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茱萸多糖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

李永格

关键词:山茱萸多糖, 血管性痴呆, 大鼠, 学习和记忆
摘要:目的 探讨山茱萸多糖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2014年3-12月,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多糖组,每组10只,山茱萸多糖组按0.28g/kg剂量给予灌胃,1次/d,持续28 d.制作大鼠V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及海马、皮层病理学切片,观察山茱萸多糖对VD大鼠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延长[(98.36±9.35)、(90.35±9.98)、(70.56±7.86)、(67.75±8.97)s与(78.65±9.82)、(67.53±7.85)、(58.32±8.65)、(45.31±9.32)s],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与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26.15±2.1)%、(11.65±4.32)s与(57.36±3.5)%、(23.45±6.5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山茱萸多糖干预作用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明显缩短,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与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8337±5.35)、(71.46±3.89)、(6035±7.66)、(47.35±6.58)s、(48.35±3.4)%、(21.98±6.7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切片发现山茱萸多糖明显减轻VD大鼠皮层及海马的病理变化.结论 山茱萸多糖对VD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山西某肿瘤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预测研究

    目的 预测2015-2019年山西某肿瘤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为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山西某肿瘤医院2005-2014在岗人员信息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并对2015--2019年数据进行预测.结果 山西某肿瘤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预测模型函数为Yt=17 045.885 3e00.0523t-16 143.885 3,模型等级为优秀,根据模型函数进行预测计算,2015-2019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1 465、1 544、1 627、1 714、1 807人.结论 GM(1,1)模型拟合山西某肿瘤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据可靠,可用于短期预测.

    作者:赵善斌;苏天照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肺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69篇文献,涉及241味药物、988频次.其中出现5次以上的药物有56味、710频次.聚类分析显示补益类药物出现频率高,其次是止咳化痰平喘类、活血化瘀类和养阴清热类.药物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是心经、脾经、大肠经;药物性味以性温、寒,味苦、甘为主.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肺纤维化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止咳化痰、清热解毒、补肾固本作为主要治则,符合其病因病机.

    作者:张振龙;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于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基层医疗保障体系研究

    历史研究发现,社会需求的变化决定医疗制度的变迁,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医疗服务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并终推动医疗制度模式的更替.现实分析显示,2009年以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人均患病率相对提高、医疗需求总量增长、需求结构变化.虽然医疗服务供给快速增加,但是医疗供给结构的调整滞后,导致供需结构失衡.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形势下,坚持医疗与养老相结合、居家养护与机构养护相结合,以居家养老和家庭养护为主、以社区为纽带、以医疗养老机构为支撑,保障和促进生命健康,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山东特色的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作者:秦东华;李现红;秦敬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肝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肝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少见.恶性肿瘤常见的是肝癌,它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即转移性)两种.1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 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2].1.1 病因和病理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目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有关.

    作者:李秋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麻醉,观察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肌松药用量、呼吸功能、呼吸开始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肌松药用量分别为(217±17)d、(77±10)mg,观察组分别为(211±16)d、(79±9)m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05、0.928,均P>0.05).拔管后5 min,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分别为(87.01±1.15)%、(28.61±5.25)次/min、(7.85±0.40)L,观察组分别为(95.86±1.17)%、(21.01±5.76)次/min、(8.35±0.43)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89、6.090、5.317,均P<0.05).对照组呼吸开始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分别为(9.9±1.7)、(32.5±1.7)、(42.4±10.4)min,观察组分别为(5.5±1.1)、(6.2±1.2)、(11.2±1.5)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70、78.930、18.543,均P<0.05).结论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深圳市大工业区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市大工业区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有效监控蚊虫密度及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大工业区2011-2013年监测的蚊虫密度资料与同期的降水量、平均气温、高气温等气象数据资料进行相关性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1-2013年蚊虫密度与同期的降水量、高气温、平均气温、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小相对湿度、雨日、雷暴日等呈显著正相关(r=0.456、0.537、0.555、0.517、0.535、0.485、0.510、0.491,均P<0.05);而与霾和大雾日呈负相关(r=-0.420、-0.378,均P<0.05).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进入回归模型(t=2.510、2.333,均P<0.05).结论 影响深圳市大工业区蚊虫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为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其中平均气温对蚊虫密度的影响大,平均相对湿度次之.

    作者:吴崧霖;吴能简;韦少云;陈伟文;罗林峰;罗娘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胰腺癌相关特异性N-糖链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低于4%.而胰腺癌特异性标志物对肿瘤患者的筛选、诊断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监测都有着重要作用,且研究胰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特异性N-糖链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因此本研究从糖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N-糖链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胰腺癌相关的特异性N-糖链的实验技术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杨;蔡新生;崔涛;王广春;闫朝光;林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针对性定人监管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性定人监管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定人监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效能、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特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急救管理、病房管理、医院感染、护理文书评分分别为(77.0±4.2)、(82.7±5.2)、(76.8±4.3)、(84.4±4.6)、(63.4±3.6)、(60.4±3.6)分,观察组分别为(88.2±5.4)、(93.1±6.8)、(90.7±6.0)、(94.1±6.3)、(85.4±5.3)、(89.4±5.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1.454、7.138、11.028、7.289、20.057、25.380,均P<0.0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到位率、床位利用率分别为71.9%、75.0%、65.6%、71.9%,观察组分别为92.5%、95.0%、87.5%、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445、4.391、4.922、3.947,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观察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0,P<0.05).结论 针对性定人监管应用于ICU危重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娟;刘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患者焦虑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72例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全程陪护、情感支持、环境保障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症状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焦虑评分为(49.16±6.98)分,术后(36.16±5.18)分,对照组手术前后分别为(48.56±6.71)、(41.56±7.87)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47±1.22)d,对照组为(7.23±1.5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模拟题(七)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2009-2014年厦门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4年厦门市HIV/AIDS疫情变化趋势和病例的人群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厦门市2009-2014年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趋势性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4年厦门市共报告HIV/AIDS病例805例,厦门病例多集中在岛内两区,为522例(64.84%),性别比为6.45:1;病例高发年龄段为20~40岁,为603例(74.91%);所有检出病例中,未婚病例所占比例逐渐增加(4.12%、7.75%、10.65%、15.98%、21.79%、3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02,P<0.05);病例中大专及以上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36%、9.09%、8.42%、16.16%、20.20%、4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62,P<0.05).检测咨询途径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2.54%、8.70%、9.06%、15.94%、20.29%、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3,P<0.05).异性性传播病例412例(51.18%),同性性传播病例365例(45.34%),注射毒品传播病例13例(1.61%).经性途径传播的病例中,同性性传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4.23%、7.89%、10.14%、12.68%、16.34%、4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35,P<0.05).结论 近年来厦门市艾滋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例集中在岛内发达地区,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尤其同性性传播病例增加明显,同性人群应成为重点关注人群.

    作者:欧阳雪;郑惠能;李莉;马桂林;陈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化疗方案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化疗方案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GP组和NP组各35例.GP组:第1、8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 000 mg/m2,30 min,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NP组:第1、8天静脉滴注长春瑞滨25 mg/m2,8~10 min,顺铂剂量及用法同GP组.两组均以治疗21 d为1个周期,患者均接受了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P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9%、82.9%,NP组分别为54.3%、77.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530、0.357,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均较好,可作为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临床上应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选择.

    作者:郝仲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折

    目的 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发病6h内入院,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统计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出血部位、出血量、性别、年龄等资料,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情况分为好转组22例与未好转组58例,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计数资料采用r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年龄(OR=5.647,95%CI为2.621~12.166)、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得分(OR=0.322,95%CI为0.101~0.796)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高龄、GCS得分低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必须重视对高龄、意识状态较差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评估,确立有效的诊疗方案,以优化其生存质量.

    作者:何雄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6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73±1.22)、(9.02±2.0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8±1.43)、(13.59±2.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9%、10.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58%、2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史丽;贾春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存在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3例.使用糖尿病足护理单对患者的足部进行评估.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情况、溃疡愈合时间、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7.95±0.59)、(10.01±0.73)mmol/L,观察组分别为(5.62±0.34)、(7.01±0.12)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79、36.935,均P<0.05).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92±1.58)d、(71.02±4.24)分、(18.82±1.04)d、(4 094.66±266.08)元,观察组分别为(10.16±1.11)d、(92.46±1.68)分、(11.93±1.61)d、(2 915.31±198.76)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67、42.759、32.467、32.209,均P< 0.05).结论 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筛查率,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水平,缩短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秋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评估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评估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心内科门诊按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诊断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芪苈强心组患者28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3~4粒/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等心力衰竭相关评估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3个月后,芪苈强心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芪苈强心组LVEDD及NT-proBNP比对照组减少,LVEF、6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增加[(60.3±7.4)、(65.2±6.9)mm、(705.7±134.1)、(910.2±147.6)pg/ml、(41.3±6.2)%、(37.7±5.9)%、(399.4±71.6)、(359.8±64.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可增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改善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且安全性好.

    作者:周芳;辛庆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山茱萸多糖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山茱萸多糖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2014年3-12月,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多糖组,每组10只,山茱萸多糖组按0.28g/kg剂量给予灌胃,1次/d,持续28 d.制作大鼠V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及海马、皮层病理学切片,观察山茱萸多糖对VD大鼠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延长[(98.36±9.35)、(90.35±9.98)、(70.56±7.86)、(67.75±8.97)s与(78.65±9.82)、(67.53±7.85)、(58.32±8.65)、(45.31±9.32)s],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与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26.15±2.1)%、(11.65±4.32)s与(57.36±3.5)%、(23.45±6.5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山茱萸多糖干预作用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明显缩短,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与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8337±5.35)、(71.46±3.89)、(6035±7.66)、(47.35±6.58)s、(48.35±3.4)%、(21.98±6.7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切片发现山茱萸多糖明显减轻VD大鼠皮层及海马的病理变化.结论 山茱萸多糖对VD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李永格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BN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BN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治疗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Hcy、hs-CRP、BNP和D-D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变量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cy、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分别为(22.1±8.4)μmol/L、(3.3±1.2)mg/L、(31.4±16.2)pg/ml、(2.53±0.34)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0)μmol/L、(1.0±0.49)mg/L、(9.2±5.1)pg/ml、(0.24±0.1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分别为(8.3±3.2)μmol/L、(1.1±0.5)mg/L、(9.6±5.9)pg/ml、(0.26±0.11)mg/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cy水平与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6157、0.5283、0.5832,均P<0.05).结论 Hcy、hs-CRP、BNP、D-D是反映病情发展的良好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其水平变化对指导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贤刚;程卫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面瘫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颇具特色与优势.故本文针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和文献研究进行整理和综述,并探讨其未来可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作者:陈凤仙;张国静;于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患者4 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 130例和观察组2 2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应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失误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质量管理后,对照组手术物品准备不足或不合要求、器械性能不佳、交接不清、清点物品不清、护送不当、消毒隔离不严、宣教不到位、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等情况发生率分别为2.6%、4.2%、3.7%、1.8%、3.2%、1.8%、11.0%、10.7%,观察组分别为0.4%、0.8%、0.5%、0.2%、0.7%、0.2%、1.2%、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201、54.284、55.341、27.456、38.503、29.725、184.615、141.635,均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4%,观察组为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49,P< 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年轻护士的快速成长,改善护患、护护、医护及与关系科室的和谐关系,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