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贾全章;罗贵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奥地利医疗保健工作有四个特点:一是有十分健全的医疗保障机制;二是医院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医院后勤保障十分现代化;四是卫生资讯工作非常扎实.这些特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二是医院在费用控制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三是卫生信息建设必须全面系统、注重实用;四是现代医院管理者必须学会关心员工.
作者:唐毅;岳增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派遣机动卫勤分队出国执行维和卫勤保障任务,对锻炼卫勤队伍,提高自我保障条件下医疗救治能力,取得海外部署军队卫勤保障经验十分重要.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医院抽组医疗分队所担负的维和卫勤保障任务,对医疗分队在维和任务区的组织指挥、输送与展开、联络与协调、医疗保障、应急准备、卫生防疫、后勤保障等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肖海;宋斌;宋凤兵;杨苓山;王万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建立,应用计算机技术全程管理病人信息的电子病历就成为可能[1-2].我院于2000年起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
作者:罗小楠;徐勇勇;李向东;张永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我院从1987年开始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大连市卫生局从1992年在市级医院启动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同时又启动二级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和一级医院的初级卫生特色项目建设.所有这些学科建设是根据不同级别的医院及其医院特色而决定的.目前我院正在建设的重点学科包括许多方面,各有特色,而对医院来说具针对性的就是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建设.
作者:周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材保障能力.方法: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SARS期间我军应急药材保障存在的问题.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和完善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材保障体系.结论: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材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建立,对提高我军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维护和提高部队整体应急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旭华;吴雁鸣;白宗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海军部队人员门诊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基本情况,为上级卫生决策部门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出决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本次调查共抽取海军的7个兵种,3 700名人员,有效问卷3 566份,有效率96.38%.采用通径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在11个影响两周就诊率的因素中,两周患病卧床率、供药满意率、平均就诊距离、初中以下人员比率四个因素的作用占99.00%(直接决定系数0.990),其中两周患病卧床率、供药满意率是影响两周就诊率的主要因素,总作用分别为0.992(直接决定系数0.682)和0.890(直接决定系数0.572).结论:训练伤防护健康教育率和供药满意率越高,有利于提高官兵门诊服务需求与利用的水平.
作者:刘晓荣;陈国良;张鹭鹭;马修强;顾仁萍;刘军;蒋兴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全国43所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1].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我校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抓手,对受训对象实施严格、正规训练,把好质量关,为专业学位的试行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李堂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加强药事管理,是确保基层医院医疗、保健、科研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护患者健康,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对新形势下军队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呈现的特点和面临问题作简要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提出基本对策.
作者:郝少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根据对主管层及各医疗机构的决策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结果,确定各机构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对整个医疗系统有效性的贡献大小.方法:系统考虑各医疗机构之间协调性及医疗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主从关系,运用DEA分层系统评价方法测算卫生人力总数、床位数、医疗设备总值、药品支出等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结果和结论:系统配置效率为有效的前提下,主管部门可根据各医疗机构对系统有效性的贡献大小有侧重地采取措施,提高医疗机构的配置效率.
作者:马玉琴;陈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学科是医院重要的内生性卫生资源,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合资源,其建设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医院管理的重点[1-5].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文献回顾法等,尝试对军队医院临床学科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深入探讨临床学科的成长规律奠定基础,为临床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孙金海;张鹭鹭;郭强;胡蓉;张志锋;马玉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科学预计不同规模医院船医生配置数量,研究提高医院船医生利用效率的组织指挥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医院船医生配置进行排队系统研究.结果:模拟出不同床位医院船医生配置数量,提出医生配置对医院船建造的理论指导意义.结论:排队论理论在医院船医生合理配置中的运用,提高了医生配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丰富了卫勤组织指挥理论.
作者:邹志康;吉保民;姜树强;刘巽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从2001年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运行与深化,全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医院效益明显提高,并基本偿清了显性债务,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医院医疗毛收入达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院级核算实现盈利596万元,较上年增长20%.
作者:李大同;刘立平;刘学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军队中小医院发展现状全军各级医院积极投身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按照目前的规模和水平,军队中小医院,指个别军区总院及大部分中心医院,一般在各地市处于较高水平,有3-5个在当地领先的学科,其设备总值和医疗毛收入一般在1-2亿元.随着大联勤的启动和军事斗争卫勤保障任务的需要,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能否抓住机遇,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开拓进取,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姜志高;董兆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美国2004财年国防报告报道:军队医疗保健系统的改革将从新的医疗保健管理合同开始,将现有资源有效利用,医疗保健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为军事行动提供联勤保障和维持军人对军队医疗保健系统的信任.美军的医疗保健服务于国防部所属的800万受益者(包括140万现役军人、87.6万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28.7万零散预备役、退伍军人及其家属).2004财年国防医疗项目预算开支156亿美元.
作者:李培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未来高技术海上作战将呈现许多特点,对药材消耗有重要影响,对药材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未来高技术海上作战药材保障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药材消耗量增大,药材消耗种类增加,药材消耗速度加快,药材运输、补给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药材保障体系,药材保障工作在联勤指挥部的指挥下统一进行,实施区域性和建制性相结合的药材保障;二是制定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海上作战相适应的药材储备标准,增大药材储备数量,加强沿海一线药材仓库建设,扩大仓库容量;三是应采取机动灵活的形式,确保药材补给通道的通畅.
作者:王福利;温世浩;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1世纪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医学科技的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依靠科研的创新.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科研成果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单位的技术水平,也是该单位医疗质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中心医院,近几年来科研工作稳步发展,有力推动了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张耀亭;鲁云敏;苏军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信息技术与临床工作结合日益紧密,医院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1].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的保持.医院作为365天24小时业务不中断的部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医院正常运行的重大隐患[2].
作者:张殿勇;王炯;夏宏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国有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资金压力,主要原因有:①国家投入减少;②自身增量资金缺乏;③区域资金存量有限;④医院利润空间降低.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国有医院在引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对策进行阐述,主要对策有:①加强政策理论研究;②项目充分论证;③事先建立科学的合作伙伴评估体系;④合理控制引资合作项目的规模;⑤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
作者:陆华;李景波;徐迪雄;任家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伤亡的比例更是逐年上升,而院前急救力量却严重不足.我院本着军警保协作、平战结合、平时为灾、战时为战的原则,于1999年8月1日创立了由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医院急救中心-保险公司共同组成的创伤急救联动体系,大限度地满足抢救伤员的需要,提高了应急救治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徐立群;陈水弟;楼小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