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生素研究进展

余健民

关键词:抗生素, 研究进展
摘要:细菌感染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自Fleiming发现青霉素后50余年来,人们不断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提取出众多的抗生素,并开发出半合成抗生素.此外,喹诺酮等合成的抗菌药物也不断问世.目前,这些抗生素或抗细菌药物约有160种.但是,近年来,多药耐药菌大量出现,因此,通过基因研究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位及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开发新的有效的抗菌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抗生素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九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九江市1991~1998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7308例队列分析

    九江市自1991年起对新发痰涂片检查阳性病人(涂阳病人)实行不住院短程督导化疗(DOTS)管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效.为评价和总结防治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落实和完善防治技术措施,提高对传染源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现将我市1991~1998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年度治疗结果及转归队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德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消痔灵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1例疗效观察

    消痔灵为治疗内痔用硬化剂.我院自1996年4月~2000年2月用消痔灵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1例,与传统硬化剂50%葡萄糖对比,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大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物电针刀疗法为主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挫伤117例临床疗效观察

    陈旧性踝关节扭挫伤是临床常见病,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因踝关节急性扭挫伤失治或治疗不当.自1997年笔者采用药物电针刀疗法为主,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117例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蔡三金;程传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九江市574名大中专学生HBV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大、中专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探讨学生乙型肝炎的防治问题,我们于2000年12月对九江市某校574名大、中专新生进行了HBV感染情况及ALT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绍锋;廖晓春;汪小燕;汪娩南;叶永如;温红霞;余晓波;袁维华;王斐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160例报告)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980年1月~1999年2月收治的160例巨大纵隔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切除129例,切除率80%;手术探查(包括姑息手术)32例,占20%.术后4例死于呼吸衰竭,手术死亡率2.5%.结论:对于纵隔肿瘤,除胸部X线摄片外,CT检查应列为常规检查手段,经胸针吸活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边界及外侵情况.

    作者:刘德荣;郑和平;黄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原代培养的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染色技术

    鉴于胆碱能神经元与衰老、记忆及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的关系极为密切,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生理机制的研究成为当前神经生物学领域极为活跃的课题.通过对不同脑区体外原代培养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染色,不仅可以鉴别培养细胞的性质,并可以用于AchE神经元的定量及细胞形态学研究.由于培养的细胞呈单层排列,散在分布,故附壁能力较差,在染色操作过程中,细胞易从培养基质上脱落.并且,细胞膜完整,染液不易进人细胞内.笔者通过对体外培养的隔区神经元的AchE染色实验,得出较为稳定的技术方法,为深入研究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提供了可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瑜琦;王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治疗肺部感染38例疗效观察

    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大部分以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但随着耐药性的产生,有的疗效欠佳,我院于2000年3~10月用克拉霉素治疗38例肺部感染病人,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成英;柯双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黄芪对家兔失血性休克时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对失血性休克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黄芪组(HQ)和生理盐水组(NS).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降至5.33kPa(40 mmHg),动态观察黄芪对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影响.结果:与NS组比较,治疗期HQ组心率减慢(P<0.05),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压力峰值(LVSP)和舒张末期压力(LV-EDP)迅速上升(P<0.05,P<0.05,P<0.05),左室压力下降大速率(-dp/dt max)和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值)显著得到改善(P<0.01,P<0.01),左室压力上升大速度(+dp/dt max)在血量恢复后才高于NS组(P<0.05).结论:黄芪能改善失血性休克家兔的左心功能.

    作者:黄志刚;张玲;张嘉晴;杨会杰;周志泳;左保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2例体会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5月~2000年8月收治的32例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房缺修补8例,室缺修补18例,瓣膜替换6例.3例合并其它畸形,予以同期矫治.结果:体外循环时间43~15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97 min;术后30 d内死亡2例(6.25%),并发症发生率12.5%.30例随访3月~4年均恢复较好.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选择病例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体外循环管理,重视心肌保护,强调术后处理,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葛孝忠;郑和平;李蔚光;刘德荣;张建平;耿仲伟;叶文辉;吴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74例幼儿急疹临床分析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疾病,有传染性[1].发病开始极易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往往待出疹后才得以确诊.现将我院儿科门诊近1年来临床确诊的幼儿急诊74例的临床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琼;刘勇;李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疗效观察

    既往临床常用维生素B1、B6、B12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甚不满意.笔者采用利多卡因、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DPN 24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庆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某驻岛部队569名新老战士皮肤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长期以来,驻海岛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为掌握确切发病情况,我们于1997年10月对浙江沿海某驻岛部队569名新老战士进行了皮肤真菌感染发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关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BT-2100血细胞计数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及预防

    BT-2100血细胞计数仪在医院检验工作中应用较广泛,普遍认为该自动计数仪结果准确.但在日常工作中故障出现频率也较高,常常影响正常工作,为此笔者进行了多年摸索,总结出如下经验,供同道参考.

    作者:孙晓红;罗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损伤(HIBD),笔者现就HIE发生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单保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耳道较大金属、塑料球形异物取除一法

    外耳道异物在耳、鼻、喉科诊治中经常遇到,小的异物可通过钳夹、冲洗及钩取较易取出.有些较大的球形异物常嵌顿于外耳道中,其表面光滑,与外耳道壁紧贴无缝隙,取出较困难.我们在处理这类异物时,可以用胶水粘接取除,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贺永刚;张致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CT引导下穿刺活检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困难的35例病人CT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部位包括胸部23例、腹部7例、躯干及四肢5例,CT扫描确定穿刺点、角度和深度,局麻下进针后,CT扫描确认针尖到达预定位置后进行活检取材.结果:35个病灶,穿刺成功率100%,确诊率97.1%(34/35).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宛四海;熊雪峰;是德海;宋金均;傅森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七例分析

    胃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虽然不到1%,病死率却很高[1].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7月共施行胃切除术1 358例,发生术后急性胰腺炎7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徐洪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43例临床分析

    随B型超声诊断仪的普及,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日益增多,如何正确诊断和处理这类病人,及早发现癌变,又力求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是胆囊息肉病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统计43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例,现就其临床、病理、影像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生;施爱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

    晚期食管癌的患者多因吞咽困难,严重影响营养的摄入,从而危及生命.对不能手术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机械性地解除食管狭窄,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进食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介入放射室成功地为10例患者放置了12个支架,对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姑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本清;钟美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敏感可靠的血清学指标.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3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IVC)并与其中11例经肝组织活检后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4项指标水平均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慢性重度与肝硬化阶段水平高.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一致,相关系数结果显示4项指标水平与纤维化的相关性高于炎症坏死相关性.结论:4项指标检测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观察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作者:汤雄;石秋生;徐贞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九江医学杂志

九江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九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