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曲华;柴华;张莹
从中医基础理论源流出发,以五脏为中心对针刺治疗中风进行探讨.通过阐述五脏功能与脑的联系、五脏经脉与脑的联系,以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补母泻子法调整五脏虚实,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经穴-经络-五脏-脑”的理论架构,指导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以期从理论到临床为针刺治疗中风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作者:刘裔荣;王桂玲;周小平;毛雪文;洪秋阳;王世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妇女与同一性伴侣妊娠后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1].RSA属中医学“滑胎”“数堕胎”“屡孕屡堕”范畴,多由肾虚所致,也有因气血两虚、血热、血瘀所致.RSA的发病率可占妊娠妇女的1% ~5%[2].其病因复杂,有免疫因素、内分泌异常、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但半数以上发病原因未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certain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西医对URSA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和“治未病”,对于RSA患者,分为孕前调理和孕后保胎治疗,疗效肯定.本文以“复发性流产”和“中药”或“中医”为主题词,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RS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梦波;金哲;许浩;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雌鼠Wnt/β-链蛋白(Wnt/β-catenin)、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蛋白(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组、壮骨止痛方低剂量组、雌二醇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β-catenin、OPG、RANKL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β-catenin明显降低,RANKL/OPG比值升高,经壮骨止痛方药物干预后,β-catenin水平明显升高,RANKL/OPG比值明显下降.结论 壮骨止痛方可能通过提升大鼠血清β-catenin的含量,降低RANKL/OPG的比值,从而激活Wnt/β-catenin、RANKL/RANK/OPG信号通路,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杨军;莫新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记载的敦煌古方小补心汤对高糖条件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敦煌古方小补心汤含药鼠血清干预高糖培养条件下的MMVECs,流式细胞技术观察MMVECs的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MMVECs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Q-PCR法检测MMVECs中VEGF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小补心汤能促进MMVECs增殖,上调MMVECs的VEGF基因表达,增加VEGF分泌.结论 敦煌古方小补心汤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损伤.
作者:舒畅;蔺兴遥;刘永琦;李金田;张毅;孙少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观察治疗4周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缓解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活血汤与常规西药合用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患者,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安全可靠,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红英;陈少军;马友合;张宁;陈艳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慢性病的治疗和预防传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韦云教授在中医治疗慢性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有独特见解.其运用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思想对本病进行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给予相应药物以阻断其发展,早期益气为主,辅以理气活血,预防血瘀产生;中期理气化痰为主,辅以活血通络,预防痰瘀互结;后期虚、火、瘀同调,清热化痰、活血散结,预防血栓、出血及转化为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既改善症状,又使病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达到综合治疗效果,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莉;张宽顺;肖竹青;高捷音;韦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伤寒论》在中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辨证精细,详述了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其中运用去滓再煎方法的有7首方剂.通过对7首去滓再煎方剂的药味、组方配伍、临床应用及煎煮服用等方面分析,了解7首方剂的特点,进一步探究去滓再煎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霞;师桂英;翟华强;邓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颈源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除有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外,还伴有胸闷、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等.崔德成主任医师认为,该病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多由太阳经输不利,营卫失调,气血失和,邪气循经脉扰心所致.治宜温经养血通络法,方用仲景桂枝加葛根汤加减.经多年实践,效果良好.
作者:王颖;崔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从NOX4与炎性因子角度探讨清热、活血组分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合线栓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复制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缺血1.5h再灌注24 h,M组)、清热组分苦碟子注射液3.6 mL/kg组(A组)、活血组分血栓通注射液40 mg/kg组(B组)、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组(C组)、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80 mg/kg组(D组)、苦碟子注射液7.2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组(E组).Longa5级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IL-1β、TNF-α的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OX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示:S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M组神经功能缺损重;与M组相比,A组、B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E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C染色示:S组未见白色梗死灶,M组白色梗死区域明显;与M组相比,A组、B组白色梗死区域减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P<0.01);与A组、B组相比,C组、E组白色梗死区域减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D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小(P<0.01).免疫组化示:与S组相比,M组大脑皮层IL-1β及TNF-d阳性细胞数增多,黄色深染,凋亡细胞增多(P<0.01);与M组相比,A组、B组IL-1β及TNF-oα阳性细胞数减少,颜色变浅;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IL-1β阳性细胞表达量不同程度减少(P<0.01),E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E组TNF-α阳性细胞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减少(P<0.01).Western Blot示:与S组相比,M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中NOX4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与M组相比,A组、B组NOX4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E组NOX4的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 清热、活血组分联用可通过调节NOX4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产生的脑组织损伤.
作者:王建伟;郭蓉娟;刘雪梅;王凤丽;闰妍;郑宏;梁晓;张允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史大卓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研究进展,认为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为气血失调、血脉不和、脉气不相顺接.肝风内动、上扰心神,是引起脉气不相顺接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以调和血脉、宁心安神为主,燮理阴阳、柔肝熄风为辅,治疗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辨治原则.
作者:张璇;曲华;柴华;张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形成细小密集吻合血管网的特征性异常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显示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酷似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又称烟雾病[1].临床表现为反复晕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反复发作,死亡率为4.8%~9.8%[2].
作者:张菀桐;高蕊;李睿;孙爱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机复杂,结合中医经典及临床体会,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根本病机为肾虚血瘀,临证以补肾健脾、理气活血为治则,运用董氏针灸配合瘀络反应点放血治疗收效明显.
作者:曹于;张丽;高天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9、11、6、8例,治疗组疗效更佳.治疗后2组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oα、IL-8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唐剑;杨怡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地龟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 ~4期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CKD 3~4期营养不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α酮酸片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组加用健脾补肾地龟汤,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SGA评分、肾功能、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红细胞(RBC)计数、网织红细胞(RET)绝对值等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明显下降(P<0.01);营养不良状态明显改善;血清Alb、Hb明显升高(P<0.05);症状评分及SGA评分显著降低(P <0.05);CRP明显下降(P<0.05).结论 健脾补肾地龟汤能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保护肾功能,下调CRP水平.
作者:孟嫣;孟元;郑桂敏;赵文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六神曲的质量现状,完善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对六神曲的文献研究、市场调研及对各地六神曲样品的外观性状、显微特征及酶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地药品标准中六神曲的制作工艺要求不一,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料配比与生产条件上;市场六神曲的产品来源有4种,少数源自正规厂家,多数来自小作坊,其发酵制作缺乏规范,生产加工的随意性较大;不同产地的六神曲外观性状差别主要体现在颜色、质地、表面和断面特征上;各地六神曲粉末显微特征鉴别大多含有麦麸的单细胞非腺毛与种皮珠心残余细胞,多数缺乏苦杏仁的石细胞,部分缺乏赤小豆的栅状细胞及脐点裂隙状淀粉粒;淀粉酶活力有显著差异.结论 六神曲市场待规范,其质量评价体系待完善.
作者:张鹏;陈冰;李宝银;林晓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参元益气活血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哈巴俄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体积、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水提部分工艺的影响,以及药液浓度、加醇量、醇沉温度对水提醇沉部分工艺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lh,加水量均为10倍量;佳醇沉工艺为水提液浓缩至投药材量的1:1,加2倍乙醇,5℃放置16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参元益气活血胶囊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严文利;龚韬;刘洋;李拓新;佟彤;刘红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医耳穴压豆护理辅助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均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观察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上腹胀满症状消失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上腹胀满症状消失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护理有助于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史瑞君;刘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理脾调肝化痰活血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辨证为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进行饮食控制及适当锻炼基础上,治疗组运用理脾调肝化痰活血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肝功能、血脂、体质指数(BMI)及肝脏超声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后2组TC、TG、ALT活性、GGT活性、BMI、肝脏B超分级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TC、GGT活性、BMI、肝脏B超分级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为63.8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脾调肝化痰活血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对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肝脏炎症、减少肝脂肪沉积及改善代谢状态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永利;王新颖;戈兴中;齐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孔军辉教授认为,更年期失眠主要责之于肝肾脏腑阴阳失调,情志失常.针对患者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提出分阶段辨证施治,同时给予中医特色心理疗法治疗.
作者:杨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12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7家医院门诊、病房及周边社区招募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3例.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痰湿和阴虚的分布比例高,其后依次为气虚、阳虚、气滞、血虚、血瘀和火热;患者MoCA总分与血瘀证呈负相关(P=0.001),血瘀证患者MoCA得分显著低于无血瘀证患者(P=0.005);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得分均与痰湿证呈负相关(P =0.002,P=0.009);语言能力得分与气虚、血虚、阳虚、火热、血瘀、阴虚、气滞证均呈负相关(P <0.001,P=0.004,P=0.001,P=0.001,P=0.035,P=0.001,P=0.006);抽象能力得分与血虚、阳虚、血瘀、阴虚、气滞证均呈负相关(P =0.002,P=0.014,P<0.001,P=0.004,P=0.007);延迟回忆得分与火热证呈负相关(P=0.002);定向力得分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均呈负相关(P =0.040,P=0.013,P<0.001,P<0.001).结论 痰湿、肾虚证候要素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血瘀可能是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病情发展和加重的关键因素之一.痰湿的轻重程度对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功能的损害程度有一定预测意义;火热证影响患者记忆功能;各虚证越重,定向力下降越明显;抽象能力、语言能力得分均受证候要素的影响.
作者:傅晨;金香兰;陈宝鑫;王凤丽;郭蓉娟;陈志刚;白文;赵建军;曹晓岚;陈志强;张玉莲;侯小兵;张允岭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