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丽
目的 观察膏方治疗中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对照组)和独活寄生膏组(治疗组),于第1、3、6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WOMAC评分及不良反应和救援药物使用量.结果 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在治疗第1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第3、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在治疗第1、3、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在治疗第1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3、6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OMAC僵硬评分、关节活动评分在治疗第1、3、6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WOMAC僵硬评分、关节活动评分在治疗第1个月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第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次数及使用止痛救援药物的数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独活寄生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与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相似疗效,是可行的方案.
作者:杨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肿瘤本身作为一种心理应激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痛苦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肿瘤的发生率、死亡率越来越高,除了对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还应注重对此类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尽量缓解甚至消除其负面情绪,大限度的减轻情绪对所患疾病的影响,改善健康状态,减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艳;杨小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4例(84眼)葡萄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42眼);2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2.86%(39/42)、4.76%(2/4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19%(32/42)、26.19%(11/42),2组相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37;P<0.05).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云潇;马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用改良四逆汤敷贴神阙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观察.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加黄芪研粉外敷神阙穴,1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结构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形态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改良四逆汤敷贴神阙穴不仅仅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有效干预心室重塑.
作者:刘远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IgE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缓解期哮喘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症状、IgE阳性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反复发热(12.77%)、咳喘(21.28%)、下呼吸道感染(8.51%)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E阳性率(65.96%)低于对照组(9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FN-γ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L-9、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血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缓解期哮喘可有效降低患儿的IgE阳性率和病情发作次数,且可改善其机体炎症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魏新生;苏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由临床验案总结引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心得,即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方法,灵活选用艾灸、放血疗法.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法拓宽了传统的针灸诊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异常经络辨证选穴,并使针刺腧穴产生缓慢针感.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达到取穴少,疗程短,效果佳,患者易于接受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重视.
作者:何青荣;齐惠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探讨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 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法方药方面论述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及中医调理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并举病案佐证.结果 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独到,疗效颇佳.结论 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雪;夏中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此次临床研究,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2组,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温针灸疗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疗法,分析比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评分也明显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取得显著疗效,降低患者VAS评分和疼痛评分,与常规针灸治疗相比疗效显著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标准,便于控制该制剂质量.方法 制剂中的君药连翘、当归,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制剂中的连翘苷、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连翘、当归的薄层色谱中,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时,连翘苷进样量在0.0718~1.07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RSD=0.22%);绿原酸进样量在0.0527~0.79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RSD=0.2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应用于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陈健明;黄启媚;许智;黄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中药治疗干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优良率、VAS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于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而言,将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中药联合,应用于其临床治疗干预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疼痛感受,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志相;刘盛飞;吴秋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将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运用于早期急性乳腺炎,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医中药结合西医抗生素,外用金黄散结合微波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愈84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治疗方法在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石珂;吴良洪;蒋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葛柳定眩汤治疗颈源性高血压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颈源性高血压伴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他司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葛柳定眩汤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葛柳定眩汤应用于颈源性高血压伴眩晕患者治疗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永生;王勤俭;张睿昕;姜幸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拟养阴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自拟养阴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使用自拟养阴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2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取自拟养阴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荣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不寐证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不寐证患者分为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组与复方枣仁胶囊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8.7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以改善睡眠效率,但治疗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均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柴胡桂枝五味汤在主要睡眠指标及烦躁、易怒、多梦等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复方枣仁胶囊,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不寐证患者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复方枣仁胶囊.
作者:冯小红;张红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可逆的重要阶段.通过调理中医体质而降低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手段之一.总结已报道的糖尿病前期与体质关系的相关论文,发现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三种偏颇体质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具有较大相关性.因此,通过调理体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状况,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本文旨在为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促进中医在糖尿病前期治疗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玉修;孙建楠;黄慧;张敏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用西医,观察组为中西医结合,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中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八珍汤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TN)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TN患者分为八珍汤+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研究组96例)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对照组96例).于术前(T1)、术后2 d(T2)、术后3 d(T3)时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CD3+)水平,于T1及术后14 d(T4)时观察TN症状(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改善情况,于T4时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痰证、血瘀证、气虚证)差异.结果T2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T3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大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4时,2组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痰证、血瘀证、气虚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予以八珍汤可显著改善TN患者免疫功能、相应症状和中医证候,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利.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及溃疡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且P<0.05,2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2组Hp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运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不会降低Hp根除率同时可加快溃疡缓解进程,促进患者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振辉;宋日辉;莫旺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各自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结果经χ2检验P>0.05,说明2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达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经χ2检验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武思娟;武思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针灸治疗)及研究组(49例,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血流状态等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96%(48/49),对照组为87.76%(43/49)(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头痛、颈肩痛、眩晕症状及总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两个指标都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A、RVA、BA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流状态指标都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LVA、RVA、BA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状态,操作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文杰;王涛;李阳;孙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