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

蒋永苹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 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出血, 护理体会, 发病率, 常见病, 病死率, 特点, 残废, 病例
摘要:急性脑出血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残废率高三个特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了经CT证实的100例脑出血病例,现将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健康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鼻窦手术模式,其具有痛苦小、复发率低、效果显著的优点,已逐渐被人们认可.鼻内镜下可以彻底地清除多窦腔病变,从尔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我院耳鼻喉科近两年来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配合术后综合治疗及护理,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肇春蓉;陈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推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本文先介绍规范的政府采购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贯彻这些原则对推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再明确政府采购的目之一在于的是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说明了服务的范围.后结合实践效果和理论说明,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能够达到推广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公开公正高效发展的结果.

    作者:陈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社区预防

    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由特应性体质及神经调节紊乱等内因与过敏源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外因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形成气道的慢性炎症.

    作者: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邳州市麻疹疫苗效价与免疫成功率检测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每名儿童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O.3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检测麻疹疫苗3份,疫苗效价均值为3.731ogCCID50/ml,合格率1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免前抗体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作者:娄可令;刘林;温之花;李殿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100例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脑出血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残废率高三个特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了经CT证实的100例脑出血病例,现将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蒋永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肠梗阻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急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本院10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3.0%,肿瘤占20.6%.症状缓解101例,死亡4例,病死率3.7%.结论:粘连和肿瘤是成人急性肠梗阻常见病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娄可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放置金属圆型宫内节育器绝经妇女的取出情况分析

    上个世纪60年代世界上普遍推广了宫内节育器的研究和使用,我国于8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提倡生育一胎,许多育龄妇女把选择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工具.本文对放置金属圆型宫内节育器绝经妇女的取出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含量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制剂中利巴韦林的含量作一综述.方法:收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含量方法,分析总结.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利巴韦林的含量,固定相一般为C18柱,流动相一般为水或甲醇-水,流速一般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为30℃或室温,进样为10或20μ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利巴韦林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而且简便快捷,不受制剂中其他组分的干扰,是一种测定利巴韦林含量的可行方法.

    作者:陈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临床生化检验测定前误差原因的探讨

    任何生化检验结果都存在误差,其中检验分析测定前产生的误差占临床生化检验总误差一半以上,本文探讨了临床生化检验测定前各环节造成检验误差的详细原因.

    作者:吴晓春;王交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带状疱疹误诊2例

    1 资料与方法患者,女,65岁.因右肩背疼痛1周,自贴云南白药膏后,在贴药部位出现红斑、水疱而就诊,否认既往药物过敏史.诊为接触性皮炎.脱离接触致敏药物,给予常规抗过敏治疗(口服赛庚啶片2mgTid,局部3%硼酸液湿敷).

    作者:胡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1462例急性创伤的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我们对急性创伤的院前急救病历分析,加深急性创伤急救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方法对我中心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急性创伤的1462例病人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分析急性创伤可发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在得到呼叫后,应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加强院前创伤抢救的技术的学习和完善急救医疗设备,加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全科知识的培训,严格医疗操作规范,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雅安市07-08年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调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流行广的法定乙类传染病,是当前世界上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每一名公共场所、药品、食品、制水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检测的5种疾病之一,并成为健康体检中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接触人群范围广,流动性大,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为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尤其重要.为了掌握雅安市从业人员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状况分布,及评估相应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卫生安全,有效地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对雅安市07-08年从业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魏余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谈以人为本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了解护理工作者的心理需求及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下指导的相应护理管理,指出目前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结果: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可让护理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工作信心,为临床护士营造一个积极、主动、有更多思考和创新的工作氛围和能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护士,使她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

    作者:熊淑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按照国家和内蒙自治区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要求,为加强我市无烟单位建设,推动控烟工作向纵深发展,我院作为包头市综合医院创建无烟医院示范单位,在市健康教育所的指导下,成立了创建无烟医院领导小组,制订了无烟医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控烟知识培训,为检验工作成果,总结工作经验分析评价,我院分别于2009年4月、10月两次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200名医务人员吸烟、被动吸烟、控烟知识掌握情况、医生出诊时对患者吸烟询问、控烟知识宣教、及劝诫患者戒烟、戒烟药物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雷筱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谈婴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比较四个月以下小婴儿手背静脉和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差别.方法:将120例四个月以下住院小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实验组)和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从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皮肤损害四个方面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在操作时间,皮肤损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四个月以下小婴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可首选手背静脉.

    作者:王学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机械通气救治重症哮喘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病人经过合理的抗炎、平喘、纠正脱水等治疗可得到缓解.但有部分病人虽经积极处理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直至生命垂危.我们ICU科近两年采用机械通气抢救常规治疗无效危重哮喘患者8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李献民;周伟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普遍,家长对儿科护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有效的沟通将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的沟通易导致护患纠纷.儿科护理人员应学好沟通这门艺术,增强与患儿及家属间的亲和力,从而避免护患间潜在的冲突,既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又能让患儿得到更有效的护理.

    作者:吴雪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大剂量头孢唑啉耳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剂量头孢唑啉在铁缺乏条件下对新西兰大白兔耳蜗毛细胞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15只.A、B两组喂标准饲料4周,、D两组喂缺铁饲料4周,后两组制成铁缺乏动物模型.B、D两组经耳静脉注射头孢唑啉(0.5g/kg,次/d,共14天),、C两组经耳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做对照,停药后第15天处死作耳蜗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缺铁头孢唑啉组(D组)停药后第15天,有9个耳蜗标本(60%)存在不同程度内、外毛细胞静纤毛散乱、扭曲、缺失,以中区、顶区损害较重.结论:大剂量头孢唑啉在铁缺乏条件下可造成新西兰大白兔耳蜗内、外毛细胞静纤毛不同程度损伤.

    作者:潘之存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及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急剧增加,且发病人群逐步年轻化.研究证实,糖尿病的发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他危险因素有关,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于2009年3-6对会宁县太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家庭档案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

    作者:靳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风的分期论治

    中风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气机逆乱,痰瘀互阻是急性期的基本病机,化痰活血,泄热通腑是其治疗大法;脏腑虚损,痰瘀互阻是恢复期的基本病机,补肾活血,化痰兼益气通络为之治疗大法;气虚血瘀是后遗症期的基本病机,补气活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

    作者:任成升;刘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健康天地杂志

健康天地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