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1例

李会文;胡艳;李建卫

关键词: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持续性腹膜透析, 多器官功能衰竭
摘要: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MP),由于休克、长时间的心肺复苏等原因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重者可能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这些患者因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预后差,且无特效治疗.对于高压氧(HBO)联合药物抢救重症ACMP的成功病例,以往文献已有报道,但HBO和药物联合持续性(CAPD)抢救重症ACMP合并MODS成功的病例尚未见文献报道.我院应用该疗法成功抢救重症ACMP合并MOF 1例,现报告如下: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蝶腭动脉结扎术的应用解剖学

    [目的]为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蝶腭动脉结扎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固定的成人尸体上颌动脉翼腭部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腭降动脉与蝶腭动脉的关系,并测量腭降动脉和蝶腭动脉的外径及长度.[结果]蝶腭动脉为上颌动脉的直接延续,蝶腭动脉外径平均为(1.79±0.34)mm,腭降动脉的外径平均为(1.48±0.27)mm,长度平均为(8.28±2.49)mm.[结论]腭降动脉是经上颌窦鼻内镜下定位蝶腭动脉重要解剖标志.

    作者:彭渝;王莉;邓彬华;孙爱华;党瑞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硬膜外局麻药加曲马多术后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能有效地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切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旨在观察腹部手术后局麻药复合曲马多用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作者:张守林;尹立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Vierordt法测定氯麻滴鼻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目的]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新Vierordt法不经提取分离直接测定两组分的含量,测定波长λ1=256.8 nm,λ2=277.4 nm.并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3.48~52.2μg/ml,r=0.9993,盐酸麻黄碱线性范围为200.4~434.1 μg/ml,r=0.9972,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08%,0.66%和98.99%,0.78%.本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新Vierordt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消除两组分的相互干扰,结果满意,可用于氯麻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喜茹;徐士钊;詹文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需求调查与分析

    根据住院流程,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表,以了解患者需求,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以患者住院流程为主线,将调查的问题分7个大部分,26个具体问题,使调查的项目更贴近实际,同时也便于患者理解,力求翔实地反应出患者的真实想法.本次调查由专人下发、回收,并向患者讲明本表只反映患者对院方的需求,与满意、不满意无关.本次被调查人员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内、外科分布较为均衡,共下发调查问卷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回收率为86.9%.调查结果经SPSS统计软件处理.

    作者:勘萍;刘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功能磁共振后处理方法进展

    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近1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神经功能成像方法,具有无创、高分辨、直观等优点,是非侵袭性研究脑功能的强大工具,能以很高的分辨力显示外界刺激或认知活动所激活的脑结构,在认知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龙淼淼;付维林;顾欣;王育琪;冯凯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丙泊酚曲马多复合用于胃镜术的效果分析

    我院自2003年7月-2005年10月采用丙泊酚、曲马多复合麻醉,对260例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高斌;陈学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6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在诊断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对动脉病变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瘤18例,肺动脉栓塞6例,动脉闭塞16例)进行CTVE成像,其中手术证实12例,22例进行了DSA检查,6例肺动脉栓塞经B超及溶拴治疗得到证实,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动脉病变均获得了满意的CTVE图像,良好的显示了动脉内腔、内膜、附壁血栓、钙化斑块、血管狭窄及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破裂口的形态大小与正常血管的解剖关系.CTVE成像对动脉病变的显示能力对照DSA、手术、及内科证实的病例具有一致性,40例动脉病变CTVE总的显示率为80%(32/40).[结论]CTVE成像能较好的显示血管腔内的情况,结合二、三维成像可明确诊断多种动脉疾病,对于选择治疗方法、指导临床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智猷;郭德安;梁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润便丸治疗老年性便秘138例

    老年性便秘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老年人常见多发和难治病症,常使患者苦不堪言,不仅存在便秘本身的痛苦症状,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可能,加重原发病.我们运用润便丸治疗老年性便秘1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良;甄卓;李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长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预防

    目前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其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广大骨科医生的认可.但术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影响了治疗效果.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下肢长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术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进行随访,改髓内钉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薛剑;朱茗;孙小平;龙源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颈动脉彩色多谱勒检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谱勒检查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460例年龄在29~90岁的患者进行了颅外段颈动脉检测,并按年龄分组和心血管疾病与非心血管疾病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检出率为58.48%(269/460),随年龄增长,病变检出率呈递增趋势,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组检出率为89.92%(232/258),CA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8.32%(37/202)(P<0.05).[结论]中老年CAS的患病率较高,年龄、高血压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根据CAS的程度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病程及预后,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检测依椐.

    作者:李彤;毛积分;李卫;王志强;寇继寅;陈建权;郭晓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犬颅脑枪弹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myc的表达

    [目的]研究犬脑枪弹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及c-myc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犬颅脑枪弹伤模型,制备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脑组织切片.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yc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犬偶见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中有微弱c-myc的表达,枪弹伤后凋亡神经细胞于2 h开始增加(P<0.05),24 h达高峰(P<0.01),48 h开始下降.c-myc伤后30 min开始增加(P<0.05),2 h达高峰(P<0.01),6 h开始下降,24 h同对照组.不同区域表达不一致.[结论]犬脑枪弹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myc的表达增强,但c-myc先于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具有时空规律性.神经细胞的凋亡与凋亡保护基因的调节有关.

    作者:侯明山;李茂林;李广琪;王东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胆囊肠上皮化生癌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p16、p53、bcl-2蛋白在不同类型肠化生、异型增生、胆囊腺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对30例慢性胆囊炎、43例肠化生、6例异型增生、12例胆囊腺癌进行了p16、p53、bcl-2蛋白测定,并采用HID粘液染色对43例肠化生分型.[结果]p53蛋白、bcl-2蛋白在结肠型肠化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肠化,且与其它各组相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在胆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胆囊腺癌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胆囊炎组的表达(P<0.05),三者及肠化各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癌相关蛋白p53、p16、bcl-2蛋白在肠化生粘膜的出现,提示胆囊粘膜肠化生与胆囊粘膜癌变关系密切,且结肠型肠化比其它类型肠化更具有与胆囊腺癌相类似的生物学性状.

    作者:刘峰;李铮;石神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5年11月1 30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发生出血6例、胆漏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8例,均经手术及保守治疗治愈.无胆管损伤和死亡病例.[结论]术中暴露充分、钝性分离、准确识别胆囊壶腹和胆囊管交界部、避免电灼伤周围组织、冷静处理术中出血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永刚;张莹;蒋金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监测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特别是对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研究,以求在组织学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之前达到早期、准确地诊断并开始治疗.众多研究者从免疫学监测、移植肾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测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就常用的监测方法和指标以及主要的研究趋势做一综述.

    作者:王景明;李瑛;孙奕;陆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adherin/catenin复合体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对于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已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关键,由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及与其胞内段相连接的连环蛋白(catenins)形成的cadherin/catenin复合体对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尤为引人注目.E钙粘蛋白-连环蛋白复合体(E-cadherin/catenin)是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重要成员,不仅介导细胞间粘附,还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均涉及cadherin/catenin复合体的基因突变、异常表达.为进一步揭示胃癌的侵袭转移机制,现就胃癌的发生、侵袭、转移与cad-herin/catenin复合体的关系作相关综述.

    作者:海欧;谢立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临床研究

    脾切除术后因为免疫功能缺陷易引起暴发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osoplencctomy Infection,OPSI),术后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尤以青少年多见.早在1952年,King等[1]首先报道脾切除术后并发暴发性感染(OPSI)的病例.在临床实践中,对损害性脾,如完全粉碎或脾蒂撕裂和非恶性肿瘤的病理脾,又如门脉高压致脾亢或寄生虫性脾大,地中海性贫血致脾肿大等.上述脾大均不能继续保持脾脏的功能,需实行脾切除术.对于这些脾切除的患者,为了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均可选用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我科自1995-2003年,共进行自体脾组织移植术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祝相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前臂肘部固定患者前额行气管插管

    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时头部后仰不易固定,影响声门暴露,也易损伤上切牙,是气管插管失败的原因之一.我们采用左前臂肘部固定患者前额行气管插管,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周围组织的意外损伤.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国水;侯晓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差异.[方法]对2000年8月-2005年7月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12例与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8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5个月(6~30个月),临床评价:优9例,良2例,尚可1例;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4~18个月),临床评价:优19例,良5例,尚可2例.另有2例术后1个月出现假体移位并症状复发,后再次手术取出.[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均可恢复椎间隙高度,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后者手术易操作、创伤小、费用低,更易为术者和患者所接受.

    作者:吴邦耀;罗卓荆;李长军;刘业;周续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在抗蠕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 Dependent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效应一方面具有保护作用,如可在某些肿瘤、抗病毒感染、清除自身衰老细胞以及抗寄生虫感染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引起免疫损伤,如在器官移植中促进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一般认为,在宿主抗原虫感染中,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为非特异性抗体,宿主对原虫以细胞免疫为主,ADCC效应不甚重要.对蠕虫而言,其杀伤作用具有其特异性,只能杀伤早期幼虫,对成虫无效,这在血吸虫、丝虫、旋毛虫、肺吸虫[1]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本文拟从参与ADCC杀伤蠕虫幼虫的抗体种类和效应细胞、ADCC杀伤蠕虫幼虫的作用机理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李鹏;邢杰;闫玉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旋毛虫感染大鼠血清中IgG水平的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大鼠感染旋毛虫后IgG的动态变化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间接ELISA法,每隔1周检测大鼠感染旋毛虫后1~9周血清中总IgG和特异性lgG.以PEG沉淀法检测大鼠血清CIC.[结果]大鼠感染旋毛虫后2周总IgG逐步增加,5周达高峰,7周后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值;特异性IgG的阳性率在感染后5周高达100.0%.旋毛虫感染的大鼠CIC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感染旋毛虫后,总IgG与特异性IgG同步增长,CIC增高.

    作者:李鹏;邢杰;闫玉文;马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