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络腧穴与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姝婧;李玉婕;高树中;马玉侠

关键词:针灸信号传导, 经络, 腧穴
摘要:针灸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针灸如何通过经络与穴位将信号传导至病变部位依旧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经络腧穴为切入点探讨总结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对局部的物理刺激,涉及肌肉、筋膜、神经、肥大细胞、钙离子、P物质、5-羟色胺、组胺、ATP等之间的关系,随后转化为生物信号,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改变.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分期辨证施护

    合理的护理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理论,将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施护,分为皮疹发生期、皮疹消退期和恢复期,皮疹发生期辨证分为热伤血络证和阴虚火旺证;皮疹消退期辨证分为瘀血阻络证;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亏证和肾气不固证.分别进行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病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王瑞敏;王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影响中药饮片调剂质量因素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 通过对中药饮片的处方分析,提高饮片调剂质量.方法 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为指导,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讨论选取的187张处方资料.结果 影响调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医师处方不合格53张(28.34%);药师调配错误124张(66.31%);饮片质量问题10张(5.35%).结论 采取保证药品质量、加强人员管理、完善药品调配规程等措施,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更好地发挥中药饮片防病治病的作用.

    作者:孙凤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用西医,观察组为中西医结合,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中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八珍汤联合ET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八珍汤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TN)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TN患者分为八珍汤+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研究组96例)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对照组96例).于术前(T1)、术后2 d(T2)、术后3 d(T3)时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CD3+)水平,于T1及术后14 d(T4)时观察TN症状(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改善情况,于T4时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痰证、血瘀证、气虚证)差异.结果T2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T3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大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4时,2组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痰证、血瘀证、气虚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予以八珍汤可显著改善TN患者免疫功能、相应症状和中医证候,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利.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脐针联合脐火疗法治疗阴黄(寒湿阻遏型)32例

    目的 观察中医学针灸-脐针联合中医外治-脐火疗法治疗阴黄(寒湿阻遏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保肝退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学针灸-脐针联合中医外治-脐火疗法治疗,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针联合脐火疗法治疗阴黄(寒湿阻遏型)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突出,值得推广学习和应用.

    作者:牛艳艳;田聪聪;张照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对颈源性眩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诊治的12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理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和推拿整脊.观察2组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TCD)评估治疗前后颈部动脉血流速度[左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右基底动脉(RVA)].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②治疗2周后,2组颈部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增幅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能改善颈源性患者颈动脉血液循环,治疗效果佳.

    作者:丁东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逐瘀生骨汤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逐瘀生骨汤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在髋关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15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患者术后增加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以及炎症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7.1±1.6)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93.1±1.8)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5、IL-6、IGF-1、TGF-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建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葛柳定眩汤治疗颈源性高血压伴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葛柳定眩汤治疗颈源性高血压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颈源性高血压伴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他司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葛柳定眩汤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葛柳定眩汤应用于颈源性高血压伴眩晕患者治疗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永生;王勤俭;张睿昕;姜幸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难治性心衰患者65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运用益气强心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以及胸闷、喘促、水肿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患者胸闷、喘促、水肿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糖网病玻璃体积血82例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在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82例(92眼)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玻璃体积血及血浆黏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且患者治疗后视力、玻璃体积血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血浆黏度平均为(1.82±0.16),治疗后为平均为(1.64±0.1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具有益气行血、养阴清热功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及玻璃体积血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脑梗死急性期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改善及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皓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各自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结果经χ2检验P>0.05,说明2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达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经χ2检验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武思娟;武思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肠痈消炎合剂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目的 建立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标准,便于控制该制剂质量.方法 制剂中的君药连翘、当归,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制剂中的连翘苷、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连翘、当归的薄层色谱中,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时,连翘苷进样量在0.0718~1.07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RSD=0.22%);绿原酸进样量在0.0527~0.79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RSD=0.2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应用于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陈健明;黄启媚;许智;黄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34例

    目的 探讨四黄散外敷+中医手法复位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中医手法复位,研究组采取中医手法复位+四黄散外敷.随访6个月,统计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PRWE)分值、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RWE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P<0.05).结论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联合四黄散外敷+中医手法复位,利于减少骨折愈合用时,且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酒涛;李彦周;程伟;冯德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则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胃部恢复情况、免疫力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90.0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免疫力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胃部各项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力,防止在治疗中出现不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云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锦州市传染病医院结核内五科就诊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肺结核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健脾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优化结核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子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肿瘤患者的情绪特点和情绪管理

    肿瘤本身作为一种心理应激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痛苦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肿瘤的发生率、死亡率越来越高,除了对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还应注重对此类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尽量缓解甚至消除其负面情绪,大限度的减轻情绪对所患疾病的影响,改善健康状态,减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艳;杨小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膏方治疗中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膏方治疗中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对照组)和独活寄生膏组(治疗组),于第1、3、6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WOMAC评分及不良反应和救援药物使用量.结果 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在治疗第1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第3、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在治疗第1、3、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在治疗第1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3、6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OMAC僵硬评分、关节活动评分在治疗第1、3、6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WOMAC僵硬评分、关节活动评分在治疗第1个月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第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次数及使用止痛救援药物的数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独活寄生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与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相似疗效,是可行的方案.

    作者:杨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论成果导向教育对《温病学》教学的启示

    成果导向教育(OBE)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育教学的导向,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温病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经典、临床、师承三个层面,将OBE理念引入中医学专业教育,重新定位学校、教师、学生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层面:强化顶峰设计,顶峰成果应时而变、课程体系适时调整;教师方面:优化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灵活变化,教学方法创新求实,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学生方面:深化团队学习,融自学授课、经典研究、案例探讨于一体,加强对学生经典理论研究、临床思维建立、医家学术传承等方面的引导.

    作者:朱为坤;高展翔;鲁玉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络腧穴与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针灸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针灸如何通过经络与穴位将信号传导至病变部位依旧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经络腧穴为切入点探讨总结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对局部的物理刺激,涉及肌肉、筋膜、神经、肥大细胞、钙离子、P物质、5-羟色胺、组胺、ATP等之间的关系,随后转化为生物信号,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改变.

    作者:李姝婧;李玉婕;高树中;马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