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娜娜;吴长汶;陈铭奇;曾雪爱;陈莉弘;张瑜;黄俊山
中医睡眠医学与现代睡眠医学关于睡眠的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阴阳寤寐学说是基于阴阳学说产生的,与睡眠与觉醒系统理论如出一辙,GABA/Glu是非常重要的睡眠物质,黄俊山将中西医关于睡眠理论结合起来,用于临床实践,优势互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唐娜娜;吴长汶;陈铭奇;曾雪爱;陈莉弘;张瑜;黄俊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新安医家汪机在《石山医案》《医学原理》中对咳嗽的辨治别出心裁,总结出治疗咳嗽当以甘温培土兼益肺金为法,对三种不同证型的咳嗽提出了不同的治法:湿邪侵肺、中气不运者,当健脾化湿、行气导滞;火热乘金、肺火郁热者,当泻火涤痰、润肺养阴;脏腑失调、病及于肺者,当和调脏腑、补虚泻实.
作者:齐卓操;郭锦晨;徐慧;吴袁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制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对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13例(16个腕关节)I-Ⅲ期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前、术后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9月,平均14.6月.腕关节活动度为术前背伸(38.8±10.2)°,术后背伸(51.1±7.9)°;术前掌屈(31.5±9.6)°,术后掌屈(46.9±10.1)°;术前尺偏(24.6±7.7)°,术后尺偏(36.5±5.5)°;术前桡偏(18.4±7.4)°,术后桡偏(27.6±3.3)°.Mayo腕关节评分由术前(55.76±17.18)分升至术后(77.69±10.33)分,术前、术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07,P<0.05).结论:腕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丁浩;谢水华;王小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心肌细胞凋亡是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调控心肌细胞凋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中医药的有效成分,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抑制或上调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减少心衰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近年来,心肌细胞凋亡与慢性心衰的关系愈发受到关注,研究中医药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机制,以期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慢性心衰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丹;王茎;贾学昭;刘娜娜;杨佳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从《中华医典》中搜索历代医家(从《黄帝内经》至清代)有关噎膈的论述,进行分类整理探究噎膈的主要病机.总结噎膈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瘀内结、阴亏血枯、气虚阳微,以冀能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撑与治疗思路.
作者:陈谦峰;王河宝;谢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张小萍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现对其治疗本病的认识、临床运用辨证分型治疗的思路、潜方用药规律以及典型医案,进行总结,在临床上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桂茜茹;章程;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口服医用无线内镜前使用生大黄敷脐的疗效.方法:将70例使用口服医用无线内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口服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在口服和爽的同时,联合应用生大黄敷脐,同时测定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和患者使用医用无线内镜检查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为100%,对照组肠道清洁度为7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镜检查时间比较,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大黄敷脐在医用无线内镜的使用中肠道清洁度及检查时间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作者:刘苹;吴之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汪机在钱乙、朱丹溪等诸家儿科学说的基础上,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指出小儿病因多为乳食或胎毒,治法以调理脾胃或调养气血为主.同时运用五行生克辨五脏传变,详察本藏寒热虚实;选方用药多丸散丹剂且重视调配药物气味;针对痘疹的施治又提出治痘以血气为本,补气培元,分期选药.这些观点对后世辨治儿科病证颇具深远影响,对当今中医临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当悉心研读.
作者:王玉凤;张亚辉;黄辉;赵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大的政策背景下,将高等中医药教育传统优势资源转化成数字化的网络教育服务资源,开启构建中医药成人在线教育体系、开办网络学院等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改革创新之路,是当前中医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构建高等中医药成人在线教育体系所面临的机遇,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构建高等中医药成人在线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重点布局的几个关键环节,重点探讨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办学模式创新等工作思路.
作者:饶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复杂网络软件,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犀角散用药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整理敦煌遗书及清代以前古医籍中出现的同名犀角散方剂,采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复杂网络方法,确定其方剂中药物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结果:将筛选出的226首方剂涉及中药205味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终重组6首新处方.结论:①敦煌遗书及古代医籍中同名犀角散组方主要核心药为犀角、甘草、麦冬、黄芩、升麻、大黄、人参、赤芍药等.②《敦煌古医方》犀角散由核心药犀角、黄芩加黄柏、地榆、蜀椒5味药组成.③《敦煌古医方》犀角散除蜀椒外的犀角、黄芩、黄柏、地榆4味药均为《圣惠》犀角散,也即《圣济总录》地榆汤的药物组成.
作者:李廷保;张花治;周文军;罗强;杨鹏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钻孔减压联合药物髓内注射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于我院就诊并诊断为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FicatⅠ期、Ⅱ期)患者38例(42髋),采用经股骨大转子钻孔减压联合复方骨肽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髓内注射治疗,每周注射l次,连续注射4次为一疗程.休息2月后再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9月).结果:随访时间6~15月,优l8髋(42.9%),良l3髋(30.9%),可9髋(21.4%),差2髋(4.8%).结论:钻孔减压联合药物髓内注射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郑世维;江中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曾庆明自拟劫敏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劫敏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劫敏汤用于感冒后咳嗽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蔡凌云;曾庆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胡珂擅长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诸病.他强调在辨证基础上注意舌诊以辨清其寒热虚实偏颇,广泛将半夏泻心汤应用于口疮、口臭、不寐、吞酸、痞证、胃脘痛、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痢疾等病.本文概括其应用半夏泻心汤临床心得体会.
作者:杨柳易;胡珂;洪婷;吴运瑶;邓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络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针刺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通络调神针法组,以VAS、PPI为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其VAS、PP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络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针刺镇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作者:吴玉婷;刘建武;黄征;邓陈英;郑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优化丹参酮类提取物的工艺.方法: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三个主要成分的含量(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为次要指标,以HPLC特有峰总面积和干浸膏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三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适合的工艺.结果:佳提取方法:以8倍量的95%的乙醇为溶剂,提取3次,一次0.5 h.结论:优选得到的丹参酮类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不仅为丹参酮的产业化的提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而且为丹参相关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国转;彭代银;陈卫东;邱镇;于凡;姚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四组(n=8),正常对照组普食喂养,空白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葱白提取物组均喂食高脂食物.药物分别给予博心通胶囊、予辛伐他汀干预,实验周期8周,实验验结束后检测各组血脂水平.结果:空白模型组兔TC、TG、LDL、apoB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葱白提取物组均明显下降(P<0.05),但葱白提取物组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空白模型组兔HDL、apoA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葱白提取物组均明显升高(P<0.05),但葱白提取物组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水平.
作者:柯于鹤;郝建军;郑琼莉;祝炜;段刚峰;张介眉;刘娟;赵辉;冷沁;陈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康复技术联用红花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5例.A组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B组主要采用康复技术治疗,C组采用康复技术+红花注射液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C组ROM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技术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效果良好,有利于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查诚宜;饶锦峰;王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检测MUC1和CK19蛋白用于术中冰冻联合快速免疫组化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诊断中的可行性、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以蓝染法对164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154例成功,对检得的475枚淋巴结施行术中冰冻切片并联合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以粘蛋白MUC1和细胞角蛋白CK19为检测指标,与金标准术后连续切片为对照.结果: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化法行SLN术中检测诊断阳性率(26.3%)高于常规冰冻切片(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金标准术后连续切片检出率(27.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SLN术中诊断中,以MUC1和CK19为指标行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可以提高SLN的术中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从而减少了假阴性导致的二次手术发生,且安全、快速、花费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漆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调查综合了150余篇相关文献,从脐疗著作、文献整理、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分类概述,总结近二十年中医脐疗法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期为脐疗法在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方面的应用提供相关文献依据.
作者:李金;叶明花;秦晓剑;马玉玲;倪敏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国贴剂的发展状况,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统计分析1980-2016年发表有关贴剂的文献,从文献数据的角度对我国贴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文献的整体情况、所属学科领域、研究机构、下载频次,并对肿瘤学、药学、中药学三大学科领域的近3年贴剂文献进行深层次挖掘,探索我国贴剂的研究开发现状,探讨贴剂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透皮贴剂的开发研究提供支撑.
作者:吴其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