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刘皓月

关键词:中风, 补阳还五汤, 急性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脑梗死急性期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改善及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祛瘀明目方剂联合药穴位贴敷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祛瘀明目方剂联合药穴位贴敷在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选择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5例,采用祛瘀明目方剂联合药穴位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疗效比较(χ2=9.915,P=0.00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在黄斑水肿程度(t=4.283,P=0.009)、 微血管病变程度(t=5.672,P=0.004)、视网膜总循环时间(t=-6.022,P=0.002)、视力(t=3.791,P=0.01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的比较(t=5.674、4.493、5.932、4.039、P=0.004、0.008、0.000、0.01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的比较(t=-7.938、-6.548、-8.948、-6.003、P=0.000、0.008、0.000、0.001),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祛瘀明目方剂联合药穴位帖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发挥中药益气养阴、通血明目作用,终改善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明;郑继伟;马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5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规范化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口服中药及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轻度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重度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中药联合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可以明显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丹峰;杜锦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不寐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不寐证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不寐证患者分为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组与复方枣仁胶囊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8.7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以改善睡眠效率,但治疗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均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柴胡桂枝五味汤在主要睡眠指标及烦躁、易怒、多梦等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复方枣仁胶囊,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不寐证患者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复方枣仁胶囊.

    作者:冯小红;张红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7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实验对比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于临床施护;观察组(3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于临床施护;终就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脂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9.82±1.65)d显著低于对照组(16.23±2.13)d(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 临床合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完成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于住院时间缩短、改善血脂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为冠心病患者整体医护效果的提高做出充分保证.

    作者:郝变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八珍汤联合ET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八珍汤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TN)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TN患者分为八珍汤+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研究组96例)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对照组96例).于术前(T1)、术后2 d(T2)、术后3 d(T3)时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CD3+)水平,于T1及术后14 d(T4)时观察TN症状(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改善情况,于T4时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痰证、血瘀证、气虚证)差异.结果T2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T3时,研究组CD4+、CD4+/CD8+、CD3+水平大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4时,2组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呼吸不畅、烦躁易怒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痰证、血瘀证、气虚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予以八珍汤可显著改善TN患者免疫功能、相应症状和中医证候,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利.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糖网病玻璃体积血82例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在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82例(92眼)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玻璃体积血及血浆黏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且患者治疗后视力、玻璃体积血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血浆黏度平均为(1.82±0.16),治疗后为平均为(1.64±0.1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网病玻璃体积血患者具有益气行血、养阴清热功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及玻璃体积血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络腧穴与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针灸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针灸如何通过经络与穴位将信号传导至病变部位依旧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经络腧穴为切入点探讨总结针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对局部的物理刺激,涉及肌肉、筋膜、神经、肥大细胞、钙离子、P物质、5-羟色胺、组胺、ATP等之间的关系,随后转化为生物信号,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改变.

    作者:李姝婧;李玉婕;高树中;马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锦州市传染病医院结核内五科就诊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肺结核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健脾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健脾疗法对肺结核化疗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优化结核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子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马云枝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验案1则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 是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1] ,好发于20 ~ 40 岁的青壮年,主要临床特点为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和空间多发性[2] ,目前西医治疗多发性硬化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3]. 因本病复发率较高,故中西结合治疗对降低本病复发率效果颇佳. 本文旨在通过对本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从发病经过到治疗效果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得出马云枝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供同道学习.

    作者:刘晓楠;王冰;钱前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此次临床研究,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2组,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温针灸疗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疗法,分析比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评分也明显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取得显著疗效,降低患者VAS评分和疼痛评分,与常规针灸治疗相比疗效显著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逐瘀生骨汤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逐瘀生骨汤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在髋关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15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患者术后增加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以及炎症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7.1±1.6)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93.1±1.8)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5、IL-6、IGF-1、TGF-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逐瘀生骨汤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建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2%(40/43)、4.65%(2/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42%(32/43)、23.26%(10/43),2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安全性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翟金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用西医,观察组为中西医结合,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中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IgE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缓解期哮喘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症状、IgE阳性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反复发热(12.77%)、咳喘(21.28%)、下呼吸道感染(8.51%)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E阳性率(65.96%)低于对照组(9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FN-γ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L-9、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血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缓解期哮喘可有效降低患儿的IgE阳性率和病情发作次数,且可改善其机体炎症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魏新生;苏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分期辨证施护

    合理的护理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理论,将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施护,分为皮疹发生期、皮疹消退期和恢复期,皮疹发生期辨证分为热伤血络证和阴虚火旺证;皮疹消退期辨证分为瘀血阻络证;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亏证和肾气不固证.分别进行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病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王瑞敏;王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方法 在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择82例进行研究分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各41例,观察2组疗效及康复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单纯性肠梗阻治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不适感,并加快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则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胃部恢复情况、免疫力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90.0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免疫力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胃部各项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力,防止在治疗中出现不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云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4例(84眼)葡萄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42眼);2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2.86%(39/42)、4.76%(2/4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19%(32/42)、26.19%(11/42),2组相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37;P<0.05).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云潇;马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难治性心衰患者65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运用益气强心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以及胸闷、喘促、水肿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患者胸闷、喘促、水肿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强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108例

    目的 将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运用于早期急性乳腺炎,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医中药结合西医抗生素,外用金黄散结合微波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愈84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治疗方法在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石珂;吴良洪;蒋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