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医学养生思想探微

盖建民

关键词:陶弘景, 养性延命录, 医学养生思想
摘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居隐,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弘景于永明(公元483~493年)初,曾师事孙游岳,受上清经法、符图;后又广搜道经,遂为上清经之重要传人。永明十年(公元492年)归隐茅山四十余年,开创了对后世道教发展有深……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从《内经》“七损八益”探人体衰老实质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七损八益”后,历代医家对此解说不一。近年来,据马王堆出土竹简《养生方·天下至道谈》,众人多从房中术解释,这一认识也被中医院校教科书所采纳。 笔者认为,对于“七损八益”的理解远非如此简单,故在此对其作一探析,并提出本人观点,以与同道共习。……

    作者:齐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当代教育的文化冲突

    当代中医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算起,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中医界对其效果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肯定者可以列举若干数据,如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各多少,成长为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博导、院士多少等等,成绩蔚为壮观。否定者则甚至悲观到哀叹:“辛辛苦苦四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这样……

    作者:匡萃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现代中药产业化的关键科技问题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早使用植物药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人民患病就医时,首选中药治疗者占24%;几乎100%的人在一生中使用过中药,它是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基本保障。但是,具有我国传统优势的中药产业并未形成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尽管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现代中药研……

    作者:吕爱平;杨世林;简晖;龚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半夏的快速繁殖与胚状体诱导

    采用单因素比较、均匀设计、正交设计等方法,考察了半夏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以及植株再生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植体来源、激素种类和水平、基本培养基类别均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有直接影响;影响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因素为活性碳,此外,培养基种类、天然附加物对胚状体诱导也有一定影响;较低浓度的6-BA和NAA对半夏胚状体再生植株有利。

    作者:罗光明;杨雅琴;何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丙二醇与月桂氮(艹卓)酮对咖啡因透皮吸收的影响

    透皮吸收是通过皮肤给药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与月桂氮(艹卓)酮(azone,AZ)都能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我们以咖啡因(caffeine,CA)为模型药物,研究了PG、AZ单用及合用对其透皮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丙二醇,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月桂氮(艹卓)酮,广州……

    作者:江再茂;刘受猛;徐惠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植物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续完)

    3 萜类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萜类合成酶合成是萜类次生代谢终产物的关键酶,人们对萜类生物合成研究也将重点转移到关键酶基因的克隆、……

    作者:罗永明;刘爱华;李琴;黄璐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牛珀至宝丹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牛珀至宝丹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致死剂量灭活大肠杆菌内毒素造成大鼠重度休克模型。以牛珀至宝丹预处理动物,动态观察血压变化;并检测血清中TNF-α、NO、SOD、MDA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动脉血压均呈两次下降峰,在15、30分钟的时间点血压变化幅度有显著性差异;TNF-α、NO、SOD浓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MDA则无差异。结论:牛珀至宝丹可对抗内毒素休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有较强抗自由基作用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马超英;章韵;耿耘;彭仁才;谢斌;陈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黑翅土白蚁蛋白质成分的初步分析(简报)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是一种主食木材和含纤维物质的昆虫,其药用价值历代均有记载,主要功效是滋补强壮,补益肝肾,通经活络,蠲痹止痛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为开发利用该种药用资源,变害为宝,初步分析了其蛋白质成分。……

    作者:彭红;薛德钧;邓水蓉;吴德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桃叶珊瑚苷标准品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和硅胶干拄色谱法,从车前草的70%甲醇提取物中纯化制备了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桃叶珊瑚苷的标准品,纯度达到98%以上。该方法为桃叶珊瑚苷及其他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贤旺;吴祥松;黄慧莲;赖学文;黄桂林;徐坚;曹岚;周至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活血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的HPLC含量测定研究

    活血止痛胶囊由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六味药组成,文献报道其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有TLCS法、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但均存在前处理复杂或操作繁琐等不足,而本文采用的方法更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军;毛友昌;虞伟;毛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产业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

    1 全国中药人才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自1959年开办高等中药学教育以来,教育层次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中药专业人才。然而,高等中药教育的发展还是滞后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药产业正朝着现代……

    作者:刘红宁;饶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炎宁片中山柰素的含量

    肠炎宁片收载于部颁标准,由地锦草、黄毛耳草、香薷等五味中药材组成,具有清热利湿、行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急、慢性肠炎等症。原标准中只有简单理化鉴别。《江西省药品标准》(1982年)曾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肠炎宁片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

    作者:余德发;王志琴;曹建国;朱开旺;张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泽泻的质量评价研究概况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是利水渗湿要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我国各版药典中均有收载,但至今为止,均未见载有泽泻中药材的定性、定量指标。现在我国产的泽泻多为栽培品种,主要品种有建泽泻、川泽泻、江西泽泻三大类。目前,我国的泽泻质量主要是靠个头大小、质地好坏来分等级。许多人认为建泽……

    作者:潘晓军;刘红宁;朱卫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宋元医药文化中心南移的研究

    对宋元时期北方医学由盛到衰、南方医学逐渐兴盛直至成为全国医药文化中心加以详细论述,分析了医药文化中心南移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客观因素以及南移对整个医学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医学盛衰的原因及医学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医学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借鉴。

    作者:许敬生;李成文;陈艳阳;李具双;梁润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正视否定中医药学的思潮

    西医药学传入中国后,由于多种原因,较快地在医药学领域取得主导地位,甚至可谓统治地位,进而出现否定中医药学的思潮。第一个高潮是针对中医学,拿中医开刀,露骨地称中医为巫医。但由于中医药学的实践有效性和内在科学性,终于坚持下来。……

    作者:岳凤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略论胆心相关

    从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对胆心相关进行了探讨。认为胆与心是通过经络络属的,且生理相关,病理相固。这对于治疗时正确运用心病治胆,胆病治心,胆心同治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丁杰;李植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西洋参超微粉与普通粉的溶出度及药效学比较

    目的:比较西洋参超微粉与普通粉(过100目)的差异。方法:以Rb_1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不同粉的溶出度百分率,并进行初步药效学实验。结果:超微粉与普通粉的溶出度相似,初步药效学实验表明,超微粉(20μm以下占86%)与普通粉(100目)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西洋参超微粉碎并不能显著提高药效。

    作者:朱卫丰;黄洁;傅国强;龚晓英;蔡治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足三里穴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

    以针灸治疗上具有扶正固本的足三里穴为例,概述其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的影响,以此阐述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

    作者:施茵;周珊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老复方夏天无片药效作用的比较

    采用耳壳肿胀试验、热板法、冰浴加肾上腺素所致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了新老复方夏天无片在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痹三个方面的功效,结果发现新制剂的复方夏天无片在镇痛作用和活血化瘀方面优于老制剂,而在抗炎效应方面差别不明显。

    作者:闵江;黄敬耀;楼兰英;黄丽萍;吴兰生;董建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皇甫谧《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林亿《伤寒论序》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