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极开展按纲施训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宁资社;王建辉

关键词:军队医院, 训练, 应急保障
摘要:2001年7月,总参谋部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我院作为军区医院系统按纲施训的试点单位,科学筹划,精心组织,严格按纲施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改进急诊日常工作管理方法探讨

    急诊抢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及医护质量.在工业化进程加快,交通、建筑业迅速发展,突发事件及意外事故增多的情况下,对如何改进急诊日常工作,加强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主要有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预检的准确性、遵守各项急诊管理制度、突出急诊服务重点及改进急诊医疗管理模式等方法,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费也淳;孟庆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成本规划决策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配置,更好的为广大官兵的健康服务.方法:对部分军队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调研,采用了重新划分时段并细分时段利用线性规划模型配置临床护理人力资源,探索微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结果:时段划分符合实际调研的状况;护理工作的衔接和持续性较好;总体节省护理人力超过约一半.结论:采用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临床护理人员配置研究,从而预测需求情况,为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降低护理人力成本,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作者:刘晓荣;张鹭鹭;孙庆文;陈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联勤体制下确保军队医疗经济权益的探索

    我院是北京军区一所中心医院,2000年,正式担负陆海空三军联勤保障任务,保障单位增加了21个,保障人员增加了18.2%,但实行联勤保障三年多来上拨医疗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保障质量.

    作者:陈杰;曹慧;李冬雪;安洪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改革创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

    医院文化是医院群体在为人类获得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历史发展和历史创造过程中所构建的特殊文化形式[1].医院整体价值观和医院精神构成了医院文化的核心.随着一定社会形态的发展变迁,文化形态也将发生变化.新世纪变幻莫测的内外环境,必将为医院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体现新时期医院活力显著的标志之一--改革创新,不仅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赋予医院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

    作者:朱光君;陈恒年;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队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建设与展望

    1 军队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与研究现状1.1 主要成绩1.1.1 卫生经济法规政策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以医疗费用管理、医疗成本核算为重点,出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法规制度.如:<军队人员及其家属医疗费用管理规定>、<军队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暂行办法>等.对加强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管理、规范医院经济活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各大单位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加强成本核算、加强卫生经济管理、加强卫生经济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制度.

    作者:袁永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

    介绍了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指出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解决了广大城镇职工及农民的基本医疗需要,但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改革(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的深化,将有力地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对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每一位卫生工作者的职责.

    作者:蔡仁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门诊部帮助基层部队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体会

    部队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与地方相比,由于其对象、环境、任务等方面的差异,在具体操作中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就我院门诊部如何帮助基层部队搞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王青;江雪梅;翟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野战式SARS定点收治专科医院的管理实践

    为支援北京抗击SARS疫情,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全军和武警部队1383名医护和管理人员驰援北京.仅用5天时间展开了具有1000张床位、设备功能齐全、完全符合传染病收治标准的野战式SARS定点收治医院,共收治680名患者,占北京地区累计确诊病例数的1/3.通过管理上采取一系列非常规模式,保证了医院快速高效运行,创造了高治愈率、低死亡率、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奇迹.

    作者:徐武夷;陈永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加入WTO对我国公立医院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公立医院在运行机制、人员管理、科技创新、资本运作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国内公立医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围绕医院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设施与环境、医疗价格、人才培养开发等方面,以前瞻的、辩证的战略眼光去认真对待,合理应对.

    作者:陈宜鸿;刘皈阳;裘雪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疗收费与诚信服务

    医疗收费是个敏感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的消费品,其消费和价格的关系一般不为公众和患者所理解,这就要求医院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规范收费标准,对收费价格尽可能地公开、透明,同时在医疗收费方面坚持诚信服务,取信于公众和患者.

    作者:王德洪;王国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方法构建及应用

    1 培养方法1.1 培养对象 医院学科带头人不应仅仅是医学专家,还应该是学科领域的战略家,有较强的学术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1,2].

    作者:朱役;吴雁鸣;夏合金;杨宝林;袁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试论军队医院知识界面管理

    医院的知识界面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医院层次上的知识界面.主要讨论医院与外界之间在宏观层次上的知识界面问题,研究界面的有效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界面效率,如何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等问题的措施和组织方法;第二个层次是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知识协调关系的联系方式.

    作者:谭映军;张鸣山;杨磊;吴凡;杨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医德医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城乡交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在各医院人才、技术各有所长,设备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服务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成了患者的首选因素[1].谋求医院的发展,必须把提高全体人员的服务水平作为医院管理的第一要务来抓.

    作者:李宏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加强军队疗养院卫生经济管理思考

    加强疗养院卫生经济管理,实行以医疗成本核算为基本内容的卫生经济管理措施是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主动适应新军事变革、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军队疗养院现代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效益的关键环节[1-3].

    作者:范春明;向仕平;李桂兰;李艳娟;郭桢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美军后勤保障及其社会化

    经过60多年的演变、发展,美军建立起范围遍及全世界、精简、高效的后勤保障组织体系.美军后勤保障基本形成了商业化保障及自主保障两种,其中商业化保障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后勤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自主保障不可替代,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后勤商业化活动详细目录及后勤自主保障任务分类明确了两种保障方式的执行范畴,但二者之间区分并非绝对化,根据时势需要处于动态的转换之中.目前,美军国防采办及后勤保障业务具体操作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

    作者:张寓景;田文华;李婷;孙庆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刍议医院科技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以社会生产力学说一般原理为指导,对医院科技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做初步探讨.医院科技生产力的本质可以理解医院创造、传播与转化医学科学技术(特别是临床医学科学技术)的能力(即科技创新力、科技传播力和科技转化力).医院科技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管理五大要素所构成.本文对各要素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做简要分析.

    作者:许红民;蔡金华;刘振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制实践与思考

    实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制,是新时期军队科技干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必将给军队科技干部建设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贯彻落实任期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中要切实遵循科技干部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在强化教育、统一认识上下工夫,在严密组织、规范程序上下工夫,在坚持标准、结果兑现上下工夫,确保任期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赵克育;钱文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队伤病员全程服务与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本文介绍了对军队伤病员全程服务与管理的做法:一是建立伤病员三级管理体系,由军队伤病员管理领导小组、伤病员管理办公室和科室休养连构成.二是完善伤病员管理制度,包括集体预约就诊制度,院长代表值班制度,伤病员出入院交接制度和请销假制度.三是强化服务措施,包括门诊服务,住院服务,院外服务措施.采取上述做法,方便了军人就医,密切了医院与部队和伤病员的关系,杜绝了伤病员违纪违规行为.

    作者:向月应;陈文亮;王庆林;易秀英;朱世和;王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更新观念 强化机制 努力实现保障有力

    1 强化联勤观念使卫生联勤群体化在卫生联勤启动初期,部分医务人员还存在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以前的卫勤保障体制就不错,目前还体会不出联勤体制优越性的消极工作状态;二是联勤不联勤是领导的事,让我怎么干就怎么干的被动工作状态;三是联勤不联勤,来了病人就诊治的混乱工作状态.

    作者:尹强;王立安;贺冠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性质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军队质量建设、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和提高保障效益的根本途径.但是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程度如何?其决定因素有哪些?这些是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和规模经济的角度对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问题的表现形式、经济性质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作者:田文华;孙庆文;张寓景;李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