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述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现状

李影;刘红宁;邓晓霞;丁舸;林色奇

关键词:羌活胜湿汤, 临床应用, 综述
摘要:羌活胜湿汤载于金元四大名医李东垣之《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症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等.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现代医家临床应用羌活胜湿汤治疗风湿相搏,侵犯肌表,营卫不和所致的内科、骨科等多种疾病现状.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电流感觉阈值检测仪的临床应用

    对于神经功能的检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使用相对较成熟的是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但是对于感觉神经的检测方法不多,而且阳性率也不高.感觉阈值的测定作为一种通过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对感觉神经功能可做出一定的评价,但是影响因素较多是主要缺点.电流感觉阈值测定作为一种可定量的感觉神经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地位逐渐提升.

    作者:王志平;熊英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正骨手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替代牵引床进行闭合复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5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使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骨折闭合复位,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患者手术时间约55~70min,平均出血量150.8mL,骨折复位优良率达98.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6~10 周,平均8.7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85%,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结论:行PFNA手术过程中,无牵引床下使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可以达到牵引床的复位效果,并使手术取得成功.

    作者:龚剑斌;胡赛;宋颖军;梁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锌指基因家族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基因;方法: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转移性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组织及转移组织分别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杂合性缺失涉及的基因多的是19号染色体,统计发现位于该区域的锌指基因家族的杂合性缺失发生率高,涉及基因26个,主要集中在19p13及19q13上.结论:19号染色体上锌指基因家族的的杂合性缺失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袁南贵;罗雪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方名解析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通过对方剂学中方名的命名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深入探讨方名解析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重视;可以解疑释惑,突破难点重点;通过比较,发现特点,加深印象,提升理解层次;通过分析,找出联系,融会贯通,增强学习效果.有利于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者:张业;赵欣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曹勇运用缩泉丸加减治疗夜尿的临床经验

    夜尿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痼疾,病程反复、迁延不愈.夜尿的发生主要由肾阳不足,膀胱失约所致,病位在肾与膀胱,而且与心、肺、肝、脾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夜尿不仅仅影响睡眠,长此以往会使人精神压抑而诱发他病.西医治疗夜尿疗效欠佳,吾师曹勇教授在运用缩泉丸治疗夜尿方面有着独特见解,且疗效颇佳.

    作者:汤晓娟;袁艿君;杜家津;张丽霞;黄远良;曹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芪联合恩替卡韦对HepG2.2.15细胞JAK-STAT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联合恩替卡韦对转染了乙肝病毒(HBV)的HepG2.2.15细胞JAK-STAT通路mRNA的影响,探讨两者可能存在的抗HBV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未转染乙肝病毒的HepG2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而转染了乙肝病毒的HepG2.2.15细胞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黄芪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黄芪高、中、低剂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每组3个复孔.检测各组JAK-STAT通路中转录活化因子1、2(STAT1、STAT2)、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RNA依赖蛋白激酶(PKR)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病毒对照组JAK-STAT通路的ISGF3 mRNA表达下降明显(P<0.05).较之病毒对照组,恩替卡韦组和中低剂量的联合用药组可使表达下降的ISGF3 mRNA表达增强(P<0.05),而联合用药组ISGF3mRNA的表达水平和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病毒对照组STAT2mRNA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恩替卡韦组可上调正常表达的STAT2 mRNA(P<0.05),黄芪组STAT2mRNA的表达虽然和病毒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但是其高、中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却表现出来了差异(P<0.05或0.01).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各组STAT1、2′5′OAS、 PKR的mRNA表达没有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抗HBV的机理可能和受病毒感染肝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ISGF3蛋白的表达恢复有关.同时两药物对该通路中STAT2蛋白活性调节可能存在的互补作用说明两药物联合使用在预防肝细胞癌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严景妍;林路平;艾香英;谢敏;谭行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试述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现状

    羌活胜湿汤载于金元四大名医李东垣之《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症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等.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现代医家临床应用羌活胜湿汤治疗风湿相搏,侵犯肌表,营卫不和所致的内科、骨科等多种疾病现状.

    作者:李影;刘红宁;邓晓霞;丁舸;林色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唐容川以痰论治咳血探微

    咳血为临床常见症候,多提示病情危重.唐容川撰《血证论》,对咳血多有独特阐发和诊疗特色.将咳血的病因病机阐述为肺气上逆,认为痰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性产物,在痰与咳血的关系上一则生痰助咳血,二则咳血催痰生,二者相互依存.就痰咳的治疗,唐容川除将痰本身分虚实论治外,还以肾、肝、胃等脏腑论治,其中以肾为要.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清补结合治疗卒中相关肺炎——余崇华治疗卒中相关肺炎经验

    余崇华通过不断临床观察,采用清补结合方法治疗卒中相关肺炎,以清肺化痰、通府泄浊为主,辅以益气养阴及温补脾肾等药物扶正祛邪,同时重视患者的口咽护理,采取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道海;蒋同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深度学习与偏小二乘的分析方法及其医学应用

    针对中医药数据进行量效关系分析时,往往量效关系呈现为非线性的特征,而偏小二乘在建立量效关系模型时是线性关系模型.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偏小二乘的分析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学习的多层网络对特征空间进行非线性映射,将映射而成新特征用于偏小二乘回归中,从而形成能适应非线性的量效关系模型.分别采用大承气汤、葛根芩连汤和UCI数据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深度学习与偏小二乘的分析预测方法能很好反映中医药数据的非线性特征.

    作者:朱志鹏;喻芳;曾青霞;杜建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发现法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发现法教学方法用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思新医药学院2013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按班级将一大班定为观察组,二大班定为对照组,观察组用发现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组按中西医妇产科学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观察组在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技能考核及总成绩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现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欧阳霞;李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中医治疗进展

    黄斑囊样水肿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中医认为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是由于术后人体气血亏虚、水湿内停所致,归于肝、脾、肾功能的失调,西医多数认为是白内障术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治疗上中医医家各有心得,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飨同道.

    作者:钟守明;陈小娟;陈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热敏灸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热敏化腧穴悬灸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片联合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热敏化腧穴悬灸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两组均以4周为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仅为60%,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学比较,P<0.05.结论:热敏灸合穴位注射治疗DPN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作者:吴敏;张慧;李征锋;贺支支;洪恩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程原仲医案》行补兼施妇科验案2则浅析

    笔者以《程原仲医案》中2则妇科病验案为例,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叶氏女科证治》《名医别录》等相关论述论著,阐释程氏重视气血,善于行补兼施,行中有补、补中有行的临证特色.《程原仲医案》案论结合,精于辨证,分析程氏辨证施治特色,对中医行补兼施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拓展临证思路,提高临床辨治能力.

    作者:陆瑶瑶;李秋慧;胡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墨的药用考证

    墨为本草中记载的药物,直至现代临床上还广泛应用含墨复方制剂,而现行药典没有收载墨,对墨的药用考证尚缺.本文通过本草考证的方式,对墨的药用情况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指出墨入药应取松烟墨,在制墨过程中加入各种中药材,使墨的价值更加广泛.

    作者:吴志瑰;付小梅;吴蜀瑶;李洋;谢斌;谌瑞林;范崔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位肛瘘弹力挂线局部压强测算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通过对高位单纯性肛瘘弹力挂线的拉力及对局部组织压强的测定,探讨弹力挂线数值量化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使挂线疗法的经验转化为规范化操作,提高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方法:测量60例高位肛瘘弹力挂线橡皮筋的拉力和对局部组织的压强,初步估算不同弹力挂线的临床疗效,并收集每例患者挂线脱落时间和术中橡皮筋的拉力及对组织产生的压强.结果:6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治愈率为96.67%.6例患者术后第8~13天橡皮筋脱落,平均橡皮筋拉力为8.2±1.59N,挂线局部压强886.2±471.7KPa;37例患者术后第12~17天橡皮筋脱落,平均橡皮筋拉力为6.3±0.37N,挂线局部压强576.1±314.8KPa;15例患者术后第18-22天橡皮筋脱落,平均橡皮筋拉力为4.5±0.42N,挂线局部压强289.3±147.6 KPa.结论:肛瘘挂线拉力和弹力的测定科学可行,可作为量化肛瘘挂线的合理依据.

    作者:唐勇;艾丽芳;安明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刘健清热利湿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期辨证多为湿热型,基本病机以脾虚湿盛为本,风、湿、热邪为标,病理关键为痰瘀互结.刘健治疗上以健脾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为主,坚持以脾胃为本的理念,并且运用中医辨证思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董文哲;刘健;文建婷;方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信息熵原理的香附炮制品药效分析

    目的:通过熵权法探讨香附不同炮制品对不同药理试验的权重系数,判断不同炮制品优药理效应.方法:以香附不同炮制品为方案,不同药理效应为评价指标,运用信息熵理论,通过熵权法进行不同炮制品对不同药理效应的权重系数计算.结果:利用熵权法的数据处理得到香附不同炮制品的各药理试验的优目标权重,酒香附优权重系数为小鼠抗痛经模型:0.4614;醋香附优权重系数为小鼠抗痛经模型:0.8452;建昌帮四制香附优权重系数为小鼠离体子宫肌张力模型:0.9030.结论: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中药学中多属性问题决策.

    作者:郭慧玲;王进诚;胡律江;赵晓娟;高文军;胡志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穴位按摩对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术后穴位按摩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4h开始按摩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2h按摩1次,20min/次,至肛门排气为止.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提前、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术后胃肠蠕动功能.

    作者:程腊花;姚欣;彭莉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应用规律分析

    目的:通过查阅近20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临床文献,统计分析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地位和选用规律.方法:检索从1996年1月-2015年12月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已经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233篇文献中针刺治疗偏头痛一共涉及14条经脉、114个穴位,其中特定穴有83个,占据总穴的72.81%,在特定穴中又以交会穴使用多,五输穴次之.结论: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与规律,但规律性不够明确,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魏鹏飞;陈少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