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分析与防范对策

史晓慧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 暴力行为, 行为分析, 病房管理, 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 危急事件, 防范对策, 总结, 资料, 秩序, 破坏, 健康, 安全
摘要:暴力行为是精神科为常见的危急事件,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健康及他人的安全,破坏了病房的秩序,增加了病房管理的难度.笔者对我院近3年精神病房发生暴力行为的14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诊断价值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因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后遗症明显,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延误诊断及治疗,影响预后.CT扫描因能快速、准确的诊断,故为首选检查方法,并可随访复查,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现对我院6年间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症的认识.

    作者:于忠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乡镇医院开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26例体会

    腹股沟斜疝手术是乡镇医院做的较多的手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实施,乡镇医院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成为可能.我院自2004年3月~2008年6月共收治腹股沟疝病人158例,其中126例应用无张力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乡镇医院开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穆庆彬;李梅;薛春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气道湿化的对比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短期内不能清醒,且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分泌物增多等会导致气道不通畅,引起脑供血不足等加重病情,为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常需行气管切开术,以加强气道护理.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对策

    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佳作用[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采用了心理护理措施.

    作者:钟爱红;李春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吸痰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肺换气功能的影响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方法.气管内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与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肺换气功能的影响,对我科2006年4月~2007年10月21例在重症监护室因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试验,以便选择更安全有效的气管内吸痰方法,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海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灶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卒中后抑郁( 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原因多样,机制复杂.关于PSD 与脑梗死病灶部位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较多,但结论不尽相同.现对PSD与脑梗死病灶位置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永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6例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微创外科新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提高和腔镜器械日趋完善,术中发生肝外主要胆管损伤的病例已明显减少,但对肝外细小胆管损伤引起术后胆漏却时有发生.我院自2004~2007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0余例,术后发生胆漏6例均行肝下置管及局部穿刺抽取胆汁,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晓斌;朱学珍;卞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25I间质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生殖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呈显著增长趋势[1].以往治疗是经会阴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到20世纪50年代Bagshow在前列腺癌根治方法中引入放射治疗,开始外放射治疗,其副作用大,时间长,并发证多,现在改为粒子间质植入放疗[2].

    作者:石焕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病小子宫成型术18例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有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低龄化的趋势.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差,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对于年轻的患者,子宫切除有诸多的弊端,往往不易被接受.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小子宫成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1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萌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高血压已经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用降压药时也应注意所用药物对其他疾病的影响.除此以外,还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药动学特点以及上述6类药物的不同的药理特点,实施个体化给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徐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的防范

    近年来,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普遍建立,服务农民健康的同时,也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山东省实施360和1127工程,重点建设360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127处乡镇卫生院,其做为基层的定点医疗机构,承担着为新农合参合农民提供为及时、便捷医疗服务的重任.但应该看到,有些乡镇卫生院起点较低,有的甚至是从零起步,随着参合农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规模相应扩大,潜在的医患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如何防范和化解潜在的医患纠纷,理应受到特别的关注.

    作者:谭锐;周曰强;徐凌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阳市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回升与工程地貌间关系探讨

    根据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和安阳市第二次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目前安阳市饮水型地氟病分布在6个县(区)59个乡,病区自然村938个.受高氟水危害人口约96万人,1982年在病区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到2007年,全市已完成782个病区自然村的改水任务,受益人口93万人.2005~2007年,在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对我市5个县(区)降氟改水工程开展了调查,检测了正常使用工程的水氟,现将检测结果与工程地貌间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马改青;杨书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精子异常120例临床观察

    精液精子异常,临床上常依据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 本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很多疾病或因素均可导致男性不育,而在男性不育中约有70%为精液精子异常所致.根据临床观察,导致精液精子异常的主要原因以副性腺感染、免疫因素、理化原因和精索静脉曲张为多见.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感而康片对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干预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公共健康问题.据统计,流行性感冒每年的发病率在10%~30%之间,人群普遍易感,我国是流感的高发区,20世纪4次世界大流行有3次起源于我国.

    作者:刘荣奎;陈光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肿瘤相关性疲劳的诊治

    1 肿瘤相关性疲劳发生的现状和危害肿瘤相关性疲乏(fatigue)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者肿瘤的治疗而引发的一种持续的主观的疲乏感觉,且与病人的日常活动量无关,它影响到病人的活动,而且不能因休息而缓解[1].

    作者:曹亮;张光明;郑继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在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导致病人服药依从性差的诸因素中,病人心理状态与其治疗的依从行为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我院2006年3月~2008年7月对73例由于负性心理而导致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积极的心理干预,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象刚;王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利津县农村食品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我县当前农村食品的卫生状况,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在农村食品卫生监管中有的放矢,我们于2008年4月份集中开展了全县农村食品市场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学廷;刘立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开胸手术46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体会

    2006年4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46例高龄开胸手术患者,针对其生理心理特点,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恒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效果评价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能造成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病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有关[1].我院心内科对15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庆琴;李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救车转运中对高血压脑出血系统救护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在院前急救中常见,死亡率极高.患者发病初盲目搬运和不当处理,致颅内出血量加大,进而导致脑水肿、脑疝形成,加速死亡.我院急诊科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共接诊高血压脑出血200例,其中危重症150例,通过转运中合理的系统救护,使患者在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明显下降.本研究通过不同救护方法对比,探讨简单有效的救护方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治娜;张锡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