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地区医院阴性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情况及耐药率的分析

赵冬冬;左艳君;马攀红;刘闪闪;曹有慧;杨相珍

关键词:耐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药敏试验, PCR, 基因型检测
摘要:目的 了解保定、郑州、洛阳三地阴性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菌株的分离率和基因型,并了解常见菌株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2014年6-9月保定、郑州、洛阳三地医院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的阴性菌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统计各地收集到的阴性菌株数量,并鉴定各地产ESBLs菌株数量,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煮沸法提取产ESBLs耐药菌质粒DNA,采用PCR技术检测TEM基因型的菌株数量,并统计主要阴性菌株的耐药率.结果 保定、洛阳、郑州三地共收集阴性菌株163株,其中保定占25.2%,郑州占45.4%,洛阳占29.4%,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分别占为56.4%、38.1%,产ESBLs菌占27.0%,其中保定、洛阳、郑州产ESBLs阴性菌株的构成比依次为19.5%、20.8%和35.1%,TEM型占59.1%.对耐药情况监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甚至对亚胺培南无耐药性.结论 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日益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标本分离的产ESBLs菌株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是TEM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多系统相关理论”探讨慢性肺病患者情绪障碍的管理

    慢性肺病患者大多由于长期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慢性炎症、肺血管床破坏,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继而出现右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故许多慢性肺病患者会出现情绪障碍问题,因此本文对慢性肺病患者的情绪障碍、缓解或消除相关情绪障碍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相关文献回顾;在中医肺系统“多系统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缓解或消除相关情绪障碍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有助于慢性肺病患者管理其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臧国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11月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针对口干、眼干的相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1、3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干预3个月后的治疗信心、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50.0%,观察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6,P<0.05).对照组治疗信心坚定率为50.0%,观察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6,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观察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炎康复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微炎症状态”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微炎症状态”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P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治疗,3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及血清hs-CRP含量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hs-CRP分别为(3.75±0.26)、(3.14±0.28)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18±0.97)、(4.21±0.8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激素治疗PNS能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hs-CRP水平相关.

    作者:步建新;孙响波;于妮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老年人热衷广场舞的利弊与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有效延缓中老年人的体力、智能衰退,丰富空巢、独居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广场舞作为一种经济、方便、易学的休闲娱乐运动,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及广泛参与,但同时也暴露出中老年人的运动相关知识匮乏及体育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就广场舞的内涵、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社会体育资源等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安全防范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中老年人科学锻炼提供指导,减少或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王靓;戴付敏;赵慧楠;郭津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我国新生儿死亡率的预测分析

    目的 探讨我国新生儿死亡率的变化规律,为相关机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SPSS17.0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对1992-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进行分析,然后再预测2012-2014年的新生儿死亡率.结果 预测2012、2013、2014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7.0‰、6.3‰、5.7‰.结论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因此相关部门应深入剖析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采取积极可行的干预措施及策略;政府需要全面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使新生儿的死亡率降到低.

    作者:杜军芳;史昱天;李小爱;孙亦彩;陈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三丙烯微球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三丙烯微球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行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治疗的3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在6个月内行1~4次介入治疗,末次治疗4周后行多层螺旋CT (multiple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查.记录分析临床疗效及栓塞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共行介入治疗112次,完全缓解4例,占11.1%;部分缓解25例,占69.4%;稳定4例,占11.1%;进展3例,占8.3%.总有效率为80.6%(29/36),临床受益率为91.7%(33/36),9个月、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7%(33/36)、83.3%(30/36).患者术后24~72 h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出现顽固性呃逆1例,胸腔积液3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本组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作用,Ⅲ(Ⅳ)级白细胞减少9例,占25.0%;中性粒细胞下降6例,占16.7%;血小板下降3例,占8.3%,以上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未发生毒性相关死亡.结论 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方案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安全可靠,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开封市527例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调查

    目的 了解导致开封市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4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静脉血中IgM抗体,分析527例3岁以内婴幼儿所感染病原体种类.其中0~1岁组(婴儿组)共309例,1~3岁组(幼儿组)共218例,对两组感染类型、感染分布进行对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率为62.25%,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婴儿组MP、腺病毒(adeno 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B virus,INFB)和副流感病毒(1,2,3型)(parainfluenza virus,PIVS)感染率(66.99%、1 1.00%、7.77%、9.71%、5.18%)均显著低于幼儿组(50.91%、15.60%、13.30%、24.31%、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单一感染率和联合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P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而且幼儿期比婴儿期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更加复杂,幼儿期和婴儿期病原体联合感染率都超过50%.

    作者:张东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且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 0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后改口服强的松龙60 mg,1次/d,清晨服用,7d后逐渐减量(每周减10~20 mg),至5 mg时维持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NGF 30 μg/次,2次/d,疗程4周.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触觉、痛觉、运动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值分别为(4.7±2.1)、(5.6±2.2)、(12.5±2.7)分,观察组分别为(7.6±1.9)、(9.2±3.6)、(14.2±3.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9、4.674、2.106,均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0,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mNGF治疗急性脊髓炎,能减轻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某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站需求的因素,为卫生部门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2014年3-7月随机抽取某市实施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的5个乡镇,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调查对象面对面调查,变量间相关性采用等级相关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初始因子,方差大法进行正交旋转获取新的共性因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农村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总体利用率偏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硬件条件、居民健康状况、居民的素质和家庭条件、自付医疗费的数目、就诊的距离这五个方面是影响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的主要因素.结论 围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以主要影响因素为着力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率,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

    作者:李晓梅;赵辉;刘建波;冯增哲;刘桂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麝香保心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心力衰竭患者血BNP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伴慢性心衰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3~6丸/次,3次/d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血BNP、心脏彩超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A峰E峰流速比值(E/A)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分别为(308.9±30.4)pg/ml、(48.6±1.03)%、(1.13±0.17)、(405.9±40.1)m,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 107.0±25.6)pg/ml、(30.1±1.07)%、(0.59±0.10)、(303.1±35.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LVEF、E/A及6分钟步行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 102.5±30.5)pg/ml、(29.8±1.56)%、(0.69±0.11)、(305.9±40.5)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降低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衰患者的血BNP水平,进而改善心脏功能,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作者:俞静;张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1年,平均8个月.观察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55.38%,观察组为8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96,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观察组为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3,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固定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鑫;李文;王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胃癌的药物治疗

    我国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1 病因胃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以下因素与发病有关:1.1 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增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吸烟者的胃癌发病风险较不吸烟者高50%[1].

    作者:傅升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薯蓣丸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概述

    薯蓣丸是张仲景治疗“虚劳风气百疾”的经方,该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具有补气养血、疏风散邪等功效,被后世医家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更是治疗虚劳易外感发病者的扶正祛邪代表方,目前中医膏方临床工作者也多以该方为基础方制作薯蓣膏.本文通过对其药物组成、方义分析、组方特点、主治病证、药理研究、膏方制备和典型病例分析,总结其在膏滋药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作者:王秉隆;陈涛;张佩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BNP、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BNP、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A组,4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B组,43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C组,4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四组的BNP、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rcent predicted 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Pre)水平.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A组患者的MMEF%Pre水平为(76.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的BNP、PaO2、PaCO2、FEV1、MMEF%Pre水平分别为(283.7±8.1)ng/L、(58.3±6.2)、(63.3±5.3)mm Hg(1 mm Hg=0.133 kPa)、(0.4±0.2)L、(44.6±6.5)%,研究C组分别为(127.4±9.6)ng/L、(67.4±5.1)、(47.4±5.6)mm Hg、(0.4±0.1)L、(52.3±5.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1.4±6.7)ng/L、(94.2±5.3)、(39.5±3.4)mm Hg、(0.8±0.2)L、(92.3±8.4)%]及研究A组[(76.3±7.4)ng/L、(91.2±6.9)、(41.6±6.3)mm Hg、(0.8±0.1)L、(76.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B组的BNP、PaO2、PaCO2、MMEF%Pre水平均显著优于研究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浆BNP、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类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

    作者:史国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Rac 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Ras相关的C3肉毒底物1(ras-related C3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 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4月-2014年5月75例结直肠癌组织蜡块、58例结直肠腺瘤组织蜡块及46例正常结直肠组织蜡块,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Rac 1蛋白表达情况,了解Rac 1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7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ac 1蛋白染色阳性73例(97.3%),在58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Rac 1蛋白染色阳性19例(32.8%),46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Rac1蛋白染色阳性2例(4.3%).结直肠癌组织中Rac 1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及结直肠腺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c1蛋白阳性表达程度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Duke分期、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50、0.281、0.314,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癌灶原发部位、性别及瘤体大小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c 1蛋白在肠癌组织中表达高,结直肠腺瘤中表达低,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不表达.Rac 1蛋白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Duke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的部位及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

    作者:黎晓鹃;徐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丹参组33例、低分子肝素钙组32例和联合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丹参组加用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低分子肝素钙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联合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用法与用量、使用时间同丹参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对比三组血浆粘度变化、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妊娠结局、主要并发症、新生儿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丹参组血浆粘度、D-二聚体分别为(1.6±0.3)mPa·s、(1.8±0.4)mg/L,丹参组分别为(1.7±0.3)mPa·s、(1.9±0.5)mg/L,低分子肝素钙组分别为(1.2±0.2)mPa·s、(1.5±0.2)mg/L,联合组与丹参组、低分子肝素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参组、低分子肝素钙组、联合组延长孕周分别为(8.5±2.0)、(8.2±1.8)、(11.4±1.5)d,联合组与丹参组、低分子肝素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参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1.5%,低分子肝素钙组为53.1%,联合组为29.0%,联合组与丹参组、低分子肝素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参组胎龄、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1.0±1.3)周、(1.9±0.2)kg,低分子肝素钙组分别(31.3±1.5)周、(1.8±0.3)kg,联合组分别为(33.4±1.4)周、(2.1±0.3)kg,联合组与丹参组、低分子肝素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参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为57.6%,联合组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新生儿死亡发生率为30.3%,低分子肝素钙组为28.1%,联合组为9.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高凝状态,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增加新生儿成活率,改善妊娠结局,可作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董海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确诊后,立即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同时给予相同条件的健康宣教与护理.观察组给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群地平片1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依从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为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7,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1.5±7.2)分,对照组为(72.8±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6,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治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胸外科学实习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学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在2013年9月随机将本院胸外科2011年度120名实习生分为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组)与PBL教学模式组(实验组),教学结束后,对全部学员进行客观指标(指理论课考试成绩)和主观指标(指问卷调查内容)的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自我调节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医疗文书书写能力的提高率(86.67%、81.67%、91.67%、88.33%、78.33%、70.00%)与对照组(38.33%、30.00%、28.33%、21.67%、16.67%、33.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理论课的考试成绩为(84.98±9.78)分,对照组为(81.86±10.04)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可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开发其潜能,提高动手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可提高实习生教学质量和整体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黄志亮;高宇;侯殿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模拟题(六)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老年甲状腺结节人群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调查

    目的 对中老年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s,TNs)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方法 以2014年7-12月来本院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TNs人群1 930例,收集TNs人群的性别、年龄、BMI、血压、空腹血糖等指标进行统计,应用SPSS17.0和Excel2003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共有1930例TNs患者,年龄50~96岁,平均(67.2±10.8)岁,其中男640例(33.16%),平均(71.8±9.7)岁;女1 290例(66.84%),平均(65.3±10.3)岁.50~60岁患TNs的为552例(28.60%),其中男187例(33.88%),女365例(66.12%);60~70岁的为640例(33.16%),其中男218例(34.06%),女422例(65.94%);≥70岁的为738例(38.24%),其中男235例(31084%),女503例(68.16%).正常及偏低BMI为437例(22.64%),超重843例(43.68%),肥胖为650例(33.68%).血压升高为1 038例(53.78%),正常为892例(46.22%).葡萄糖代谢异常为1 226例(63.52%),正常为704例(36.48%).脂代谢异常为1 210例(62.69%),正常为720例(37.31%).结论 TNs患者人群中以女性、高龄、超重肥胖、血压升高、葡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为主.

    作者:邹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