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玉荣;朱士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型医疗服务业布局.非营利性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从长远和全局利益出发,制定战略,开展营销管理,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作者:章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所谓过度医疗,是指由于医生给予患者的医疗超过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而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与经济上浪费的医疗行为.有资料显示过度医疗是全球性问题,70%以上的临床患者曾经过度医疗.
作者:李晓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联勤部队卫勤保障模式的研究,探讨建立一种更加机动灵活的保障体制,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和军事效能,为未来军事斗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张明祥;马守江;隋友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995年初,本院开始实行疗养与治疗结合,经过10年的实践与探索,在疗养与治疗的有机结合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军事效益与社会效益[1].
作者:贺家云;李丙军;郑章清;路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医院资源经营的特点1.1产品的特殊性 同大多数企业不一样,医院资源经营,其终没有实体形式的产品,而是一个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服务过程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增加了这一产品实现的难度,因此,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对于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比别的产品质量监控要求要高得多.
作者:陆华;李景波;郭继卫;徐迪雄;易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病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病案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作者:李海瑛;李亚东;周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构建军队医院临床学科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模型,为改进临床学科质量控制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军队医院临床学科质量控制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估模型.结果:某战区所属各医院和临床部临床学科质量控制模式科学性好,可操作性强,质控效能高.结论:指标体系内容完善,制定合理,实用性强.
作者:于金昌;张鹭鹭;孙金海;孙景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单病种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找出影响单病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分析.结果:在筛选出的前5种疾病住院费中,除冠心病外,其余疾病的住院费用药品费所占比重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而费用增加.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也是影响人均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结论:在控制药品费用的同时,应注意减少无效住院日.
作者:严金燕;黄泽阳;姜文亭;严红艳;罗书练;贾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无序状态表现形式1.1无质量意识的管理状态1.1.1医疗质量意识不强 医院管理是围绕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但有的医院,对在全院、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全体人员中,还没有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一些基本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标准等处于空白状态;有的虽有质控组织,但作用发挥不好,致使医疗质量中的诊断、治疗质量、医疗服务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作者:袁晔;于麦生;顾启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医院PACS系统建设对全院网络系统的传输速度、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常见医学图像的数据量及其在不同网络带宽下的传输时间研究,提出当前医院网络系统在网络带宽、网络拓扑设计、网络设备选型、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应当把握的原则,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罗奇伟;李彭军;郭文明;端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美容医疗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重视医疗安全工作,做好美容医疗纠纷的防范.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本文探讨美容医疗纠纷防范问题.
作者:谢式安;欧阳学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医院与社区密切协作,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密切与社区的联系,增强医院的生存能力.通过对1030名社区人员的调查发现,医院在保健知识宣教时,应注重结合当时的社会关注内容,提高人群参与的积极性和干预依从性.宣教方式在继承传统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加以改进.
作者:李维杰;扈长茂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主诊医师负责制较有效地解决了激励问题,但其推动绩效增长的实现机制部分在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而主诊医师负责制改革中的权利界定则是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专业化效果进行了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并引证了实施主诊改革的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骨科专业化生产经验,并对专业化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连斌;杨志平;邢茂迎;罗旭;许苹;吴金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医疗风险性对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及医生医疗行为改变的社会学成因.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法,社会调查法,及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结果:日益增高的医疗风险对医生的医疗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结论:医生医疗行为改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自卫性医疗,这在我国医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是政府、医疗机构、医生、医院管理者必须关注的社会问题.
作者:程红群;刘希华;陶建华;李贵堂;商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本院负责保障的体系部队多、干休所多,保障对象的职务高、高龄患者多,卫勤保障任务繁重.多年来,本院紧紧围绕为兵服务中心工作,不断完善医疗成本核算,逐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受到广大指战员的信赖和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为兵服务先进单位.
作者:陈忠良;商素丽;罗静;程微微;刘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卫生系统反应性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反应性作为评价卫生系统绩效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对反应性的概念、构成、测量工具及评价方法等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目前国内对于卫生系统反应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和讨论.
作者:汤明新;郭强;阎小妍;郭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无形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形资产起着增值作用,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根据无形资产的特征,医院应从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开发、运作和经营、转化与增值、拓展和创新、扩散和传播、保持与维护等环节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且加强人本管理是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关键.
作者:关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作者根据工作经验,系统分析了联合国维和待命医疗分队训练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论述了待命机制与任务、待命训练内容、待命训练组织、待命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对于统筹安排维和医疗分队的待命训练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易学明;朱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社会、经济以及医学的发展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卫生系统需要通过加强区域卫生规划、拓宽卫生筹资渠道、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方式深化卫生经济改革,提高自身运行绩效,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作者:鲍玉荣;朱士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任何行业信息化建设都源于实际需求的存在.美军战场卫勤信息化从初始建设到深化建设源于二场战争提出的需求--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越南战争和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纵观美军战场卫勤信息化建设30年历史过程发现,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本文尝试性对美军战场卫勤信息化建设历程作一粗浅分析,希冀从美军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两方面获点滴启示,其目的在于做好我军相关研究工作.
作者:季玉峰;刘松君;连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