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红;杨星昌;张华;丁守良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6例子宫肉瘤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肉瘤好发于中年妇女,本组16例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例,癌肉瘤3例.[结论]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其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
作者:刘静;刘惠民;魏焕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冲和疗法治疗训练性胃肠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探讨其治疗脏器功能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60例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冲和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治疗组80例,采用循经冲和、穴位拔罐、药物温灸的方法;对照组80例,给予口服吗丁啉、舒肝健胃丸或香砂养胃丸、阿普唑伦.临床痊愈后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1)冲和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达62.50%和91.25%,高于药物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2)对照组有效病例随机观察1年内的复发率34.33%明显高于治疗组12.33%(P<0.01).[结论]冲和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疗效确切,对脏器功能性疾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新方法.
作者:徐希国;王新玲;何国金;林开祖;郑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d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在6个时相,实验组大鼠感染旋毛虫后CD3+T细胞数量虽均低于对照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多,CD4+/CDs+细胞比值下降(P<0.05),以感染后第14天明显,直到感染后60 d仍未见恢复.[结论]感染旋毛虫的大鼠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感染急性期的免疫抑制程度高,感染大鼠的免疫抑制主要发生在成虫产新生蚴及新生蚴移行期.
作者:邢杰;阎玉文;李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颅脑创伤后血糖变化是影响患者愈后的重要因素.为了对急性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和愈后进行评估,我们对88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作者:李军民;谈昀;曾宪飞;罗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是口腔科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从文献中未查到甲硝唑致暂时性视力障碍的报导,现有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莉薇;龙世欣;崔学路;鞠悦;刘娟;苏毅;何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由于拉米夫啶在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病毒变异,病情反复,目前对应用拉米夫啶出现耐药的患者改为阿德福韦治疗,能更好地发挥抗病毒作用,改善肝功能.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拉米夫啶耐药后出现肝衰竭的患者,经联用或改为阿德福韦后病情改善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韩丽红;蒋雪花;徐斌;许莉莉;王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eerative Colitis,UC)和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时主张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1],一旦出现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情况紧急就需要行外科急诊手术.现就IBD的外科急症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李莉;辛国胜;李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4受体在不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恶性肿瘤形成的关系.[方法]从各组织中提取总RNA,设计目的基因引物和内参照GAPD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胃癌、结肠癌、肺癌、肝癌、腹壁癌5种肿瘤组织及相应邻近正常组织中EphB4受体的表达,应用Bio-RAD凝胶成像系统及在Quantity One软件辅助下分析测定表达结果.[结果]EphB4在5种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胃癌组织中表达高,其余依次为结肠癌、肺癌、肝癌、腹壁癌.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4受体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韩景田;马玉珍;张诗武;张文成;闫玉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人神经干细胞(Human Neural Stem Cells,hNSCs)定向分化中的作用,以及在hNSCs分化过程中PDGF对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receptors,TRs)的表达调控.[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化后的细胞类型,分别用半定量RTPCR法、ELISA法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hNSCs分化前后TRα1、TRα2、TRβ1在转录与翻译水平上的表达变化.[结果]PDGF诱导hNSCs分化后NF阳性细胞约占80%;TRα1、α2、β1mRNA表达水平分别比10%胎牛血清诱导分化组上调约40%、30%、10%(P<0.05).TRα、β蛋白质表达趋势为hNSCs>PDGF诱导分化组>血清诱导分化组(P<0.05).[结论]PDGF能引发hNSCs向神经元分化,同时在转录与翻译水平上调hNSCs分化后TR各亚型的表达,增强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调控作用.
作者:刘春蓉;李兰英;刘奔;臧晓怡;陈祖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高氧液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测定治疗前、治疗2 h的PaO2、SaO2浓度.[结果]高氧液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2 h测定PaO2、SaO2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氧液治疗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缺氧状况.
作者:权青云;林芝惠;徐晓霞;赵晓娟;李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中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手术患者中高血压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高血压患者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退,术中血压的剧烈波动常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麻醉风险.因此,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越发重要.目前,上腹部及胸部手术常用麻醉方法有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笔者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米非司酮(又名含珠停)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 d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大月份需钳刮术的孕妇,药物流产能否将较大胚胎完整流出尚有争论.本院于2001年3月-2004年3月对孕11~15周住院孕妇给予药物流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英;王磊;高静;申彩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一种对各型痤疮均有疗效的中药方剂.[方法]使用以龙胆泻肝汤合四物汤加减为主的中药综合方剂对146例各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与维胺酯治疗痤疮患者116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各为92%、89%,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综合方剂与维胺酯对痤疮的治疗同样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相对较低.
作者:周勇;戴士冕;吴红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平溃散对实验性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豚鼠为实验对象,应用水浸拘束法建立豚鼠胃溃疡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用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百分率进行评价.[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平溃散可明显降低豚鼠溃疡指数,并且在本实验所用剂量范围内溃疡抑制率与剂量有关.[结论]平溃散对豚鼠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辉;李怀平;李德强;李晓芳;陈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40%碘化油及76%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优点及适用性.[方法]选取不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76%复方泛影葡胺组(C组)和40%碘化油组(I组),术中术后观察与随访,对不同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影像质量即子宫腔充盈显示状况和过敏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组与I组比较,影像质量包括子宫腔充盈显示状况(P<0.005)、输卵管全程形态(P<0.005)、子宫输卵管微细病变显示状况(P<0.005),盆腔造影剂残留、机化(P<0.05),过敏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76%复方泛影葡胺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安全性大、毒副作用小、准确性高.
作者:王良;冯凯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于2001年3月-2004年10月与妇产科配合,在超声适时监视下行清官术3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9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8~36岁,平均25岁;妊娠时间43~79 d,平均49 d;38例为早期妊娠,其中右宫角妊娠4例,左宫角妊娠5例,正常宫内妊娠28例,前后分隔型纵隔子宫妊娠1例,1例为早孕人流术后胚胎骨片残留.
作者:刘斌;赵卫民;李烈炎;粟景艳;刘景龙;李贤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以心率变异性(HRV)为观察指标,评价高压静电场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方式,在高压静电场治疗(1次/d,4周)前后测血压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高压静电场使HRV频域指标TF,LF和LF/HF明显降低,HF明显增高,动脉血压明显降低.[结论]高压静电场治疗能够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提高迷走神经张力,并进而降低血压.
作者:张静;陈新武;陈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和胞二磷胆碱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小鼠的治疗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7 d龄SD仔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于缺氧后30 min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5 mg/10 g);于缺氧后30 min和12 h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液,剂量分别为(150 mg/10g、15 mg/10 g),每天给药1次,共3 d.[结果]对照组脑各部位结构及细胞层次清楚.模型组部分神经细胞固缩,胞浆深染,核浓缩,结构及细胞层次紊乱,间质可见渗出的淋巴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MDA含量高于对照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胞二磷胆碱组脑组织各层次结构不清,仍含较多渗出的淋巴细胞,MDA低于模型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复方丹参液治疗组中150 mg/10 g于缺氧后30 min给予,HIBD新生鼠脑组织各层次清晰,血管内层细胞水肿减轻,淋巴细胞渗出减少,且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较15 mg/10 g、150 mg/10 g 12 h后给药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液、胞二磷胆碱对HIBD新生鼠有治疗作用,尤其复方丹参液早期大剂量疗效更明显.
作者:赵筱芳;薛爱丽;刘莉;薛璐;元玉华;艾健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可将甲状腺球蛋白抗原决定簇基因转染入真核细胞的重组载体.[方法]用TRIzol一步法从甲状腺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逆转录出cDNA,PCR扩增出目的基因,与pcDNATM3.1D/V5-HisTOPO()载体进行拓扑克隆,对重组质粒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甲状腺球蛋白抗原决定簇基因及其重组载体经鉴定准确无误.[结论]成功的构建了带有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Tg-pcDNATM3.1D/V5-HisTOPO().
作者:冯洁;李宁;吕枚;方佩华;杨立平;崔景秋;王少艳;张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大剂量吡哆醇(PN)对睾丸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研究其对睾丸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显示睾丸细胞DNA和RNA,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显示睾丸细胞NOS,采用原位缺口平移技术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PN 3 d,大鼠睾丸间质细胞NOS反应活性明显增强,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数目(38.41±8.20)较相应对照组(11.39±4.86)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提示大剂量PN腹腔注射后,大鼠睾丸细胞NOS活性和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这些变化可能是PN损害睾丸结构和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闫蓓;李积胜;刘亚华;杨烽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