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变珍
目的 探讨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使用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吕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肿瘤本身作为一种心理应激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痛苦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肿瘤的发生率、死亡率越来越高,除了对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还应注重对此类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尽量缓解甚至消除其负面情绪,大限度的减轻情绪对所患疾病的影响,改善健康状态,减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艳;杨小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各自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结果经χ2检验P>0.05,说明2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达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经χ2检验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武思娟;武思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可逆的重要阶段.通过调理中医体质而降低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手段之一.总结已报道的糖尿病前期与体质关系的相关论文,发现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三种偏颇体质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具有较大相关性.因此,通过调理体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状况,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本文旨在为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促进中医在糖尿病前期治疗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玉修;孙建楠;黄慧;张敏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对颈源性眩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诊治的12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理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和推拿整脊.观察2组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TCD)评估治疗前后颈部动脉血流速度[左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右基底动脉(RVA)].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②治疗2周后,2组颈部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增幅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能改善颈源性患者颈动脉血液循环,治疗效果佳.
作者:丁东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逐瘀生骨汤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在髋关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15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患者术后增加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以及炎症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7.1±1.6)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93.1±1.8)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5、IL-6、IGF-1、TGF-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建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及溃疡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且P<0.05,2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2组Hp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运用乌贝芨甘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不会降低Hp根除率同时可加快溃疡缓解进程,促进患者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振辉;宋日辉;莫旺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椎动脉型颈椎病十字颈部针法与口服氟桂利嗪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十字颈部针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氟桂利嗪法,治疗4周.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均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及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十字颈部针法组的疗效优于口服氟桂利嗪组(P<0.05).结论 十字颈部针法疗效优于口服氟桂利嗪法.
作者:王丹;金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4例(84眼)葡萄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42眼);2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2.86%(39/42)、4.76%(2/4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19%(32/42)、26.19%(11/42),2组相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37;P<0.05).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云潇;马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由临床验案总结引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心得,即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方法,灵活选用艾灸、放血疗法.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法拓宽了传统的针灸诊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异常经络辨证选穴,并使针刺腧穴产生缓慢针感.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达到取穴少,疗程短,效果佳,患者易于接受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重视.
作者:何青荣;齐惠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则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胃部恢复情况、免疫力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90.0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免疫力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胃部各项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力,防止在治疗中出现不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云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用改良四逆汤敷贴神阙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观察.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加黄芪研粉外敷神阙穴,1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结构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形态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改良四逆汤敷贴神阙穴不仅仅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有效干预心室重塑.
作者:刘远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中药饮片的处方分析,提高饮片调剂质量.方法 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为指导,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讨论选取的187张处方资料.结果 影响调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医师处方不合格53张(28.34%);药师调配错误124张(66.31%);饮片质量问题10张(5.35%).结论 采取保证药品质量、加强人员管理、完善药品调配规程等措施,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更好地发挥中药饮片防病治病的作用.
作者:孙凤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IgE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缓解期哮喘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症状、IgE阳性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反复发热(12.77%)、咳喘(21.28%)、下呼吸道感染(8.51%)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E阳性率(65.96%)低于对照组(9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FN-γ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L-9、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血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缓解期哮喘可有效降低患儿的IgE阳性率和病情发作次数,且可改善其机体炎症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魏新生;苏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四黄散外敷+中医手法复位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中医手法复位,研究组采取中医手法复位+四黄散外敷.随访6个月,统计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PRWE)分值、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RWE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P<0.05).结论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联合四黄散外敷+中医手法复位,利于减少骨折愈合用时,且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酒涛;李彦周;程伟;冯德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合理的护理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理论,将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施护,分为皮疹发生期、皮疹消退期和恢复期,皮疹发生期辨证分为热伤血络证和阴虚火旺证;皮疹消退期辨证分为瘀血阻络证;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亏证和肾气不固证.分别进行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病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王瑞敏;王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临床中对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中医护理的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56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分别为西医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每组28例,西医护理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措施,联合护理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经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的使用情况、住院情况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联合护理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西医护理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创口疼痛、出血、急性胆管梗阻)及止痛药使用率均优于西医护理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优于西医护理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患者在其腹腔镜术后对其行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止痛药的使用情况,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临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欣;赵子明;王乐;朱敏秋;张平平;金鹏;田微;王世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情绪因素和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2例,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等.结果 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能够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素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针灸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针灸如何通过经络与穴位将信号传导至病变部位依旧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经络腧穴为切入点探讨总结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对局部的物理刺激,涉及肌肉、筋膜、神经、肥大细胞、钙离子、P物质、5-羟色胺、组胺、ATP等之间的关系,随后转化为生物信号,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改变.
作者:李姝婧;李玉婕;高树中;马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用西医,观察组为中西医结合,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中良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