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安消防违规计分”在医院治安消防管理中的应用

徐成林;杨传架;陈童;周磊;吴锦华

关键词:医院, 治安消防, 违规计分
摘要:大型综合性医院治安消防环境的开放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治安消防管理提出很高要求。文章结合“治安消防违规计分”管理方式,在医院治安消防管理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为加强医院治安消防管理提供新思路,通过理念转变与关口前移为消除隐患与平安医院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某三级医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经费使用特点

    目的:以优青经费管理模式为切入点,重点从经费管理方面对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利用医院优青经费管理系统,导出2010—2014年优青经费使用基本信息,并运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同时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等数据分析。结果对报销科目与类型进行比较,局级与院级、校级与院级优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金额与类型进行比较,局级与院级优青有显著性差异(P<0.05)。金额、报销科目与实际报销科目进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结论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和修订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优青全过程经费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化管理,实现全过程管理;摸索优青报销特点,在政策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设置报销科目与比例。

    作者:陈琪;李艾;顾伟敏;李寅驰;林靖生;费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军校学员野外驻训伤病调查

    目的:拉练与野外驻训是军校学员常规训练科目,常导致伤病发生,文章开展相关调查分析,提升卫勤保障效能。方法利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统计训练过程中常见伤病发生率极其构成比,并收集药品消耗数量及其相应比例,依此分析伤病发生原因。结果拉练参与学员一共599名,受伤学员270人,经分析后发现男女学员之间发病有差异,拉练前期训练与未训练的学员之间发病也有差异;收集拉练发生伤病共计689例次,其中易发伤病前五位为足底水疱、感冒、脚部红肿、踝关节扭伤、膝关节疼痛。发放药品793份;前五位消耗药品为碘伏、麝香解痛膏、创可贴、碘氯叮、云南白药。结论医疗保障应结合伤病发生概率提供针对性医疗保障,其对于科学合理筹措卫生资源,减少非战斗减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袁磊;张子睿;曹鹏;杜茂林;顾洪;金志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区域一体化军人电子健康档案构建

    通过建立军人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对建立军人电子健康档案重要意义,组织实施健康档案建设及取得的成效进行系统的论述,为军队推广军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借鉴。

    作者:向桢;赵宇;李鹏社;安运锋;向月应;陈立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野战传染病医疗所作业系统设计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战场传染病伤病员检验和检查的业务需求,分析野战传染病医疗所检验和检查的工作流程和特点,设计并研制“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医技作业系统”,包括检验管理和检查管理两个功能模块,共7个软件模块和2类硬件设备,在实兵演练中进行应用,提高野战传染病医疗所演练训练中伤病员检验和检查工作的效率。

    作者:张义;刘志鹏;冯逸飞;王婷;张鹭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出院后续护理网络干预

    目的:观察网络信息支持对骨科疾病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住院的120例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网络支持组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网络信息支持对出院患者进行出院后护理,对照组延用常规的出院教育。后续护理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服药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网络支持组患者3个月复查时,疼痛强度优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得分为(5.39±1.58)分高于对照组(4.37±1.26)分,差异显著(P<0.05);康复依从性得分为(51.06±1.53)分高于对照组(32.68±1.82)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网络信息支持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呼芳;孙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援尼抗震医疗防疫救援队情况研判体会

    回顾分析“4·25”尼泊尔地震发生后,由成都军区总医院为主体抽组的医疗防疫救援队援尼抗震情况研判工作过程,并从医院既往应急救援实践、发挥机关参谋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备勤工作效率等三个方面,总结应急救援情况研判工作。

    作者:李运明;谭映军;李刚;马兴;吴凡;许贲;赵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疗供给侧改革下加速康复外科应用

    2015年11月,国家在经济面临供给侧弊端突显的形势下,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想。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引入中国医疗改革,即医疗供给侧改革应从扩大医疗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出发,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低效,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级公立医院适应供给侧改革思路引领下的中国医改,加速康复外科已应用近20年的临床实施效果与社会效益,证明在医疗供给侧改革中解决三医联动低效所发挥的作用,并成为中国三级公立医院适应未来医改切实可行的抓手。

    作者:李卡;冯金华;胡艳杰;刘雨薇;张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某军队医院5年间医学论文发表情况

    目的:分析2011—2015年医院发表医学论文情况,客观评价医院科研水平及学术影响力,为寻求竞争和发展先机提供支持。方法从本院医学图书馆调取5年间医务人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论文数量、质量及学科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全院共发表医学论文949篇,其中SCI论文52篇(5.48%);31~40岁本科学历的中级职称人员发表医学论文总数大;发表SCI论文的主力人群是41~50岁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人员;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年均被引频次呈下降趋势;医院核心作者群初步形成;学科人均论文贡献率偏低;SCI论文年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结论医院保持一定的科研创新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未来发展潜力大,但应正视存在问题,注重管理实效,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作者:马丽静;戴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单病种限价自然分娩住院床日与费用分析

    目的:探讨单病种限价基础上自然分娩佳住院床日。方法按照北京市自然分娩单病种结算人均次1900元做为标准,将选取236例数据资料按床日进行排序、分组,用CHI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住院4日为明显的住院费用超标节点。结论自然分娩以住院3~4天为宜。

    作者:董盛霞;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某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为医院加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医疗质量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TOPSIS法和RSR法评价医院2015年27个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结果医疗质量较好的科室是妇产科、显微骨三科二组,较差的科室是血液病科和肿瘤一科。结论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作者:绳慧峰;刘晴;谢秋娟;许苹;陈春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军队医院单病种成本核算架构设计

    单病种成本核算是一种寻求合理的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医院利用有限的资金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更好地指导医疗经费的分配,是医院财务和卫生主管部门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进步,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成本控制的需求。在这种全面需求的情况下,应当采用这种前瞻性的病种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有利于完善医院成本管理,促进卫生事业经费分配制度改革,降低医疗服务价格。

    作者:栗洪霖;贺祖栋;马卓;陈娇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健康小屋对部队卫生服务建设启示

    健康小屋作为一种系统、全面的健康自测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部队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社区,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相当于营区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在部队中进行健康小屋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完善部队卫生服务。

    作者:孙鸿宇;许苹;王传力;帅力;周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输液监控管理系统实施

    目的:改善传统静脉输液的监控管理方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静脉输液更科学,更安全。方法使用输液终端监控报警器和无线网络,通过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改变原有的静脉输液的工作流程。结果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医疗单位服务质量。结论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提升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石磊;栾振涛;耿子平;何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静脉留置穿刺重置率

    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为活动主题,对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进行基线调查,分析原因,制定目标,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调动特诊部护士工作积极性,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明显变少,减少护患纠纷,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

    作者:汪张娟;孙金海;王胜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临床工作量与工作质量某院绩效工资考核

    基于绩效考核的薪酬分配作为现代医院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院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大医院也纷纷转变分配机制。文章结合新医改要求,具体介绍某专科医院通过对临床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考核进行绩效工资分配的经验,并结合多年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思考。

    作者:何晓娟;谭江平;常华;周国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辅诊科室医务人员应对暴力调查

    目的:了解辅诊科室医务人员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现状并予以提高。方法随机抽取平顶山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辅诊科室医务人员400名,利用暴力恐怖袭击行为量表评价辅诊科室医务人员相关应对行为。通过多媒体教学、专家现场演示等手段干预1年后,重复上述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个人应对行为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辅诊科室应对暴力恐怖袭击的个人准备行为得分分别为14.17±3.78和29.34±7.69,信息寻求得分分别为4.17±1.33和7.11±2.05,规避行为得分分别为6.21±1.58和11.37±3.16,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19,22.63和27.38,P值均<0.01。干预前后年龄、性别、职称、人员类别对上述得分均无显著性影响(P值均>0.05)。结论辅诊科室医务人员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得分均不理想,干预后应对行为得分显著提高,推广辅诊科室医务人员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的培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阮伟丽;黑晓东;袁跃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国内外战伤减员分析及启示

    通过对我军及国外经历的几次战争的减员情况、伤类、伤部进行分析,分析战伤减员对我军未来战争中卫勤工作的影响,并为卫勤准备工作提供相应对策。

    作者:丁陶;薛晨;栗美娜;刘旭;吕奕鹏;张鹭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家庭护理对吞咽障碍患者术后影响

    目的:研究居家综合护理对急性脑出血后继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出院的118例急性脑出血继发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吞咽障碍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吞咽障碍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9.7%,高于对照组的33.9%(P<0.05);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1.5%,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P<0.05);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0例,发生率16.9%,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发生率为5.1%。结论居家综合护理对于急性脑出血继发吞咽障碍的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提高急性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鑫华;姬小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医院儿科发展新旧模式比较

    目的:探析综合医院儿科建设发展的主要模式,为综合医院儿科发展线路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来儿科进行治疗的20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此期间对儿科采用全新的建设发展模式,并选取2014年1—12月的200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比新模式应用前后儿科患者满意度、每日就诊量和成本差异。结果采取新的发展模式后,研究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原来的87.95%上升到94.75%,同时日平均就诊量从原来的179例增加到230例,P<0.05;实施后总收入得到提高,实施后年总收入为2406.89万元高于实施前的2320.64万元,同时也降低了总成本/总收入,由原来的95.04%变为91.80%,护理成本从原来的12.56元/次降为11.39元/次,主要是通过降低药品、耗材成本来降低医疗成本,P均小于0.05。结论应用新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的发展,完善各项服务的同时突出儿科的特色,增加日就诊量,在加快科室建设发展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药材耗材的成本来降低总医疗成本,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加该科室的收入,该建设模式值得在综合医院儿科使用。

    作者:高深甚;陶永琳;高阳;顾震瑶;蒋丽娟;袁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战场救治技术教学视频库构建

    为优化战场救治技术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部队实际需求,对战场救治技术教学进行系统的现况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战救教学视频库进行更新和拓展,并提出增强战救技术普及的责任意识、明确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推出多元化战救微课程等。

    作者:王成;张瑞午;于莉茉;赵松;刘文亮;刘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