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辉;俞颂华;余银芳;邓华平;刘海;马绍龙;李斌
明代旴江名医龚居中所撰《红炉点雪》,为国内早的“痨瘵”病专籍,首次记载了咽喉结核病,并设有“火病失音”和“火病咽痛”专篇,以水亏火炽立论详尽论述了咽喉病症的理、法、方、药,并附名医治验,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和临证风格至今对于喉科临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黄纪彬;谢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数据挖掘[1](Data Mining,DM)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发现过程.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高性能计算、图像处理以及空间或时间数据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为中医药现代化在医案整理、证候分类、用药规律、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为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参考,兹将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彦陈;赵海梅;高健;刘端勇;胡慧明;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的内脏损害,是临床主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之一.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特色,形成了一定的中医理论.本文主要从中医学中有关狼疮性肾炎的病名、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柴霞尔;俞东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对1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湿疹误诊为术后感染的用药分析,提出临床对切口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者,应注意与手术切口周围湿疹相鉴别,以免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肖涛;李秀珍;万彦婷;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皮持衡教授对慢性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主张从湿论治,运用温补化气法、行湿化浊法与风药相结合,不仅有效地延缓了肾功能损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概述了皮持衡教授从湿论治慢性肾病的经验.
作者:叶菁;邱丽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观察是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中医对症状观察的细致程度远胜于现代医学,观察在中医认识疾病当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岳飞飞;钟志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孙文垣医案》又名《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系由明著名新安医家孙一奎之子及门人等将其治验按先后顺序汇编而成.全书五卷共载三百九十八案,其中孙一奎运用二陈汤治验达四十余案.二陈汤以燥湿化痰为宗旨,孙一奎灵活运用于各种疾病,治多奇效,异曲同工.
作者:汪瑶;郭锦晨;胡楠;周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健康管理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骨筋肉”并重特色治疗,同时,观察组接受中医健康管理,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RIDIT分析:观察组的秩均值为30.47,对照组的秩均值为42.53,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健康管理干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能够提高疗效.
作者:孙正平;许学猛;刘文刚;林晓洁;赵传喜;刘欣;李鹏;孙丙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穿黄清热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syncronis 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254nm.结果:穿心莲内酯在0.10024 ~2.50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6%;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10064 ~2.51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若良;钟国庆;刘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黄帝内经》药熨疗法开创了药熨这一外治大法的先河,药熨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以其简便廉验受广大患者喜爱.今笔者对《内经》深奥之经文抒鄙薄之见.
作者:李红玉;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DM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是DM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更是DM致死致残首要因素.目前的研究认为DM的血管病变的早期病理变化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同时这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心环节[1,2].研究表明当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可检测到血清肝细胞因子中(HGF)显著升高[3].为探讨HGF的水平是否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一种监测指标应用于临床,遂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8例DM患者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检测及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宝香;吴敏华;方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江西省中医药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集江西省2002 ~2012年中医药需求相关数据,构建需求分析数据库;采用ARI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预测2013 ~2017年江西省中医药需求的发展趋势.数据分析在SAS9.1.3软件平台上进行.结果:江西省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在岗职工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总收入等指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与此相反,中医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百分也比较低.结论:江西省中医类医院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并不大,中医有在中医类医院中被边缘化的趋向.
作者:董日;林色奇;查青林;伊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盐酸西布曲明的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采用簿层色谱法和HPLC定性检测法.结果:(缺少).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可作为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检测方法.
作者:杨建冬;余葱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作用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e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相关资料,按照Coe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客观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17例患者.结果显示,参芪降糖颗粒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MD=1.06,95% CI(0.79,1.33),P<0.01],降低餐后2h血糖[MD=1.17,95% CI(0.81,1.52),P<0.01],提高临床疗效[RD=-0.18,95% CI(-0.26,-0.11),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是有效的.
作者:方朝晖;赵进东;舒仪琼;鲍陶陶;王欢;凌含鹏;谢峰涛;侍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黄芪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和年限的10批次黄芪中可能影响其内在质量的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对测定数据进行PCA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及SPSS关联性分析.结果:山西浑源样品质量较优且与其他产地黄芪样品可以明显区分,有效成分黄芪甲苷与总多糖、毛蕊异黄酮与总黄酮、芒柄花素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黄芪多指标评价时可以用某一有效成分的多少来间接地反映出另一有效成分的优劣,从而探索出一种黄芪质控的新思路(“一测多评”).
作者:菅晓勇;邓双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介绍曾庆明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脾肾阳虚消渴病经验.探讨曾庆明教授运用温阳法的理论基础及在临床中运用该法改善消渴病患者症状及降糖,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随证治之的经验,以拓展中医治疗消渴病的临床思路.
作者:刘春招;曾庆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失眠中医学又名“不寐”,其病机主要为阴阳不和,阳不入阴.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的越来越多,阮继源教授主要采用温灸夹脊穴的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文红;阮继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江西省赣南地区民间习用药材土黄连的名称、植物来源、药材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为建立和完善土黄连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廖宝源;杨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张小萍,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50年,兼容并蓄,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病证,尤对脾胃病颇有造诣.本文将其治疗脾胃病常用验方按方剂组成、功效、主治、方解、常用加减、验案举例作一系统介绍.
作者:王茂泓;高生;李龙华;张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按照病机分解的方法,用“病因+病位”、“病变层次+病机”的组合方式设计了小儿荨麻疹的证候模型,并遴选了对应的方剂,在对61例小儿荨麻疹病例的临床研究中,体会到了“谨守病机,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作者:姚慧蓉;李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