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符惠娟;邵南齐;张琪

关键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充血性心衰, 血流动力学, 血浆内皮素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的方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益气活血复方治疗组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方治疗4周,而后检测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结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方显著改善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和降低内皮素(ET)值,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方降低内皮素(ET)值可能是其改善心衰症状机制之一.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评价研究进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日趋进步,人们对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医疗、保健等用药需求量猛增,与此同时,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工业原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中药资源的压力.

    作者:陈丽华;邵运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延胡索乙素解离常数的测定及其对分离检测影响的考察

    目的:测定延胡索乙素的解离常数(pKa),考察流动相pH对其保留行为、柱效影响与pKa值的相关性,为延胡索乙素的分离检测提供指导.方法:以对硝基酚为指示荆.用分先光度指示剂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解离常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流动相pH对延胡索乙素保留行为、柱效的影响,优化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分离条件.结果:延胡索乙素的值为(6.49±0.07)(25±0.5)℃;流动相pH对延胡索乙素保留行为的影响与其pKa值有明显的相关性,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三乙胺调pH6)(45:55)可较好的分离检测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结论:酸碱性药物解离常数的测定,对其分离条件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方海红;朱圣生;张洁;吴有根;魏慧珍;胡俊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经》对眼与整体关系的论述浅识

    通过对<内经>中眼与整体关系论述的引述,从整体观的角度来分析眼与全身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的密切关系,说明<内经>中整体观在中医眼科基础学上的具体体现,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作者:缪馨;周华祥;朱劲;李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素问·经络论》之阴络阳络理论

    1 原文与释义原文: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消风散颗粒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明消风散的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观察消风散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强度.结果:5.2 g/kg和3.9 g/kg剂量组消风散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率分别为(52.90±1.95)%和(46.25±2.96)%.结论:消风散能明显抑制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说明其有抗变态反应作用,为该药治疗荨麻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曾宪斌;冯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金匮要略心典》注释特色探析

    <金匮要略心典>是清代著名医家尤怡为探讨诠释<金匮要略>而作.其注释尤具特色,识证准确,析方精辟,行文快言捷语,常能深入浅出,时有点睛之妙,使艰涩难懂之文变得简明易读.其释证析方,常两相比较,辨其异同,抓住本质,使读者易于把握条文之关键.

    作者:李怀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纳米硒对小鼠移植瘤H2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纳米硒对小鼠移植瘤H2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探讨纳米硒抗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体内抗肿瘤法观察各组的押瘤率;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Bax蛋白的表达水平;HE切片检测对胸腺脾脏的影响.结果:纳米硒抑制小鼠移植瘤H22的生长、浸润,减少核分裂,增加凋亡,血管生成减少;电镜见肿瘤细胞的典型凋亡形态,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组织的Bax蛋白表达上调,SI、TI无明显降低,脾小体、脾巨噬细胞数升高.结论:一定剂量的纳米硒可能通过增强免疫作用和上调Bax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两种主要途径来实现抗肿瘤作用.

    作者:施旻;乔玉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创新药物制剂的发展概况

    随着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的不断涌现,以及剂型与制剂设计理论不断的完善,许多新型药物制剂层出不穷.传统药物剂型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韩飞;郭慧玲;赵志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辛夷凝胶剂的工艺及药效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辛夷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及初步质量控制和药效研究.方法:通过对常用的亲水性药用高分子辅料进行凝胶剂基质筛选并探讨复方辛夷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药效初步研究.结果与结论:选用新型的药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的复方辛夷凝胶剂具有外观透明、细腻、无油腻、十分滑爽、干后易清洗等特点.经药效学初步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方便的荆型.

    作者:胡律江;郭慧玲;胡志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广东江门五邑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在当地卫生院及药农的协助下,通过近4年对江门五邑地区主要山脉的深入调查,采集标本,品种鉴定研究,基本摸清江门五邑地区常见药用植物资源,填补了江门五邑地区常见药用植物资源无系统调查的空白.

    作者:彭余开;戴秋香;容振勤;彭秀丽;伍卫红;昌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病理组织学类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相关(P<0.001),中分化腺癌以脾肾阳虚型为主;低分化腺癌以肝肾阴虚型为主;乳头状腺癌及粘液腺癌以气血两虚型为主.早期实证多于虚证,晚期虚证多于实证.结论: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作者:陈黎莉;江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佛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00 μg/m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进行造模,3个月制成大鼠CAG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参佛胃康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观察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30 d后,参佛胃康大、中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以参佛胃康大、中剂量组为明显(P<0.01).结论:参佛胃康对CAG的疗效机理与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关.

    作者:李守朝;周晓燕;王峰;蔺焕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丰城鸡血藤活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丰城鸡血藤和鸡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75 min;检测波长:249 nm.结果:建立了丰城鸡血藤和鸡血藤药材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鸡血藤药材的共有指纹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丰城鸡血藤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张凌;刘亚丽;饶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活血颗粒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微循环变化及活血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再灌注后灌服活血颗粒,一天3次,连续服用7天,观测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血流缓慢、红细胞严重聚集、大量白细胞附壁和白色微栓形成,无复流现象严重;治疗组经活血颗粒保护,微循环障碍轻,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轻,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活血颗粒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新霞;孙雪生;朱涛;张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清代广东中医医家研究

    清代是广东中医发展较快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医家,他们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而且还开始吸收外来医学的长处,创造出具有地方时代特色的岭南医药文化,对广东中医药学术发展有着多方面重要贡献,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较重要地位.

    作者:李群;李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马兜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研究

    马兜铃系马兜铃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arta.Bag)和马兜铃(A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主要功能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1].

    作者:龚千锋;刘高胜;张的凤;黄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宋代药材产地概貌(一)

    1 宋代政府与士贡药材公元960~1127年,中国领土上有宋(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吐蕃诸部、黄州回纥、西州回鹘、大理、黑汗、西辽等等数个政权同时或先后在不同区域统治着.

    作者:张瑞贤;王婧;张卫;张慕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伤寒论》胃气学说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

    胃气包括胃阴胃阳,它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老年人发病常以胃气虚损为基础,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提示对于老年病的预防、治疗、用药必须时刻注意保护胃气.<伤寒论>胃气为本的观点贯穿于全书始终,为临床上老年病的防治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从预防、施治、用药注意等方面,阐述<伤寒论>胃气学说在老年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马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

    由于针灸效应是由体内固有调节系统发挥调节功能所产生,因此在实施针灸疗法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作者:陈日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古典文献学与中医学术研究

    古典文献学是对古典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的学问,大致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标点、注释等内容.

    作者:焦振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