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仑膦酸钠对甲亢患者血尿钙影响的初步观察

周仁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 二磷酸盐类, 钙
摘要: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能引起骨吸收增加,导致骨质疏松[1,2].有报道对服用过量甲状腺激素造成甲亢的正常人,二磷酸盐能够减少尿钙,减少骨吸收[3].阿仑膦酸钠对甲亢病人的血钙和尿钙的影响如何,笔者作一探讨.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Pioglitazone的抗炎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视频脑电图监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报告

    视频脑电图(Video EEG)可以将患者的脑电信号与图像信号进行同屏同步采集、存储、编辑及回放.临床医师可以借助此方法对患者进行长程监测,保留有临床意义的信息并可随时进行回放分析.

    作者:张芳;郝丽红;郭静;刘丽珍;张玉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瑞格列奈联合NPH睡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Repaglinide)联合生物合成中效人胰岛素(NPH)睡前注射治疗和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磺脲类药物(SU)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用瑞格列奈联合NPH睡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C肽(FCP)及餐后2 h C肽(P2CP)分泌水平.结果:12周后,观察组的FBG,P2BG,HbA1c明显下降(均P<0.01),FCP明显升高(P<0.05),P2C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同对照组相比FBG,P2BG,HbA1c,FCP等指标的改善有较显著差异(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FBG,BMI下降明显(均P<0.05),P2BG,HbA1c,FCP,P2C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NPH治疗方案适合于T2DM对SU疗效不佳者,且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改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作者:王艳萍;王洋;李子玲;王素莉;张士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用于PCR实验的毕赤酵母基因组DNA制备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4种用于PCR实验的毕赤酵母基因组DNA的制备方法,以寻求一种稳定、简便的DNA模板制备方法,用于毕赤酵母重组子的分析.方法:分别用玻璃珠法、煮沸法、煮-冻-煮法以及直接法制备毕赤酵母基因组DNA模板,在相同条件下进行PCR扩增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煮-冻-煮法与玻璃珠法制备的模板进行PCR均可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以煮沸法制备模板作PCR时结果受所用模板浓度的影响很大,稳定性较差.直接法(即直接用未经处理的菌体作模板)的PCR结果随机性较大,实验结果不理想.结论:煮-冻-煮法所需时间少、费用低、操作简便而且结果稳定,是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PCR鉴定时制备模板DNA的首选方法.

    作者:剧海;梁东春;郭刚;张镜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伴有垂体后叶功能损害的儿童Houssay综合征

    糖尿病症状自行缓解十分少见--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是使糖尿病自行缓解的重要原因之一,称为Houssay综合征(糖尿病消失综合征).本综合征较罕见,国内仅见个例报告[1],我院收治1例伴有垂体后叶功能损害的儿童Houssay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乐;朱近;赵彦;杨斌;刘颖君;包美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膈肌损伤与膈疝的28例诊治体会

    严重的胸腹多发伤可引起创伤性膈肌破裂,因伤情复杂,常影响或掩盖膈肌破裂,致临床上漏诊、误诊,屡有报道经手术探查仍漏诊者.我院自1989年1月-2001年8月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28例,现就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田振伟;储洪博;王兴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通脉冲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由七叶一枝花、银杏叶、丹参、元参、川芎和甘草制成的通脉冲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健康大耳白家兔30只,综合利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气囊导管机械性损伤动脉内膜及免疫性损伤等方法制作ASO动物模型.制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以模型组验证模型,并与正常组(10只)进行对比;制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通脉冲剂治疗,对照组除不给通脉冲剂外,其他同治疗组,共14周.于实验结束后取髂股动脉做病理检查,并观察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动物服用通脉冲剂14周后,跛行情况明显改善,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浆ET逐渐降低,血浆NO逐渐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动脉内膜病变及斑块形成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脉冲剂对家兔ASO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健;齐清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同步视频脑电图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主要检查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脑电技术相结合,同步视频脑电图(Video-EEG,VEEG)监测技术能同步记录瞬息变化的脑电信号与发作时临床表现,明显地提高了癫痫的诊断率,我院自1994年4月-2002年4月用VEEG检测了167例患者,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云;王世民;韩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溶栓时间窗与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溶栓时间窗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雄性大鼠5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中动脉栓塞模型,并分别于栓塞后1,2,3,4,5,6 h使其再灌注,于再灌注后的24 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法,对神经元凋亡细胞染色、计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再灌注后其凋亡细胞密度0.102 mm2分别为(37±6.95)、(19±2.93)、(21±4.47)、(26±4.24)、(52±6.44)、(61±5.91).结论:脑梗死佳溶栓时间窗为2~4 h.

    作者:赵欣春;于兰;曹津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临床分析

    磺脲类药物是一类应用时间长和种类多的口服降糖药,至今仍然是2型糖尿病(DM)治疗上的首选药物.但磺脲类降糖药(SU)继发失效每年发生率约为5%~10%[1],成为2型DM治疗中的一个难题.本文观察了35例SU继发失效的2型DM患者,改用口服诺和龙治疗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tc)的变化,探讨诺和龙在治疗2型DM患者SU继发失效中的临床作用.

    作者:江霞;韩静;吴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脊柱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脊柱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脊柱疾病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进行诊断.结果:椎管狭窄症和椎间盘突出症23例,脊柱骨折10例,畸形2例,肿瘤7例,寰枢椎不稳定1例均得到正确诊治.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脊柱病变的诊断,能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脊柱病变的形态、位置,明显减少脊柱病变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冯世庆;郭世绂;郑永发;马信龙;王沛;孙振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臼底磨损翻修术12例报告

    理想的髋臼翻修术,应达到修复髋臼的骨缺损,将髋臼重建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及形态.重建后的髋臼窝能容纳新的髋臼假体并使之达到稳固的初始固定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臼底磨损的病人进行了翻修,报告如下.

    作者:张显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盆腔炎病原体研究及其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天津市人群盆腔炎(PID)的病原体,并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采集PID患者(200例)和正常女性(100例)的宫颈分泌物,接种于专用培养基,分离淋病双球菌(NG)和人型支原体(MH);用PCR-ELISA方法检测衣原体(CT);以分泌物涂片、染色判定细菌性阴道病(BV).同时,根据临床表现按WHO标准疗法治疗PID患者.结果:200例PID患者中NG、CT、MH和BV的感染率分别为10%、26%、47.5%和39%.WHO推荐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98.9%,其中73.4%的PID患者达到治愈标准.100例正常女性的宫颈分泌物中,CT、BV和MH的感染率分别为3%、4%和24%,其中未检测出NG.结论:NG、CT、MH和BV是天津市育龄妇女PID的重要病原体.WHO推荐的治疗方法对PID的总有效率达98.9%.

    作者:郑钟洁;侯庆昌;朱效科;郭丽月;于淑珍;宁铁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并胎盘植入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临床上剖宫产率明显上升,由于子宫切口瘢痕处于宫内膜缺陷,再次妊娠时孕卵着床于瘢痕处并胎盘绒毛植入而导致出血的报道尚少见.现将本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子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炎症、感染与冠心病

    早在100年前Virchow首先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本质上是一种炎症的假说.近20年来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炎症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炎症和免疫学机制不仅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病生理学变化,也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侯庆春;胡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内镜导丝引导插管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方法探讨

    小肠系检查一直是胃肠检查的薄弱环节,虽然不断有新的检查方法问世,但都不能取代口服钡剂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术.经内镜导丝引导下插管行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国内报道较少,现将笔者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玉山;刘洪军;杨健;黄培;李凤玲;刘艳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近期天津市社区和院内获得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八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01年2月-2002年2月分离的95株阴沟肠杆菌.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感染中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占53.7%.主要疾病是肺感染,占85.3%.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44.4%~66.7%.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对环丙沙星和阿米长星耐药率分别为25%和29.5%.结论:治疗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菌药,重症感染可用亚胺培南.

    作者:程玉谦;宋诗铎;魏殿军;祁伟;郭文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半胱氨酸卒中与痴呆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477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对该组病例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N分期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有转移的病人(P<0.001);术中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超过6枚的病例生存率高于清扫6枚以下的病例(P<0.001);术后生存率随T1、T2、T3和T4依次明显递减(P<0.001);术后化疗组病例的生存期较非化疗组长(P=0.036);鳞癌和腺癌的生存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1).结论: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化疗与否、肿瘤的T分期、N分期和病理类型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性别、术后放疗、术后免疫治疗及手术方式等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宏景;王长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镍钛丝摇椅弓矫治深覆(牙合)的临床应用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深覆(牙合)的矫治是其难点.为尽快将咬合打开,有效矫正深覆(牙合),笔者在方丝弓矫治器中利用镍钛丝具有的柔和持久的特性,将其弯制成摇椅弓形,结扎入槽,对低角病例结合上前牙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玉英;孙维娥;陈晓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