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龙;刘广东;张思兵;霍霄鲲;刘翔
目的:本课题针对军队医改的具体措施和对住院费用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医改前后医院运行状况的实际变化,对军队医改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拟探索军队医改政策对医院医疗模式与费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对军队医改前后的医疗特征、医疗费用水平及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论: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住院天数、年龄、手术情况和医改政策.
作者:龙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阐述了《军区卫生机关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研制的背景目的、设计思想、结构功能,强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必须站在为整体卫生工作建设发展服务的高度,采取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T,注重整体设计,强化集成应用.通过深入的数据挖掘,实现卫生管理业务与管理过程的关联、管理制度与制度落实的关联、局部医疗服务与整体保障效能的关联、把微观卫生服务与宏观卫生决策一致起来,以信息链贯穿管理链,确保军队卫生工作管理科学、保障高效、管控有力.
作者:陈恒年;樊小玲;韩海建;张杰;武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我国卫生部于1999年11月正式开始举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随着社会法制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考试相关的资源信息日益繁多,然而历年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相对较低,这就很有必要创建一个综合性的执业医师模拟考试训练系统,为用户提供考试资源信息和辅导,有效地帮助用户开展复习工作,提高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
作者:孙薇;孙金立;梁蜀忠;马炳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单病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10个单病种临床路径与成本控制绩效分析,评价患者的满意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10个单病种的统计信息,以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和对照组(未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模式应用于临床管理,可以明显促进CQI(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并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李明;王发强;郑静晨;宫静萍;向蜀芳;何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院文化建设在当今医院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就本院开展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从经营、服务、创新、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使医院文化建设更加理性、规范、进而对医院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冬;李丹;高蕾;安曙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且集中体现在医疗设备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从医疗设备使用中涉及的安全性问题入手,阐述了进行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必要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实施的范围、内容和检测方式,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作者:汤黎明;吴敏;于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提高病历质量,强化管理措施,笔者随机抽查了某医院2003年1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病历24 825份,甲级病案率为95.82%,对影响病历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徐茂云;顾启明;魏巍;刘留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培育第三方医疗专业配送服务中心、打造完善的医疗服务供应链是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建设的目标之一.本文对第三方医疗专业配送服务中心的基本业务模式、企业孵化器、基于SOA的网络信息平台、配送服务标准和规范、人才队伍、质量评估和绩效管理等分别进行了论述,认为通过专业化的配送服务,既可以有效地降低药品器械和医疗服务的成本,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培育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第三方医疗专业配送服务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毅;张震江;郭华源;薛万国;赵军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医学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普遍运用,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增进了人民的健康.但是医学科学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人们医疗卫生观念的更新,医疗卫生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不善,医疗卫生费用呈急剧上升态势.
作者:陈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加强能力建设是军队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平衡计分卡作简要介绍和相关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以使命为逻辑起点,以战略为内核,从服务保障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学习成长能力、财务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军队医院能力体系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模型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了模型的平衡性、系统性、因果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作者:赵京生;李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弱点逐渐暴露[1].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理论在企业管理的成功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门诊流程管理现状和发展.
作者:樊晓鸣;张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医院质量与声誉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因为医务人员的过失而导致的缺陷、差错或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1].
作者:李刚;张怡杰;胡先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引言卫勤保障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在两栖登陆演习中体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作战形式的特点,导致官兵的伤病情况也不同于其他作战形式.由于我军陆地作战经验多,两栖登陆作战经验相对不足,现行的野战卫生装备配备标准不能完全适合两栖登陆作战.在两栖登陆实兵演习中,野战医疗所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在确保药材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针对演习中的伤病情况,重点研究了药品保障特点,以期为两栖登陆作战的卫勤保障提供参考.
作者:刘卫;王永生;崔学锋;刘永强;李灿勇;郭廷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对特勤部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军队疗养院工作规范中的一项内容,对于改进疗养服务模式,提高疗养质量,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空中防线有一定意义.疗养院与特勤部队联合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以集中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对特勤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军还是首次尝试.自2005年以来,本院在特勤部队中建立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部队的欢迎.
作者:董效信;单守勤;徐军明;侯方高;刘晓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频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医患沟通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医患沟通欠缺的原因有:工作繁忙,疏于医患沟通;语言生硬,妨碍医患沟通;技巧缺乏,影响医患沟通;众说纷纭,混乱医患沟通.只有通过强化医德医风、树立服务意识、尊重患者权利(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患者选择权、强调患者知情权、保障患者查询权、统一诊治解释权)、掌握谈话时机、讲求语言技巧才能加强医患沟通.发生医患纠纷时注重缓解矛盾,避免矛盾升级,遇到无理取闹,依法依据解决,医患双方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时吉庆;周建丽;康宁;何鹏飞;龚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疾病有效诊疗方法的应用,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对医院的要求和期望值也愈来愈高.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企业减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增强等社会、经济、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医患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患者及家属针对医疗服务、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追究院方责任,要求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1,2].
作者:王琳;于光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疗统计数据质量是数字化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的生命.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数字化阶段后,对医疗数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医疗数据、统计信息的有用性及其价值,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数字化医院医疗数据的应用需求决定了医疗数据本身的独具特点,也决定了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对于数据质量的更高要求.数字化条件下,要求医疗数据必须具备数据集中管理,多粒度共存,高效存储和调用以及有权限共享等,对于数据质量管理则要做到源头控制,环节监控,实时反馈.总之,既要实现数据信息准确、有效、快捷地传递,同时又要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和适用性等,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维护和监控数据质量.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化医院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内涵、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琛玺;彭传薇;李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这次会议是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研究部署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重要会议.首先,我代表总后卫生部对会议的召开、对与会的军地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欢迎!刚才,王国强副部长兼局长总结了成绩,分析了形势,部署了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们相信本次会议必将有力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扎实推进.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军队中医药工作情况,并就做好军队医院中医药工作,加强军地合作谈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陈新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在加强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上,建立顺畅高效的指挥机制,铸牢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编满配强精干的专业队伍,细化方案,增大投入,严抓训练等做法,确保了机动卫勤分队保障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黄涛;万劲松;李达;洪求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