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权锋;于荣敏
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作为新型的脂质药物传输载体而备受关注.现报告本课题组的研究,结合复习文献对SLN的基因传递、蛋白多肽类药物非注射给药、难溶性药物增溶及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春喜;张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地榆为中医临床常用止血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地榆提供参考.
作者:夏红旻;孙立立;孙敬勇;仲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眼科常见的手术,术后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使用抗炎药物可加快炎症消褪.目前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的主要药物[1,2].
作者:宋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袁勤生出生于1940年6月,祖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1964年夏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细胞生物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72年春部分院系调整随系调入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1985年,1990年先后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曾任生物工程学院院长、生化工程系主任和博士生导师.
作者:李素霞;闻炳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从土壤中筛选木聚糖酶产量高的菌株,并研究其产酶的初步条件.方法 根据培养基上水解圈的大小和摇瓶培养后木聚糖酶的酶活性,筛选产酶量高的菌株.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研究影响产酶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结果 筛选到1株产木聚糖酶的菌株,其产酶的较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为麸皮(30 g/L)、牛肉膏(10 g/L)和磷酸氢二钾(1.0 g/L).结论 筛选到的菌株具有生产木聚糖酶的潜力.
作者:陈勇;李凤梅;杜德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A(H1N1)流感病毒是2009年3~4月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现的一种流感病毒变异的新病毒株.这类流感疫情的蔓延引起了世界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严重关注.本文介绍了A(H1N1)流感新病毒株及感染这种病毒患者的症状,A(H1N1)流感病毒的致命力和传播,流感病毒变异对抗病毒药的抗药性,以及1918年流感大流行病毒聚合酶特性,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结晶结构及其在感染中的作用.据此,提出了抗流感病毒药的筛选思路和研究方向,为抗流感病毒新药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陈执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含量.方法 以C18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0.2%磷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3 nm.结果 没食子酸的进样量在0.028 0~2.79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9.9%,RSD=1.19%(n=6).结论 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余甘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邹丽;高向军;包小红;周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3种实验室提取仙人掌抑菌物质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为原料,采用水浴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提取3种方法提取其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并检测抑菌物质的抑菌性能.结果 与结论超临界提取法得到的活性物质抑菌效果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次之,水浴提取法效果差.
作者:韩淑琴;杨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壳聚糖澄清苹果汁的效果,探讨影响澄清工艺的因素,确定壳聚糖澄清果汁的佳条件.方法 以澄清果汁720 nm处的透光度评价各条件,比较各因素的较优水平.结果 温度40℃,壳聚糖用量0.15 g/L,时间1 h,pH3时壳聚糖澄清苹果汁的效果佳,果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不受影响.结论 壳聚糖可用于果汁澄清工艺.
作者:冯冬;蒋珍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诱导时机对羧肽酶原B包涵体质量和复性率的影响,探讨包涵体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在不同时间诱导产生重组羧肽酶原B包涵体,研究其变性和复性、对蛋白酶K的稳定性及在一定浓度盐酸胍溶液中的化学变性,分析诱导时间与包涵体复性率的相关性.结果 诱导时机不同,所得重组羧肽酶原B包涵体复性率及对蛋白酶K的稳定性不同,在一定浓度盐酸胍溶液中的溶解性也不同.复性率越高的包涵体越不易被蛋白酶K酶解,对化学变性剂的稳定性也高.结论 诱导时机影响重组羧肽酶原B包涵体的质量及复性率.
作者:辛爱洁;王亚辉;李素霞;袁勤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微乳给药系统对亲脂性和难溶性药物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新型载体系统.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微乳的处方组成选择以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智;李兆明;田景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分析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益,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随机将10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与结论3种抗菌药对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85.3%、82.9%和88.6%,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较轻,治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任炜;李飞;苏治国;于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克隆表达EC-SOD3-凋亡素融合蛋白,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 PCR扩增出apoptin序列,与表达载体EC-SOD3-pET-28a连接后在大肠杆菌B1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进行Ni2+-NTA纯化和MTT活性检测.结果 表达载体pET-28a-EC-SOD3-apoptin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明质粒构建正确,转化E.coli BL21(DE3)后,重组蛋白获得表达,Ni2+-NTA纯化后的凋亡素融合蛋白纯度达到85%以上,经噻唑蓝(MTT)法测定具有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EC-SOD3-apoptin,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EC-SOD3-凋亡素融合蛋白,纯化的蛋白质具有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能力.
作者:赵健;肖伟;范立强;王富军;吕稼锋;袁勤生;刘建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排铅产品的佳配比.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排铅率为指标,优选绿豆粉、枸杞粉、大枣粉、甘草粉的用量.结果 与结论排铅产品的佳配比是绿豆粉:枸杞粉:大枣粉:甘草粉=8:6.25:7.5:2.5.
作者:陈玉柱;张惠英;王基云;刘桂珠;苗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以期提高口服时的存活率和常温下的保存期.方法 根据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的耐酸性和在人工肠液中的崩解性,确定空气悬浮法制备微胶囊的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与大小.根据恒温37℃、相对湿度60%~65%条件下贮存3个月后菌体存活率,考察其贮存稳定性.结果 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微胶囊包囊产率56.49%,包囊效率87.45%.微胶囊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平整的囊膜,粒径大小基本在400~500μm.加保护剂的微胶囊菌体存活率高于10%,且远远高于冻干菌粉和无保护剂微胶囊组.结论 确定了空气悬浮法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的佳工艺条件,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活菌的稳定性.
作者:张玉华;凌沛学;籍保平;张天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从猪胆汁中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胆红素的方法.方法 考察超声波功率、频率、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等因素对胆红素提取的影响,通过SAS8.2统计系统分析正交试验结果.结果 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20 W,频率72 kHz,处理温度30℃,处理时间20 min时,胆红素提取率提高15%.结论 超声波处理能提高胆汁中胆红素提取率.
作者:张丽萍;李良玉;杨楠;曹荣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诱变和筛选糖多孢红霉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红霉素的高产菌种.方法 以糖多孢红霉菌L1为出发菌株,紫外线作为诱变剂,诱变和筛选生产所用菌种.结果 获得了高产变株L2-26,其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9.8%.结论 此方法可有效地获得高产变株,发酵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孟祥学;王凤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钙的毒理学特性.方法 分别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结果 样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LD50大于5 g/kg;实验期内大鼠生长发育良好,血常规及血生化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病理组织学检查各脏器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改变.结论 根据人体大可能摄入量(100 mg/d)和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透明质酸钙为无毒物质,对人体无毒害及副作用.
作者:杨桂兰;张天亮;郭学平;曲保恩;宋永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葡萄膜炎无论是哪种类型,只要有眼前节炎症,并排除感染或肿瘤所致的眼前节反应,均需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 前葡萄膜炎的治疗
作者:张美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关节镜分型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根据术前采集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x线片的表现,对110例118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施行分型治疗.结果 随访所有病例0.5~5年,显效71例(64.5%),有效33例(30%),无效6例(5.5%),有效率94.5%.结论 术前仔细检查和分型,结合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作者:彭中财;陈良龙;成明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