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痰逐瘀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徐艳秋

关键词:风温肺热, 咳嗽, 化痰逐瘀汤, 老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逐瘀汤,2组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降钙素原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等指标的变化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用化痰逐瘀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针灸治疗)及研究组(49例,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血流状态等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96%(48/49),对照组为87.76%(43/49)(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头痛、颈肩痛、眩晕症状及总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两个指标都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A、RVA、BA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流状态指标都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LVA、RVA、BA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状态,操作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文杰;王涛;李阳;孙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用西医,观察组为中西医结合,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中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gA肾病患者的分期辨证施护

    合理的护理方案,对IgA肾病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理论,将IgA肾病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施护,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急性发作期辨为风热侵袭型、心火亢盛、下焦湿热等三种证型;慢性持续期辨为肾虚火旺、气血两虚、肾气不固、瘀血阻络等四种证型,分别进行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和优势,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病程,促进了康复,使护理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延和丰富,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郭新玲;崔保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情绪因素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情绪因素和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2例,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等.结果 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能够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素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糖尿病前期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可逆的重要阶段.通过调理中医体质而降低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手段之一.总结已报道的糖尿病前期与体质关系的相关论文,发现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三种偏颇体质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具有较大相关性.因此,通过调理体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状况,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本文旨在为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促进中医在糖尿病前期治疗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玉修;孙建楠;黄慧;张敏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络诊察选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

    由临床验案总结引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心得,即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方法,灵活选用艾灸、放血疗法.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法拓宽了传统的针灸诊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异常经络辨证选穴,并使针刺腧穴产生缓慢针感.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达到取穴少,疗程短,效果佳,患者易于接受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重视.

    作者:何青荣;齐惠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味葛花解酲汤辅助治疗重症酒精中毒50例

    目的 探讨加味葛花解酲汤联合纳洛酮对重症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实施临床研究,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常规给予纳洛酮促醒及补液、促排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联合应用加味葛花解酲汤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TnI、BNP、CK-MB、AST、SCr、CysC、NSE、S100B蛋白等脏器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CRP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脏器功能损伤、气管插管、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葛花解酲汤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可对其脏器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下调患者的体内炎性反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梁富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2%(40/43)、4.65%(2/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42%(32/43)、23.26%(10/43),2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安全性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翟金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在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究在临床中对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中医护理的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56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分别为西医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每组28例,西医护理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措施,联合护理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经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的使用情况、住院情况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联合护理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西医护理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创口疼痛、出血、急性胆管梗阻)及止痛药使用率均优于西医护理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优于西医护理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患者在其腹腔镜术后对其行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止痛药的使用情况,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临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欣;赵子明;王乐;朱敏秋;张平平;金鹏;田微;王世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此次临床研究,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2组,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温针灸疗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疗法,分析比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评分也明显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取得显著疗效,降低患者VAS评分和疼痛评分,与常规针灸治疗相比疗效显著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特色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分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加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2014年和2015年开展了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笔者经过两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学习,参观了各地的GAP基地、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各地中医院的中药房等,了解了中药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实际情况,拓宽了思路和视野,夯实了专业基础,基本掌握了各地的中药特色技术,在中药鉴定、炮制、栽培、资源保护、传统工艺及中医药文化方面有了一些见解,有助于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作者:周小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及溃疡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且P<0.05,2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2组Hp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运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不会降低Hp根除率同时可加快溃疡缓解进程,促进患者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振辉;宋日辉;莫旺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难治性心衰患者65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运用益气强心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以及胸闷、喘促、水肿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患者胸闷、喘促、水肿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常规抗心衰药物、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组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症状明显好转,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黄卫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锦州市传染病医院结核内五科就诊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肺结核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健脾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优化结核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子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方法 在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择82例进行研究分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各41例,观察2组疗效及康复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单纯性肠梗阻治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不适感,并加快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影响中药饮片调剂质量因素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 通过对中药饮片的处方分析,提高饮片调剂质量.方法 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为指导,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讨论选取的187张处方资料.结果 影响调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医师处方不合格53张(28.34%);药师调配错误124张(66.31%);饮片质量问题10张(5.35%).结论 采取保证药品质量、加强人员管理、完善药品调配规程等措施,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更好地发挥中药饮片防病治病的作用.

    作者:孙凤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逐瘀生骨汤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逐瘀生骨汤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在髋关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15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患者术后增加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以及炎症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7.1±1.6)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93.1±1.8)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5、IL-6、IGF-1、TGF-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建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5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规范化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口服中药及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轻度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重度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中药联合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可以明显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丹峰;杜锦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马云枝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验案1则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 是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1] ,好发于20 ~ 40 岁的青壮年,主要临床特点为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和空间多发性[2] ,目前西医治疗多发性硬化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3]. 因本病复发率较高,故中西结合治疗对降低本病复发率效果颇佳. 本文旨在通过对本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从发病经过到治疗效果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得出马云枝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供同道学习.

    作者:刘晓楠;王冰;钱前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