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

汪志云;王雪松;李蕴琛;叶文翔

关键词:神经免疫调节, 神经传导, 慢性病, 脱髓鞘疾病, 神经根炎
摘要: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较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AGBS)少见.我院自1991年6月-1999年10月共收住院5例,且均作了较为全面的辅助检查,报告如下.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临床基因诊断技术

    目的:了解线粒体基因突变在我国2型糖尿病(DM)人群中的存在情况,并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诊断方法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178例2型DM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的线粒体DNA突变热点区域tRNALeu(UUR)基因及其邻近区域内(nt2 995~3 494)4个位点,即nt3 243、3 316、3 394、3 426进行突变筛查.结果:在178例2型DM患者中发现5例nt3 316 G→A突变;对照组中未检出任何突变(P<0.05).nt3 316 G→A突变频率为2.81%,突变使非极性的丙氨酸被极性的苏氨酸所取代(GCC→ACC).结论:nt3 316 G→A突变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因素之一.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群体筛查提供了基础.

    作者:王琨;汤新之;刘德敏;于德民;祁艳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前白蛋白(PA)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RBP和PA水平,设健康献血员20例作对照.结果:血清RBP和PA水平与肝脏受损害程度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逐步加重RBP和PA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均以重型肝炎水平低.血清RBP与PA呈正直线相关,两者相关系数r为0.83.结论:血清RBP和PA的水平与肝脏功能的损害相关,随着肝病的加重两者水平逐渐下降,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指标.且RBP的半衰期明显短于PA,比PA更敏感,能够更加早期地预测急剧发生的肝损害.

    作者:李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美托洛尔和硝苯啶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和硝苯啶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交叉的方法,对56例经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美托洛尔和硝苯啶抗缺血作用的近期疗效和9年随访的远期效果.结果:两类药物对减少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有效,但以美托洛尔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美托洛尔抗缺血的持续时间长于硝苯啶.经9年的随访观察,美托洛尔可进一步减少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总次数和总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美托洛尔可作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广辉;孙健;侯建民;任国庆;隋凤;朱晓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皮肤扩张器整复面颈部瘢痕畸形并发化脓性感染的原因分析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简称扩张器)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手术.但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化脓性感染常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1,2].

    作者:邢溢庆;梁彦辉;高长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晚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分析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因关节疾患而残疾的强直性脊柱炎(强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强脊炎髋关节晚期常伴有髋臼缘增生、关节囊骨化、股骨头增生变大,加之髋关节屈曲畸形、脊柱驼背畸形、骨盆变形,所以手术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福江;高志国;毕晓阳;姚康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计划分娩的临床应用

    引产是晚期妊娠时用于终止妊娠的手段之一,以往主要用催产素引产的方法.近年来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已得到国内外充分肯定[1].为进一步探讨米索前列醇对晚期妊娠计划性分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我院住院的90例晚期妊娠产妇用米索前列醇(米索)引产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潘双婷;韩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颞骨内面神经解剖及测量

    面神经解剖是耳科基础的学科之一,国外发表的论著比较多,也比较细.目前国内对国人面神经立体定位的研究报道尚少见,笔者采用颞骨测量标准平面,对国人面神经各段长度及角度进行测量,以指导临床手术.

    作者:张淑香;何凡;王燕(木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较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AGBS)少见.我院自1991年6月-1999年10月共收住院5例,且均作了较为全面的辅助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汪志云;王雪松;李蕴琛;叶文翔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

    近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人数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加,国内1980年调查糖尿病患病率约0.67%,1995年上升到2%~3%,即15年上升了3~4倍[1].

    作者:陈秀华;萧美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呼吸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观察

    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功能衰竭.在老年人群中,各主要器官的储备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同时可能患有多器官的慢性疾患,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极易发生MOF,笔者收集我院老年病房1995-1999年收治的33例呼吸衰竭(呼衰)合并MOF的病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王洪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以咽部症状首发的非咽部疾病

    以咽部症状为主来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患者,可涉及多种局部或全身疾病.因其症状不典型,常导致延误诊断.为探讨以咽部症状为首发的非咽部疾病的诊断,笔者对1996年2月-1999年12月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术中脑皮层温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监测开颅术中局部脑皮层温度,并与食道及鼻咽部温度比较,探讨影响脑局部温度的因素.方法:28例ASA 1~2级,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亚低温组(n=10)与非亚低温组(n=18).术中持续监测食道、术野局部脑皮层温度.术中剪开硬膜后,将针状脑皮层温度探头插入脑皮质1 cm,直至硬膜缝合前取出.同时记录出入量、室温及冲洗液温度.结果:(1)在同一时间点,两组脑皮层局部温度均明显低于食道温度,亚低温组大温度差可达2.7℃;非亚低温组大温度差可达3.2℃.(2)亚低温组与非亚低温组局部脑皮层温度与食道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0.942(均P<0.01).(3)经多元回归分析,食道温度、室温、体表面积是影响局部脑皮层温度的主要因素.术后观察24 h病人未见与温度测量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开颅术中食道温度不能准确反映局部脑皮层温度,但两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韩如泉;邢燕;王保国;王恩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后Ⅰ期缝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总管切开取石后Ⅰ期缝合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选择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常规经右上腹腹直肌开腹,切口长度6~8 cm,于十二指肠上方纵行切开胆总管,长度以结石大小而定,一般在2 cm以内,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不放置T型管,以胆道镜探查胆道黏膜情况及结石,以取石钳及纤维胆道镜网篮取净结石,并确认远端通畅无残余结石及狭窄,应用5-0的可吸收胆肠吻合线Ⅰ期缝合.结果:所有病例均无胆瘘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1.5)d,具有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行Ⅰ期缝合是可行的.

    作者:聂福华;张金卷;王毅军;杜智;杜斌;张春立;卢诚军;宋继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吉诺通用于鼻腔手术的疗效观察

    吉诺通为一标本兼治的呼吸道黏液稀化剂,主要用于急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鼻腔手术后分泌物增多,鼻黏膜水肿,以往常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我院耳鼻咽喉科近两年以吉诺通用于鼻腔手术后稀释清除鼻腔分泌物,消除鼻黏膜水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兰香;傅家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印戒细胞样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7岁.主因无明显诱因肝区胀痛,持续性钝痛2周于1999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自发病后无右肩背放射痛,体重无明显减轻,否认肝炎史,无消化道肿瘤.

    作者:张文;孙保存;蒋延英;凌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在妇科疾病死亡中的地位

    为探讨恶性肿瘤在妇科疾病死亡中的地位,笔者收集我院妇科自1953-1997年死亡病例19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仲兰;高企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尿酸盐预示脑卒中生存者以后发生心脏病死亡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戊肝抗体分析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戊肝)在我国广泛存在.目前检测戊肝的实验方法有戊肝抗体(抗-HEV),免疫电镜检测病毒颗粒和检测HEV-RNA.

    作者:王曎钢;付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迷宫手术及其改良方法治疗慢性房颤的现状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65岁以上的病人中3%~5%患有房颤,在接受二尖瓣手术的病人中约50%患有房颤[1].

    作者:王凯;曾仪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内抑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构建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基因)重组腺病毒AdE1CMVCD,用自杀基因治疗系统AdE1CMVCD/5-氟胞嘧啶(5-FC)对小鼠肺腺癌进行体内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建立T 739小鼠肺腺癌荷瘤模型,瘤体内导入AdE1CMVCD,腹腔注射5-FC,观察各组小鼠瘤体和生存期差异以及瘤体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结果:从实验中观察到AdE1CMVCD/5-FC系统对小鼠肺腺癌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与对照组荷瘤小鼠相比,治疗组荷瘤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AdE1CMVCD与5-FC联合在体内对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肺癌基因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及应用依据.

    作者:佟惠春;李冬田;李芳芳;李光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