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萍
对356例使用美国Verabond烤瓷用镍铬合金和德国Vita瓷粉制作的1080颗金属烤瓷修复体,追踪观察五年发现金属烤瓷牙修复体的美观性,牢固度均符合临床要求,失败率为5.19%.失败病例有见牙髓病变,牙龈萎缩.但未见金属变化.说明金属烤瓷牙在抗腐蚀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能良好,并分析了失败原因,提出临床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作者:刘晔;祁永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工作接触范围广、疾病种类多,是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1].手术室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长期暴露于可能被污染的密闭环境中,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大量使用各种锐器,存在严重的生物安全隐患.近年来,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将各种危害降到低,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现将手术室护士生物危害因素及自身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丽;梅玉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按照不同等级进行两两比较,确定特征向量,对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体质量超标、摄盐过多和饮酒,其它因素依次有家族史、心理因素,吸烟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弱.结论层次分析法评价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林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牙周炎的预防牙周炎是侵犯三种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以及牙骨质的慢性破坏性疾病.
作者:张湘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肢囊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39例确诊为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80例浅表性胃炎;其中男79例,女65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为40.6岁;均无活动性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病史,无肝肾损害.所有病例均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一日一次;克拉霉素0.5,一日两次;阿莫西林胶囊1.0,一日两次;均餐后半小时口服;7天为一疗程.结果144例患者中,清除HP成功132例,失败12例,总有效率91.6%.结论此三联疗法对清除幽门螺杆菌成功率高.
作者:金正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总结分析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志辉;傅裕;周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应用技术.方法:对我院8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CTA表现.结果:80例患者共分析598个血管节段,诊断病交正确444个节段,正确率79%,假阳性率11%,假阴性率13%,心率及心律、重建时相的选择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大.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作者:金建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少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其骨骼,牙龄有可塑性强等特点,国内外皆以少儿错合畸形为主要矫治对象,且效果好,时间短,为少儿容易接受,配合矫正.笔者几年临床探索,针对少儿正畸的特点,认为只要设计合理,适应症明确,患者主动配合就能获得满意效果,本文对100例少儿牙颌畸形资料进行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蒲地蓝消炎片由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能,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的治疗.目前有些研究人员选择黄芩苷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但没有系统的蒲地蓝消炎片的研究进展的报道,本文以处方中的各味药材的研究进展做以总体论述,以供研究参考.
作者:孙光;孟繁姝;孙凯云;于兆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出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细心的护理.结果60位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无一例发生感染、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出术具有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肠道准备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少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妇科疾病多与盆地的解剖特征和解剖异常有关,女性骨盆包容并保护其内部脏器,但骨盆的骨性结构对所包容脏器的支持作用十分薄弱,而盆底肌肉可依据环境变化调节自身张力,为所包容的脏器提供动态支持.此外女性盆地还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女性盆腔神经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两部分组成,支配盆部的感觉与运动,调节盆腔脏器的功能.了解女性盆地的解剖特征,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许多临床妇科常见疾病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志辉;傅裕;周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异常改变,使血液处于高黏度、高凝状态,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性病交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是一个公认的且可逆转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控制血脂,降低血黏度,防止并发症.血脂指标的异常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动态测定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作者:肖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将临床诊治路径引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目的是将病人所患的某种疾病所涉及的检查、治疗(手术和非手术)、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有效的诊疗.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与此同时,护理工作者也在不断的探索,力求关注每一位患者.我们将护理服务路径运用到病人入院、住院期间或手术前后、出院直至出院后整个过程中,并不断细化.增进了护患和谐,大大减少护患纠纷,有效地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使满意服务处于长期有效中.
作者:范小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2009年太原市10个区、县(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年度报告事件,全部经过确认和结案.
作者:郭建萍;张玲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眉山市东坡区2008-2009年钩端螺旋体(以下筒称钩体)病疫情动态及健康人群对钩体的免疫水平.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法>进行鼠密度、鼠带菌率和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平均鼠密度5.84%,高为6.56%,带菌率0,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以澳州群为主(75.76%).结论:眉山市东坡区鼠密度较低,未监测出鼠类带菌.但野鼠是稻田型钩体重要的传染源,加之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水平普遍下降,应加强钩体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作者:李玲;黄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男,48岁.一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无发热、恶心,曾按胃炎口服药物治疗一周后未见好转,且疼痛加重,并伴肛门排气、排便停止,腹部立位平片示:左中下腹部见数个大小不等气液平面,呈阶梯状分布.诊断为肠梗阻.入院后行闭式引流治疗,病情好转后强烈要求出院.
作者:康子民;范传朝;王印中;张立军;李元红;荆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不孕症患者中,有初孕人工流产史者占很大比例,研究初孕(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自然流产)对其后不孕的影响.
作者:蒙亚新;陈红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探讨研究过敏体质的症状和影响因素,针对此分析其护理对策.通过查阅权威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临床观察研究,以及与病人、医护人员的交流探讨.得出结论:一是过敏体质与遗传,饮食,压力过重导致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足有关.二是过敏体质的病人并不了解或关注引起过敏表现的根本原因,即过敏体质三是单纯的药物治疗不利于彻底改善过敏性体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监测2008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C 2-COMPACT及配套试剂对全年临床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院2008年共分离细菌342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316株,占67.6%.革兰阳性球菌1112株,占32.4%.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据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首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 8的检出率分别为67.9%和46.8%.MRsA的检出率为69.9%;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率分别为75.6%和84.4%.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肠杆菌科中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如厄它培南、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均>90%.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均大于8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大于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80.1%,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敏感率为68.7%,美洛培南的敏感率为7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若明三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30%.结论我院细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在本院开展耐药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十分重要.
作者:胡雪飞;廖晚珍;孙爱娣;彭卫华;陈开森;余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004年启动疫情网络直报后凭祥市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230.71/10万上升到2008年的466.76/10万.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4.04/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48.7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8.20/10万,占44.55%;肠道intestinal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4.58/10万,占6.21%;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1.38/10万,占0.47%;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0.34/10万,占0.09%.发病数居前4位的是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是本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何香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