动脉瘤而分为动脉瘤组(n=12)和正常组(n=37),分析发生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更换组中女性较多(P<0.01),腰围大于另外两组而且穿刺点较高(P<0.05),压迫器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P<0.05).更换组的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高于人工组和压迫器组(P<0.05);动脉瘤组年龄低于正常组(P<0.05),收缩压高于正常组(P<0.05),心绞痛人数低于正常组而心肌梗死患者高于正常组(P<0.05),腰围和腿围均高于正常组(P<0.05),多次穿刺患者多于正常组(P<0.01),穿刺点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压迫止血器是安全的,但对于高危患者应有选择使用.

    作者:邹艳;刘军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ET和PET/CT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胰腺癌是胰外分泌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呈增多趋势,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5位.由于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较多样化,常与癌肿部位、病程早晚、远近组织受累、转移及有关并发症因素有关;而且生长较快,很早发生转移,绝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

    作者:孙海辉;王家强;邱书君;王君;乔智红;李毅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鼠脑无症状性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type one,HSV-1)是否可以引起脑组织的无症状性感染,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脑炎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小鼠神经病学体征、行为学以及体重变化;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三叉神经节病毒DNA片段;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疱疹病毒抗原表达,以判定脑组织病毒增殖性感染的存在.[结果]实验组小鼠各时相点神经病学体征、神经行为学和体重变化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毒接种的各时相点,大部分小鼠三叉神经节检测到了疱疹病毒DNA片段,同时脑的颞叶、顶叶和额叶皮层均发现片状HSV抗原阳性表达神经元,以7 d组阳性细胞多,荧光亮度强,15 d组阳性细胞减少,荧光亮度减弱.[结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能够引发小鼠脑组织的急性、短暂性、无症状性非坏死性感染.

    作者:李平;王运良;王毅;钟士江;谢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如何通过临床路径完成医疗质量管理,改变不合理的医疗流程,使医疗业务程序规范、标准,从而促使医院整体运营达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成为目前医院质量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韩新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研究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显著变化,其变化趋势与MDS向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转化相关,且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随病情改善而趋于正常[1].

    作者:高绍华;李宝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