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疗效观察

毛宇芳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 肝肾亏虚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以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对照组60例用美洛昔康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味对改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林洪生中医药配合放化疗治疗肿瘤经验初探

    林洪生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认为应根据西医的不同治疗时期配合不同的中药,化疗时应用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滋补肝肾的中药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的损害、免疫力下降等;而放疗作为热毒之邪,对机体的损伤符合热邪致病的特点,易耗气伤津,损及脏腑津液,中药治疗多以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为主.同时注意中药注射剂及中成药的应用,注重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石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危北海“治肝八法”浅析

    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危北海老中医“治肝”经验.危老主张治疗“肝之为病”应顺肝之性,以“甘缓”“辛散”“酸泻”为治疗总则,根据肝脏自病及与它脏的关系,擅用疏肝、理气、柔肝、平肝、清肝等直接之法,以及滋水涵木、升降脾胃、培养中宫法、清金制木、肝实泻子等间接之法,或者直接与间接治疗相结合.概括危老临床常用的治肝八法,并对其临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可为探索临床治肝方法和规律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戚团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学病因病机探讨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中医学“虚劳”“虚损”“水肿”等范畴.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病机,认为本病发生与先天禀赋、后天情志不遂、水土失宜、饮食劳倦内伤、误治失治有关,多为虚实错杂,且虚与实之间密切相关,相互转化.

    作者:周雨;陈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川崎病中医研究进展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因1967年首先由日本人川崎富作报道而命名.其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已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1].但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川崎病可能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一种或多种广泛存在的病原体感染并导致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一系列的细菌病毒和川崎病有相关性,并且以抗原或超抗原介导了机体的免疫激活[2].流行病学特征表明遗传因素对于川崎病的发病和预后也有重要影响[3].其临床特点主要为急性发热、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多形性皮疹或红斑、颈部淋巴结肿大.随着对本病认知水平的提高,本病确诊率逐步提高,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机会大大增加.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有助于认识该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药的整体调控作用有助于该病疗效的提高.

    作者:杨海明;杜忠东;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与肝功能指标、HCV RNA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基因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指标、HCV RNA载量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69例抗HCV阳性及HCV RNA> 1000IU/mlCHC患者的一般情况、肝功能、HCV RNA载量、HCV基因型及中医症状等临床资料,并通过高级职称中医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的t检验和x2检验分析HCV基因型与上述各项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69例患者中HCV1b型52例(75.4%),2a型17例(24.6%).69例HCV单基因型患者的基因型与年龄、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血清HCV-R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多见1b型,女性多见2a型;1b型HCV RNA载量高于2a型.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1b型为主,HCV基因型与性别、HCV-RNA载量关系密切,与年龄、肝功能、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胡志军;丁辉;汪晓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师氏理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以“师氏理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师氏理筋法”沿“臀部三线”治疗,对照组予普通手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次,并在6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师氏理筋法”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比常规推拿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郗志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复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糖复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糖复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80只眼,并设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对照组40例80只眼,疗程3个月,观察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闪光视网膜电图(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1)治疗3个月,治疗组视力提高总有效率78.75%,对照组为6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治疗组改善DR眼底病变总有效率7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3个月,治疗组Ops子波O3振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子波振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Ops各子波振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全血黏度30/S及5/S、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黏度200/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复明颗粒可以改善非增殖期DR眼底病变,消除或减轻视网膜水肿及渗出,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提高视力,改善Ops子波O3振幅,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且未发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杨建华;喻谦;廖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解毒通络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理论探讨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和”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积为标”病机特点符合络病”久、瘀(痛)、顽、杂”之实质.”毒损肠络”理论是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机的深入认识.基于”毒损肠络”理论,采用以解毒通络法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法,将清热解毒、化积除湿、益气和络、调和营卫有机结合,有望建立解毒通络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新思路.

    作者:林燕;李兴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自拟消白汤治疗白驳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自拟消白汤加减治疗白驳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均为明确诊断为白驳风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型9例和肝肾不足型21例,均口服自拟消白汤加减汤剂,同时配合中药泡酒患部涂抹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 自拟消白汤治疗白驳风效果显著.

    作者:石成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连温胆汤治疗心衰的临床应用与思考

    心衰是虚实夹杂之证,临床病机多心气虚、心阳虚,心气虚又是所有心衰病人的根本,痰、水、瘀等实邪会出现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临症之时是实多虚少还是虚多实少,补虚为主还是泻实为主,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如见患者年高病久就一味投以补气养血之剂,则难免犯虚虚实实之戒.黄连温胆汤主治痰热内扰,对于心衰治疗而言,似无补气、活血、利水等法用之广泛,但其调畅气机、清化痰热的治法看似驱邪,实为扶正,凡心衰之因属于痰热邪实,气机阻滞所致,只要切中痰热扰心这一基本病机,皆可应用.

    作者:郑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平冲降逆汤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典型妊娠剧吐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平冲降逆汤,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C,比较2组治疗前后呕吐、进食、全身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主要化验指标改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冲降逆呕汤可有效地恢复脾胃功能,消除哎吐症状.

    作者:李雪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清浊祛毒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清浊祛毒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口服清浊祛毒丸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分为2组,一组单纯口服清浊祛毒丸治疗,另一组单纯口服抗生素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前列腺液检查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更为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90%;单纯清浊祛毒丸组总有效率60%;单纯抗生素组总有效率55%,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治疗组疗效佳.结论 清浊祛毒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较之各自单独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黄小庆;龙云;吴江平;郭宇明;严文兵;招活;成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4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牵引组各24例,治疗前后参照《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进行积分统计,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以及综合疗效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法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牵引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显著,操作手法安全,不会产生医源性损伤.

    作者:曹连续;朱立国;刘秀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以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对照组60例用美洛昔康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味对改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毛宇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降浊方对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GF、BMP-7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降浊方对TGF- β 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成蛋白-7( BMP-7)表达的影响,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供有效的途径.方法 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2),予TGF-β 1(8ng/mL)连续刺激48h,同时给予用益气活血降浊方通法?灌胃的大鼠含药血清大、中、小不同剂量进行干预,大、中、小剂量的含药血清百分比分别为4%、7%、1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GF、BMP-7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GF-β 1能明显抑制HGF的表达(P<0.01),益气活血降浊方可促进TGF-β 1介导的HGF、BMP-7上调(P<0.01),中剂量浓度时效应大.结论 益气活血降浊方能促进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GF、BMP-7的表达,起到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冯博;刘文军;徐万忠;路晓光;刘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羌活祛风通络贴的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 对羌活祛风通络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羌活、葛根、赤芍、小茴香、秦艽、丹参、冰片的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葛根素的含量;采用GC法测定样品中龙脑的含量.结果 各薄层定性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未见干扰.葛根素浓度在20~ 100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31%,RSD1.19%;龙脑在130~720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1.40%.结论 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羌活祛风通络贴的质量控制.

    作者:郄春鹏;董莹;索建政;严文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心脏X综合征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 评价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远期疗效.方法 电话随访2006年7月-2007年8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脏X综合征住院患者36例,其中脑卒中死亡1例,余按照暴露因素(是否接受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分为2组.暴露组19例,接受理气宽胸活血法中医药+常规西医治疗,其中男3例,女16例.非暴露组16例,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其中男2例,女14例.结果 暴露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率均为78.95%,非暴露组均为62.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再住院率为26.31%,非暴露组为3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远期疗效良好,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减轻中医证候、降低再住院率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作者:万蝉俊;毛静远;王贤良;赵志强;侯雅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女性更年期潮热汗出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推拿“补肾活血法”治疗更年期潮热汗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补肾活血法为原则,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Kupperman评分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潮热汗出评分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 推拿手法能明显改善女性更年期患者潮热汗出的症状.

    作者:付斐;金涛;沈艳红;曲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候要素文献分布研究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对近30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同样方法对近10年主流《中医外科学》中脱疽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 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现代文献中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候是热毒、气血两虚、血瘀、寒凝、脾肾阳虚,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热毒、血瘀、阳虚.脱疽在教材中出现频次前3位的证候是热毒伤阴、气血两虚、血脉瘀阻,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热毒、血瘀、气虚.结论 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分散,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脱疽的辨证分型不适合用于指导本病辨证,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作者:张凡帆;庞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胃癌免疫缺陷小鼠移植瘤转移模型研究进展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不少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统计中,胃癌居第1位或第2位[1].患者就诊时多为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已经侵犯到胃壁肌层、浆膜下甚至浆膜层,或伴有不同程度胃外组织、器官的转移.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机制已成为胃癌防治研究的关键环节.成功建立能够真实模拟人胃癌组织细胞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和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已成为胃癌研究的重要前提.局部浸润性生长、远处转移(或微转移)、较高的可重复性是良好的人胃癌侵袭转移动物模型必须具备的条件[2].

    作者:王辉;吴洁;花宝金;孙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