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晖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布地奈德雾化吸人治疗气管插管患儿拔管后喉头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机械通气拔管后喉头水肿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拔管后采用盐酸肾上腺素雾化吸人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雾化1h各项临床指标及喉头水肿症状持续时间及治疗显效率.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PaO2、PaCO2、雾化后呼吸频率分别为(85.12±24.24)、(47.56±8.56)mm Hg(1 mm Hg=0.133 kPa)、(49.65±7.83)次/min,与对照组[(71.46±17.57)、(37.12±9.63)mmHg、(59.40±7.80)次/min]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水肿持续时间为(27.58±15.42)h,对照组为(35.00±19.57)h,观察组水肿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水肿症状,缩短喉头水肿症状持续时间,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呼吸频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向峰;常会娟;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对痞满证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月就诊的痞满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分别给予大承气汤颗粒剂和传统饮片予以治疗,以中药传统饮片为对照组,中药配方颗粒复方为治疗组.传统饮片给予大承气汤生药配方,水煎服,1剂/d,早晚分两次服,大承气汤颗粒剂以传统饮片相当剂量,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比较两组疗效.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为(1.91±0.60)分,对照组为(2.59±0.9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与对照组的80.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颗粒剂在痞满证的治疗中,相比中药传统饮片效果显著,且携带及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学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离职意愿和心理契约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4年5-8月本市5家综合性医院的120名急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和心理契约问卷进行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心理契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急诊护士的离职意愿总分为(13.13 ±3.78)分,条目均分为(2.31±0.42)分;心理契约总分为(160.43±17.64)分,条目均分为(4.46±0.85)分;急诊护士离职意愿与心理契约总分及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342、-0.474、-0.436、-0.250、-0.229、-0.269、-0.452,均P<0.05).结论 急诊护士的离职意愿较强,心理契约是影响其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作者:于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CT、高分辨率超声及两者联合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6例进行调查,对所有患者病理资料、超声和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edCalc进行ROC分析,计算三种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组间AUC比较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声正确诊断17例,漏诊13例,误诊13例,灵敏度为56.67%,特异度为89.68%;CT正确诊断13例,漏诊17例,误诊17例,灵敏度为41.94%,特异度为86.40%;联合检测正确诊断24例,漏诊6例,误诊11例,灵敏度为68.57%,特异度为95.04%.超声检测的AUC为0.732,CT检测的AUC值为0.649,CT联合超声的AUC为0.856.组间AUC比较,CT联合超声高于单纯CT和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17、3.141,均P<0.05);超声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8,P<0.05).结论 CT和超声均是鉴别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增加甲状腺恶性结节鉴别的价值.
作者:陈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在研究社区居民对于生前预嘱态度认知基础上,来探讨影响社区居民对于生前预嘱态度差异的因素并研究服务对策,主要发挥家庭医生在这一做法宣传、拟定和执行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待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方法 在2014年10月-2015年3月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抽取青浦户籍居民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编制的《社区居民生前预嘱态度调查问卷》.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听说过生前预嘱的人占39.4%,但68%的人表示愿意了解并在条件成熟后填写生前预嘱.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住址、职业、医疗付费、宗教信仰这些方面的差异影响着居民对于生前预嘱的接受度.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受教育程度、职业、医疗付费、宗教信仰这些因素影响着居民对于生前预嘱这个做法的赞成情况.结论 应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进行分类,采用更适合的宣传方式进行传播普及.将这一前沿的生命伦理观,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和传统习俗做好对接工作.建议社会和政府给予重视推进生前预嘱的合法化进程并加强家庭医生配合传播和普及工作.
作者:何萍;徐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长期给予常规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长期给予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粘膜组织标本中IL-4和IL-6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4、IL-6水平[(109.79 ±34.25)、(90.12 ±26.32)、(66.21±6.96)、(56.86±5.74)pg/ml与(113.88±32.37)、(63.67±23.27)、(65.67±4.51)、(48.72±5.53)pg/m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4、3.122、16.284、7.105,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68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行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咳嗽、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61±1.04)、(2.64±1.07)、(4.12±1.31)、(2.31±1.22)d,均短于对照组的(4.22±1.27)、(5.92±1.28)、(6.74±1.33)、(3.75±1.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VC、FEV1、PEF分别为(0.89±0.04)、(0.94±0.03)L、(94.14±1.14)%、(0.67±0.02)、(0.71±0.02)L、(88.52±3.14)%,均较治疗前的(0.54±0.02)、(0.61±0.04)L、(59.62±1.87)%、(0.54±0.03)、(0.62±0.04)L、(58.96±1.08)%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岩;黄雅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e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分析漏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近期内接受宫颈锥切术治疗,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分析漏诊相关因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6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CIN Ⅰ级46例,CINⅡ~Ⅲ级101例,宫颈浸润癌13例,阴道镜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9%,其中漏诊宫颈浸润癌13例,漏诊率为8.1%.细胞学结果(0R=8.162,95%CI为3.162~16.987)、阴道镜图像质量(OR=4.364,95%CI为1.122~8.621)、活检标本数量(OR=5.214,95%CI为1.416~10.562)、宫颈病变面积(OR=4.416,95%CI为1.126~9.687)均为阴道镜下活检漏诊宫颈浸润癌的独立因素.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病变诊断有其直观性优势,但对宫颈上皮瘤样病变诊断尚存在缺陷,同时对宫颈癌漏诊率较高,而细胞学结果、阴道镜图像质量、活检标本数量及宫颈病变面积均是影响其诊断宫颈癌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作者:高芳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将10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机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特定的心理康复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周后由主治医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I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ask,WCST)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3.67±1.22)、(19.89±3.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7、35.80,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测验次数[(38.45±6.34)、(66.89±7.88)分]、持续错误数评分[(15.21±2.56)、(23.87±3.5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康复护理能够帮助老年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有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作者:朱英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高转运骨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高转运骨营养不良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予以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透析血液的流速设置为250 ml/min,透析液流速设置为500 ml/min.维持性血液透析置换量为患者体质量的30%,血液透析的频率为3次/周,对照组患者每次透析后均予以骨化三醇1.0 μg口服,观察组患者每次透析后均予以骨化三醇0.5 μg口服,治疗周期为1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LB、BUN、Scr及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ROD)症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ROD评分均优于治疗前[(1.55±0.35)、(1.55±0.38)、(4.66±1.98)、(4.74±2.17)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PTH、磷水平、钙磷乘积均明显优于治疗前[(41.16±6.27)、(21.57±8.64)、(89.23±14.56)、(88.45±15.03)pmol/L、(2.22±0.28)、(1.76±0.38)、(2.47±0.32)、(2.56±0.27)、(51.17±7.36)、(47.23±11.41)、(55.93±5.92)、(55.22±4.80)mg2/dl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PTH、磷水平、钙磷乘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1.57±8.64)、(41.16±6.27)pmol/L、(1.76±0.38)、(2.22±0.28)mmol/L、(47.23±11.41)、(51.17±7.36)mg2/dl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及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衰患者高转运骨营养不良的疗效相当,但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书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在口腔癌患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4月-2015年2月100例口腔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C组及S组各50例,C组术型为传统颈淋巴根治性清扫术;S组术型为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差异,并对两组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疼痛情况、健康情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身体健康评分[(44.29±15.91)、(40.58±16.92)、(39.65±9.31)、(41.32±21.32)、(43.76±24.37)、(40.68±8.49)、(39.28±18.41)、(43.27±16.49)分与(51.22±11.38)、(66.58±26.33)、(46.58±13.28)、(55.67±16.59)、(55.39±18.21)、(54.58±11.31)、(55.89±26.32)、(51.28±11.6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有利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升,在临床上可取代传统颈淋巴根治性清扫术.
作者:亓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适合城乡社区预防和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方案.方法 2013年1-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以社区为单位在陵县县城和乡镇分别抽取一个小区和一个行政村,对两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及中医适宜技术等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血压改变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率、自我使用率分别为72.25%、35.75%,均较治疗前的12.60%、7.47%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1.2%、76.2%、26.5%、76.5%、68.1%、21.2%,较干预前的43.7%、31.5%、9.4%、40.7%、29.2%、8.5%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接受耳穴贴压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0min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7.38±5.26)、(125.63±4.18)、(83.65±2.95)、(82.37±3.22)mmHg(1 mmHg=0.133 kPa),均较干预前的(135.45±3.68)、(87.23±2.06)mm Hg明显下降;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耳穴贴压干预后4周舒张压为(82.55±3.15)mm Hg,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袋泡剂干预后一个月患者收缩压为(136.26±4.23)mm Hg,较干预前的(147.26±6.34)mm 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袋泡剂干预后患者头晕头痛、头胀、面烘、心烦易怒发生率分别为30.8%、41.5%、24.6%、21.5%,均较干预前的75.4%、80.0%、72.3%、90.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中医适宜技术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田颖;郭栋;苏文革;王怡斐;杨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97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48例,研究组4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使用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St.Georg呼吸疾病量表(St.George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87.50%、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情况[(40.43±3.65)、(31.44±3.45)分]、活动情况[(39.91±3.11)、(32.06±2.09)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43.12±3.23)、(35.10±3.34)分]、总体评分[(42.36±3.71)、(34.34±3.1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曾兆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68例尿毒症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4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将另外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联合1 g左卡尼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39.3±2.4)、(69.7±6.3)、(35.2±2.3)、(63.1±7.2)g/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99.6±14.7)g/L、(31.6±5.4)%、(81.3±13.5)g/L、(23.7±4.6)%],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左卡尼汀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及贫血状况,可在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推广运用.
作者:夏桂志;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伴有疼痛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pain measurement,MOSPM)评定患者抑郁症和疼痛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6周,观察组HAMD评分分别为(18.4±2.0)、(15.5±2.8)、(7.3±2.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2.2)、(17.5±3.1)、(12.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4、6周,观察组MOSPM评分分别为(36.8±12.6)、(30.6±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13.2)、(38.8±1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度洛西汀治疗.
作者:赵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PR间期、QRS波时限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PR间期分别为(910.31±102.31)次、(0.070±0.005)、(0.153±0.002)s,均优于参照组的(1 106.13±154.26)次、(0.088±0.007)、(0.142±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洪庆;贾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心可舒联合治疗双心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基础.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心脏病伴轻中度焦虑抑郁疾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心可舒)40例、B组(常规治疗+抗焦虑抑郁)37例、C组(常规治疗+安慰剂)39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HR、LVEF、hs-CRP的检验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情况.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总有效率为89.2%,两组均优于C组的总有效率(69.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B组抑郁、焦虑评分下降明显,A组及B组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C组[(50.46±5.18)、(48.38±4.61)、(56.67±6.28)、(48.63±6.07)、(47.24±4.37)、(55.96±3.26)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可舒联合治疗双心疾病,效果好,耐受性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临床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12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尿酸水平,评价三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A组12例、B组17例、C组18例、D组11例,比较四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二醛与尿酸水平分别为(17.0±2.5)、(5.1±0.4)、(12.5±2.5)、(4.3±0.8)、(300.1±19.2)μmol/L,与对照组的(11.5±2.5)、(2.8±0.2)、(8.0±1.6)、(6.5±1.3)、(335.5±25.0)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D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分别为(15.85±2.70)、(13.27±2.17)、(11.80±2.35)、(9.70±1.80)、(6.30±1.22)、(5.55±1.17)、(4.50±1.20)、(3.95±1.04)、(9.60±2.20)、(7.80±2.30)、(7.28±1.80)、(5.52±1.25)、(275.66±25.66)、(333.20±24.30)、(364.80±25.60)、(422.12±25.32)μmol/L,四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测可初步评估病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可早期确诊患者疾病情况,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预后,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王贤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入院后即给予鼻导管间断吸氧,给予呋塞米5~20 mg/次,3次/d;多巴胺3~5 μ g/(kg· min);前列地尔2~5 ng/(kg·min);对症治疗心力衰竭(心衰)、肺炎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两组均治疗15 d后进行手术.记录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手术时间、住ICU时间.两组分别于入院、治疗15 d、术后10d用心导管测定动脉压、体循环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主动脉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桡动脉血氧饱和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15 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动脉压、体循环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主动脉压分别为(53.09±10.37)、(80.31±4.08)mm Hg(1 mm Hg=0.133 kPa)、(925.3±120.3)、(1 431.3±337.7)dyn ·s/cm5、(0.68 ±0.17)、(57.03±8.93)、(77.46±5.52)mm Hg、(944.28±228.9)、(1 350.6±270.4)dyn·s/cm5、(0.70±0.25),均较入院时的(63.54±7.09)、(82.50±4.06)mm Hg、(1 053.1±166.3)、(1 493.4±300.7)dyn· s/cm5、(0.76±0.19)、(60.97±5.90)、(80.73±4.01)mm Hg、(1 046.6±203.1)、(1 479.6±304.6)dyn·s/cm5、(0.73±0.21)降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为(0.96±0.03),较人院时的(0.90±0.0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0 d,观察组与对照组动脉压、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压/主动脉压分别为(48.75±8.32)mmHg、(735.6±104.8)dyn·s/cm5、(0.64±0.20)、(51.95±6.68)mm Hg、(770.5±148.8)dyn·s/cm5、(0.64±0.20),均较入院时降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为(0.97±0.02),较人院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5d时,观察组动脉压、肺循环阻力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作者:冯迎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讨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共计31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经过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术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经术后病理证实,31例患者胃肠道外间质瘤共计32处(1例患者存在两处病灶),9处位于盆腔、6处位于左肾上腺区、8例位于腹膜后、9例位于腹腔,MRI检查病灶检出31处,检出率为96.88%,7处位于盆腔、5处位于左肾上腺区、9例位于腹膜后、10例位于腹腔,30处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比例为93.75%,1处诊断为恶性肿瘤,无误诊病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共检出29处病灶,检出率为90.63%,9处位于盆腔、6处位于左肾上腺区、6处位于腹膜后、9处位于腹腔,25处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4处仅诊出为恶性肿瘤,3处误诊,误诊率为9.34%,MRI检出率高于CT.结论 MRI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筛查出胃肠道外间质瘤,CT检查在肿瘤定位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庄玉慧;高克勇;宋敏;付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