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
本文论述了县战时救护所组建的基本原则,研究了救护所承担的基本任务,分析了救护所组建方法、配置与使用.
作者:袁福华;裴波;乔玉宁;李瑞斌;沈月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区域件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076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送院工具及院前预报率、院前及院内处置.结果:网络组1小时内入院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组.网络组伤员送院前782例(85%)有预报,非网络组仅为16.57%.结论: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美华;何建;詹剑勇;梅冰;程传苗;霍正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阐述了医学人文科学的属性,针对当前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分析了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提出了在临床实践巾加强医学人文关怀的办法,包括用人文知识培育医务人员的职业意识,用人文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和用人文服务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等.
作者:马志青;李晓斌;刘丽宁;任建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学院校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系统性论理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加以巩固和提高.因此,临床实习是其学习的重要环节,也对其以后的医学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谢英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门诊作为基层医院为广大官兵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近年医院编制人员、床位大幅减少,而随着旅的全面发展,医院而临的各种保障任务却并未减轻.针对部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问题,本院门诊创立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实施了一些新做法,提高了门诊为兵服务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孟醒;李国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军队疗养院作为官兵休养康复的重要基地,其文化建设对疗养院的发展、提高服务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疗养院文化建设实践,深入探讨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不断创新,把文化建设纳入军队疗养院管理的价值体系.
作者:张斐;宋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根据承担的陆军野战医院院长班外训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学整体实施过程中,在规范课程体系设置、编写外训教材、培养师资队伍、开展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些有益探索,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作者:孙亚林;贺祥;田文华;王九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间的竞争已从单纯争夺病源变成了综合实力和经营理念的挑战较量.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成为促进医院管理创新,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向阳;张凌;陈玲;王学娟;刘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提出了我国医疗纠纷出现上升和激化的问题,并阐述了妥善解决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国外有代表性的医疗纠纷的处理模式,如:庭外调解、司法解决、政府干预,以期起到借鉴效果.此外,还就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出了见解,认为政府、医疗机构、医患双方均应该各司其职,尽可能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浦东新区为例,就具体如何处理医疗纠纷提出了建议.
作者:韩亚男;万里涛;娄继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今,多数三甲医院普遍的发展策略表现为:以医疗为主转向以医疗、科研并举,同时加大科研对医疗的支持、推动作用,以某一方面或儿项蕈点科研项目引领医院发展.作为地市级的三甲医院,与省级三甲医院相比,无论是医院规模、人才队伍,还是科研实力、技术力量等都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区域及医院实际情况,确定科研发展策略,成为其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学军;李晓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以相关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工具,采用手枪和机检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我国国内期刊发表的以军队远程医学为主题的文献,对其年度数量、载文期刊、主题、作者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我国军队远程医学文献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白朝晖;白萍;李小华;李庆丽;张鲁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生产实习是医学本科生由学生向临床医师转变的重要过程,是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是医学教学的关键阶段.过去外科实习一般采取分散实习的方法,让实习学生直接进入外科临床,由带教老师介绍实习内容,熟悉临床工作程序,管理患者,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例、提出诊疗计划等,熟悉基本操作和无菌原则.学生看得多、操作少,实习效果不好,针对此情况对实习前本科生进行了强化训练.
作者:刘宝东;胡怀建;李进;牛佳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将模块化原理运用到机动卫勤分队的组织、药材装备建设卜,是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遂行平、战时卫勤保障任务的需要;按照伤病员救治的基本环节,建立单一功能的组织模块,实行人员模块化编成;在组织模块化的基础上,对晶类繁多的药品、装备和器材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划分,达到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的目的.
作者:张晓苏;李卫东;黎成;宋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就部分医药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发布虚假医药广告,且屡禁不绝的现象.提出有效根治虚假医药广告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即依靠法律手段构建根治虚假医药广告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淼;张寓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笔者作为我军军事医学留学生被外派到德国,先后在德军总医院、亚琛工业大学附属医院、鲁尔区大学附属医院和柏林创伤外科医院工作和学习.期间,对德国空中救护体系有了一定了解,深感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谨以此文向国内同仁介绍.
作者:唐洪泰;程大胜;夏照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回顾了全科医学学科人才建设的历史沿革和全科医学培洲概况,对学科人才薄弱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对多层次全科医学培训项目效果进行讨论.提出规范化培养与岗位培训衔接、政府主导多无投入、将全科医学纳入医学院校基本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政策建议.前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愿景,强调培训项目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资源有效纵向整合,共同振兴全科医学.
作者:张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为主线,探讨提高野战医院医疗质量问题;提出通过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加强野战医院质量管理,多途径配备高质量医疗力量及加强野战救护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等途径,实现为未来战场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卫勤保障.
作者:张卫;钟海忠;王莉丽;王加林;蔡郑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伴随着军队医院、疗养院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起来的,并在医疗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越米越苇要的作用,成为军队医院、疗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蕈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论述了医院建设和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坚持适度规模,走内涵发展之路;完善医院质量管理机制,树市大质量观念,创新管理举措;促进医院学科人才建设;营造医院良好文化氛围.
作者:赵强元;黄泽平;陈永鹏;申明达;王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疾病模式转变、慢性疾病的迅速上升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卫生挑战.本文就某院心血管专科诊疗中心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有创冠脉造影DSA法与无创冠脉造影DSCT法的设备资源利用效益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贾付坤;张朝利;张弘;费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