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魏丹峰;杜锦芳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消化道肿瘤化疗, 消化道反应,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5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规范化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口服中药及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轻度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重度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中药联合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可以明显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八珍汤联合ET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八珍汤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TN)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TN患者分为八珍汤+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研究组96例)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对照组96例).于术前(T1)、术后2 d(T2)、术后3 d(T3)时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CD3+)水平,于T1及术后14 d(T4)时观察TN症状(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改善情况,于T4时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痰证、血瘀证、气虚证)差异.结果T2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T3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大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4时,2组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痰证、血瘀证、气虚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予以八珍汤可显著改善TN患者免疫功能、相应症状和中医证候,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利.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口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辨证治疗,肾阳虚者给予右归胶囊1.8 g,口服,3次/d,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6 g,口服,2次/d.3个月后根据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IEF-5(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5)和NIH-CPSI(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九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内分泌康复科就诊的50例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25例,使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指标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尹慧丝;李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使用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吕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及溃疡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且P<0.05,2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2组Hp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运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不会降低Hp根除率同时可加快溃疡缓解进程,促进患者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振辉;宋日辉;莫旺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络腧穴与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针灸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针灸如何通过经络与穴位将信号传导至病变部位依旧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经络腧穴为切入点探讨总结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对局部的物理刺激,涉及肌肉、筋膜、神经、肥大细胞、钙离子、P物质、5-羟色胺、组胺、ATP等之间的关系,随后转化为生物信号,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改变.

    作者:李姝婧;李玉婕;高树中;马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将2012—2016年我院饮片以及中药配方颗粒以及处方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回访调查.结果 2012年—2016年饮片购进额以及处方数基本平稳,颗粒购进额占购进总额比例逐年增加.2012—2016年我院中药房内,肾气不足症药方使用占比较大.结论 中药房内中药配方颗粒相比于传统中药饮片,使用量逐渐增加.

    作者:初洁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糖网病玻璃体积血82例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在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82例(92眼)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玻璃体积血及血浆黏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且患者治疗后视力、玻璃体积血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血浆黏度平均为(1.82±0.16),治疗后为平均为(1.64±0.1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具有益气行血、养阴清热功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及玻璃体积血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目的 通过对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探讨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 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法方药方面论述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及中医调理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并举病案佐证.结果 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独到,疗效颇佳.结论 夏中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雪;夏中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联合手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中药治疗干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优良率、VAS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于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而言,将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中药联合,应用于其临床治疗干预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疼痛感受,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志相;刘盛飞;吴秋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7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实验对比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于临床施护;观察组(3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于临床施护;终就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脂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9.82±1.65)d显著低于对照组(16.23±2.13)d(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 临床合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完成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于住院时间缩短、改善血脂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为冠心病患者整体医护效果的提高做出充分保证.

    作者:郝变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十字颈部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椎动脉型颈椎病十字颈部针法与口服氟桂利嗪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十字颈部针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氟桂利嗪法,治疗4周.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均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及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十字颈部针法组的疗效优于口服氟桂利嗪组(P<0.05).结论 十字颈部针法疗效优于口服氟桂利嗪法.

    作者:王丹;金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各自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结果经χ2检验P>0.05,说明2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达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经χ2检验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武思娟;武思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4例(84眼)葡萄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42眼);2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2.86%(39/42)、4.76%(2/4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19%(32/42)、26.19%(11/42),2组相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37;P<0.05).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云潇;马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对颈源性眩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诊治的12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理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和推拿整脊.观察2组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TCD)评估治疗前后颈部动脉血流速度[左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右基底动脉(RVA)].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②治疗2周后,2组颈部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增幅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能改善颈源性患者颈动脉血液循环,治疗效果佳.

    作者:丁东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针灸治疗)及研究组(49例,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血流状态等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96%(48/49),对照组为87.76%(43/49)(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头痛、颈肩痛、眩晕症状及总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两个指标都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A、RVA、BA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流状态指标都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LVA、RVA、BA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状态,操作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文杰;王涛;李阳;孙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脐针联合脐火疗法治疗阴黄(寒湿阻遏型)32例

    目的 观察中医学针灸-脐针联合中医外治-脐火疗法治疗阴黄(寒湿阻遏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保肝退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学针灸-脐针联合中医外治-脐火疗法治疗,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针联合脐火疗法治疗阴黄(寒湿阻遏型)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突出,值得推广学习和应用.

    作者:牛艳艳;田聪聪;张照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方法 在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择82例进行研究分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各41例,观察2组疗效及康复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单纯性肠梗阻治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不适感,并加快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108例

    目的 将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运用于早期急性乳腺炎,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医中药结合西医抗生素,外用金黄散结合微波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愈84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治疗方法在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石珂;吴良洪;蒋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则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胃部恢复情况、免疫力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90.0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免疫力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胃部各项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力,防止在治疗中出现不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云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