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英;朱国行;金锡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血清中双酚A(bispknol,BPA)的浓度,并测定普通人群血清中双酚A的水平.[方法]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程序建立检测血清双酚A的方法.选择无任何职业性接触双酚A记录的普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双酚A水平,建立普通人群中的正常基准值.[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检测血清中双酚A的要求,检测限为0.39ng/ml.245例血样中,120例可检出双酚A,全部样品的双酚A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15.9 ng/ml,中位数水平低于检测限,P75为2.05ng/ml,95%上限为6.8 ng/ml.男女检出率无差别,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上升.[结论]本研究显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检测出普通人群血清中双酚A的要求.普通人群中血清双酚A的浓度都比较低,正常基准值低于6.8 ng/ml.个别水平较高,其来源需要关注.
作者:石峻岭;杨水莲;肖国兵;郑力行;周志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氟和砷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两种重要元素.砷是常见的环境毒物和已知的人类致癌物[1],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同时也是可疑致癌物.由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和工业发展引起环境污染等原因,引发的氟、砷联合中毒已引起医学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钱海雷;金泰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入和呼吸道变态反应之间的关系,为评价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用装饰材料挥发物对雄性SD大鼠静式吸入染毒30 d,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含量和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在中浓度染毒组(甲醛浓度为0.81 mg/m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为84.88 mg/m3),BALF中IL-4含量平均为12.95pg/m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高浓度染毒组(甲醛浓度为1.50 mg/m3、TVOC浓度为299.03 mg/m3),BALF中IL-4含量平均为13.23 pg/ml,IL-5含量平均为23.21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高浓度染毒组大鼠肺组织ICAM-1 mRAN表达显著增强,病理学检查发现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尤为明显.[结论]室内装修可能与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之间有一定联系.
作者:王春;宋伟民;蒋蓉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对职业铅接触工人血铅(PbB)和锌原卟啉(ZPP)的影响.[方法]采集170名上海市某蓄电池厂职业铅接触工人外周静脉血样,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ALAD基因分型分析,用PE-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分别测定PbB和ZPP含量,并分析其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①ALAD11纯合子基因型者有154名,占90.59%;AL4D12杂合子基因型者有16名,占9.41%;未检出AL4D22纯合子基因型者;②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是95.29%和4.71%;③在同等外暴露条件下,ALAD12杂合子基因型组工人血铅水平(1.04±0.48μmol/L)明显高于ALAD11纯合子基因型组工人血铅水平(0.78±0.34μ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ALAD12基因型工人锌原卟啉(ZPP)含量比ALAD11基因型者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前者为(0.42±0.24)μmol/L,后者为(0.46±0.41)μmol/L.[结论]ALAD2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亚洲人群的结果相近,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同样职业铅暴露环境下,具有ALAD2等位基因的工人血铅水平增高,AL4D2等位基因可加重工人体内的铅负荷以及铅所致的血液毒性,其机理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体内铅负荷增高所致.
作者:欧梅;孙东红;李凭建;郑光;吴强恩;石峻岭;谢芳;周志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展览会会期长达6个月之久,届时上海的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上海甚至中国在全世界面前的形象,关系重大.如何利用申博成功这一大好契机,使上海的环保工作明显上几个台阶,这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钱华;王冰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Genetic toxicology is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research involved in detecting DNA damaging and protective compounds,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DNA damage and their molecular modes of action that lead to alterations and repair of the genetic material.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丁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按照<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室及现场实验.[结果]100mg活性炭对乙酸丁酯的穿透容量>7.4 mg,当乙酸丁酯的浓度为82.4~168.3 mg/m3时,采样效率均达99.98%~100%;样品在碳管中可保存8 d,方法的重现性好,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5.5%;平均解吸效率为85.2%~88.6%;方法的低检测浓度为0.8 mg/m3;空气中与乙酸丁酯共存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在本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此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丁酯的检测.
作者:陈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氯乙烯(vinyl chloride,VC)对雄性大鼠精子生成和畸形发生的影响.[方法]6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5,10,20mg/kg 3个染毒组和对照组,进行12周亚慢性实验,分别在染毒3,6,9周每组随机处理3只大鼠观察睾丸的精子头计数、每日精子生成量(daily sperm production,DSP)、精子畸形发生率和睾丸组织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x)的动态变化.[结果]染毒结束时,各染毒组睾丸精子头计数和DSP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ALP和LDHx活性分别为71.60μmol/(min·g pro)和1 736.02μmol/(min·g pro),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0mg/kg氯乙烯经12周亚慢性染毒对雄性大鼠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作者:王爱红;吴建辉;朱守民;孙祖越;夏昭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某超硬材料企业主要从事超硬材料及制品与其制造设备的开发研制、生产、销售等,占地面积4 987 m2,建筑面积3 000m2,是国内超硬材料行业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企业,于2003年4月正式开始试运行.
作者:刘俊玲;刘素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及水样中二甲苯的测定通常使用3种柱子,即2种填充柱,1种FFAP大口径毛细管柱[1,2,4].毛细管柱具有柱效高、分析速度快、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由于价格昂贵,基层单位要想按照国标要求配齐色谱柱很困难,希望购一根色谱柱可测定多个组份.
作者:郝恩;白慧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黑素生成调控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外用脱色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寻找一种高效、安全、可逆的脱色剂成为可能,一些已知脱色剂的衍生物及许多新的天然产物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临床上倾向于多种不同机制的脱色剂联合应用治疗色素增多性皮肤病.本文对近年来皮肤脱色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林刚;阎永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和丹酚酸(Proanthocyanidir and Salvianolic acid,PS)胶囊对果蝇、12月龄大鼠、ICR小鼠的寿命、抗氧化性及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果蝇生存、抗氧化和耐缺氧实验方法观察果蝇、大鼠、小鼠生存时间及脂质过氧化指标.果蝇喂饲PS剂量为0.012%、0.036%、0.108%和0.324%,大鼠、小鼠均以0.09、0.18、0.36 g/(kg·bw)PS胶囊剂量连续灌胃1~2个月.[结果]各剂量PS胶囊组动物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延长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0~4.0d)、平均寿命(0.4~4.04d)和平均高寿命(0.8~4.8 d);能明显提高12月龄大鼠血清SOD的活力8.8~15.5 NU/ml,降低MDA的含量0.8~0.98 nmol/ml;能明显延长ICR小鼠常压下缺氧的存活时间(420~777 s)、亚硝酸钠中毒致死的存活时间(184~966 s)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的喘气时间(2.3~4.4 s).[结论]提示原花青素和丹酚酸为主要成分的PS胶囊具有延缓动物衰老作用及增强耐受力的作用.
作者:陈冠敏;黄宗锈;陈润;何聆;刘少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局部振动对家兔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低强度组(接振强度3.03m/s2),中强度组(接振强度6.13 m/s2),高强度组(接振强度12.25 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接振10、20、30 d测定各组家兔血中MDA浓度、SOD活力和GSH-Px活力.[结果]接振后10、20、30d的MDA浓度分别为:低强度组(3.77±0.34)μmol/L、(4.16±0.30)μmol/L、(4.39±0.31)μmol/L;中强度组(4.12±0.35)μmol/L、(4.38±0.34)μmol/L、(4.54±0.42)μmol/L;高强度组(4.13±0.32)μmol/L、(4.58±0.47)μmol/L、(4.99±0.70)μmol/L.SOD活力分别为:低强度组(82 994±10 701)U/L、(86 113±8 602)U/L、(8 8737±7 548)U/L;中强度组(88 050±9 196)U/L、(91 513±7 114)U/L、(93 608±8 842)U/L;高强度组(89 553±12 677)U/L、(94 246±14 480)U/L、(96 319±13 981)U/L.GSH-Px活力分别为:低强度组(7 804±846)U/L、(8 259±414)U/L、(8 427±290)U/L;中强度组(8 211±765)U/L、(8 465±462)U/L、(9 076±753)U/L;高强度组(8 984±639)U/L、(9 302±625)U/L、(10 118±779)U/L.可见,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加,MDA浓度、SOD活力和GSH-Px活力均有显著的增高趋势(P<0.05,P<0.01).[结论]局部振动可引起家兔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表明对机体可能有一定损伤.
作者:林立;张春之;隋桂英;刘慧;聂继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环境危险因素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用药史、家居附近三废污染、职业暴露史、家居装潢史、吸烟史、染发史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同时运用PCR技术,检测病例与对照的CYPlA1、GSTT1、GSTM1基因型,并分析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暴露染发年限(OR:2.182,95%CI:1.224~3.828)和装修后入住间隔(OR:1.665,95%CI:1.069~2.529)是白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CYPlA1突变型(P=0.0235)与GSTT1缺失型基因(P=0.0042)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危险,而且与染发史或装修史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暴露于染发或装修,同时存在CYPlA1突变型基因或GSTT1缺失型基因可能增加白血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张娟;浦跃朴;尹立红;袁慧;宋雅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中毒经过1999年7月15日鞍山市某生物化工厂投料槽处发生一起3人死亡、4人中毒的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其发生经过:该化工厂一名水解工,因紧轮器掉入投料槽内,在跳入槽内打捞时,因吸入大量磷化氢气体引起中毒,当即晕倒在槽内,在现场打捞、抢救过程中共有7人中毒,其中3人当场死亡.
作者:付德君;凌森;刘武;沈丽光;杨荷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当前上海地区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情况,更好地控制空调环境的卫生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不同类型空调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选取上海市闵行、闸北、浦东、静安、黄浦、长宁6个区中央及非中央两种类型的空调系统,对其过滤网、热交换器、空调冷却循环水中的细菌总数、霉菌总数以及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芽胞杆菌等项目进行检测.[结果]中央空调冷却循环水在6月~9月份军团菌污染阳性率均在50%以上,10月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中,地铁站、医院、商场酒店的军团菌阳性率均在55%以上;不同类型空调系统过滤网、热交换器的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较低,而芽胞杆菌检出率高.[结论]上海市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状况严重,而不同类型空调系统过滤网、热交换器的卫生状况相对较好.
作者:陈悦;林海江;袁东;王刚毅;沈健民;郭奕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毒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观察镉对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子吸收法测定细胞内镉浓度反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镉的摄取;噻唑兰(MTT)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测定镉对内皮细胞的毒作用;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细胞内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力反映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镉含量增加.MTT结果表明<5 μmol/L镉剂量染毒12 h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剂量>5 μmol/L和染毒时间>12 h则抑制细胞活力,LDH结果与MTT一致.0.1~10 μmol/L镉染毒24 h抑制cNOS活力,12 h降低培养液中NO浓度.培养液中ET-1浓度在染毒12 h后升高,随后下降.[结论]细胞内镉浓度可作为细胞接触镉的内剂量.镉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毒作用与细胞膜损伤有关,且存在毒性兴奋效应.镉可能经钙离子通道抑制cNOS活力,减少NO合成.镉能促进内皮细胞分泌ET-1但有时限性,可能与整体研究中镉升压作用的双相性有关.
作者:陈珏;金泰廙;李凭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酞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属于芳香族二羧酸酯,多为高沸点、低蒸气压液体,对塑料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医疗用品及人造革等的制造,还可作为原料用于香味剂、化妆品等.
作者:黄昕;厉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