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患儿以康复新液联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亚念

关键词:手足口病, 康复新液, 干扰素, 有效率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连用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肌内注射干扰素,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17±0.39)d,溃疡消退时间(2.2±0.52)d,手足疱疹消退时间(2.3±0.4)d,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为(3.56±0.45)d,溃疡消退时间(3.1±0.65)d,手足疱疹消退时间(4.5±1.1)d,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ACE抑制剂卡托普利阻止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神经变性的发展

    细胞产生的活性氧(ROS)的增加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实验证据表明抑制脑ROS有益于减慢由淀粉样蛋白-β(Abeta)聚集引发的神经变性过程.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是脑ROS的重要来源,并且AD患者的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增加,这种现象可以解释过度的血管紧张素依赖性AT1诱导的ROS产生.因此,科学家们将年龄Tg2576的小鼠作为AD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分析了ACE抑制剂对上述动物的神经变性的迹象的影响.全基因组微阵列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化学分析表明中枢活性ACE抑制剂卡托普利使过度活跃的AD小鼠的海马ACE正常化.与此同时,通过六个月的卡托普利治疗,神经变性的体征的发展得以延迟.由卡托普利触发的神经保护谱伴随着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淀粉样蛋白形成加工的减少,以及海马ROS的减少,已知其通过增加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活化来增强Aβ产生.总而言之,科学家们的数据表明ACE抑制剂与广泛使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干扰Abeta依赖神经变性的证据.

    作者:李彦;宋禹霏;张新昕;赵慧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3.67±5.32),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37±5.21),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是临床可以选择的理想护理方法.

    作者:孙锦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录的腹泻患者中随机抽取128例作为探讨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大便常规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在任意季节都可能流行,而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常见于夏季以及秋季.结论:将大便常规检验运用到季节性腹泻患者的诊断中,可准确判断患者的发病原因,给医生的治疗环节做铺垫,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卷曲霉素对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2015年9月中收治的100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中包含50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进行联合用药;对照组采用链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用药.所有患者均进行15个月的化疗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10个月以及15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为68%和82%;而对照组患者在10个月以及15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为42%和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卷曲霉素对耐多药结核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化学治疗疗效,并且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承受其药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凤新;李志强;何玉霞;李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藿香正气汤临床应用体会

    藿香正气汤临床应用效验,该方外解风寒、内除湿滞,笔者辨证应用治疗风湿骨痛、暑湿感冒、湿滞泄泻均有良效.并附案例3则以验证.

    作者:高长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纳洛酮和氨茶碱配伍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纳洛酮和氨茶碱配伍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洛酮和氨茶碱配伍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给予纳洛酮和氨茶碱配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整体治疗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在感冒风寒咳嗽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在感冒风寒咳嗽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5.12%,治愈例数为10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治愈例数为21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在感冒风寒咳嗽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优良,应对其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罗大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常见问题与相关对策.选取近期入院的36名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男女各半,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的疾病.将患者通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是否的到缓解,研究探究临床上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当前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治疗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治疗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作为当前孕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子宫收缩乏力问题,很容易诱发产妇大出血,从而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如果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产妇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生育障碍及死亡事故.此类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孕妇群体,为了降低伤害几率,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产妇死亡几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进行阐述.

    作者:张绣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小儿哮喘是常见的小儿肺部疾病,特点是反复发作,发病急,病程长,给患儿带来严重的伤害,并且治疗困难,让患儿及医务人员棘手.随着科技及医疗水平的进步,小儿哮喘治疗得到关注,并且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对小儿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及提供参考.

    作者:周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四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采用多重PCR法对四种肠道致病菌进行检测,并与临床模拟样品进行验证,分析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单重PCR结果显示:对于变形杆菌扩增出大小为522bp的特异性片段;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扩增出大小为155bp的特异性片段;大肠杆菌O157扩增出大小为366bp的特异性片段;副溶血性孤菌扩增出大小为199bp的特异性片段.多重PCR结果测定显示: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表明只有该四种菌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其他均为阴性;灵敏度结果显示:多重PCR测定菌落计数数量级为103CFU/mL.结论:将多重PCR技术用于多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效果理想,能快速、准确的筛查致病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丁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病与平衡膳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目的:讨论慢性病与平衡膳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本学院附近小区中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情况,在其中选取1000例中老年人群,调查并分析他们的膳食结构、体力活动以及超重、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情况.结果:其中大多数老年人群膳食结构中水果以及蔬菜的摄入量较少,盐以及油的摄入量较多.脂肪摄入数量与慢性病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与慢性病发展成负相关关系.根据调查,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较少发生慢性病的风险.结论:根据调查发现,中老年人群膳食情况以及体力活动情况与慢性病发生具有重要的关系.中老年人群能够通过平衡膳食,增加体力活动,达到有效减轻慢性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作者:蒋莉莉;任大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所接受诊治的64例肝硬化门诊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胃镜检查和腹部B超诊断.结果:通过行电子胃镜诊断,可知其中有56例(86.1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通过行腹部B超诊断,可知其中有43例(66.15%)脾脏增厚患者、40例(61.54%)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大患者,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电子胃镜诊断,肝硬化门诊高血压患者行腹部B超的确诊率耕地,但是该种诊断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综合性,有效弥补了电子胃镜诊断存在的不足,可以借助二者联合诊断来增强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燕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干预

    目的: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干预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9024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病情严重程度亦低于观察组.结论:对孕产妇实行营养指导、体重管理的生活干预和钙剂、叶酸的补充,联合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减轻病情.

    作者:詹秀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发烧时过度劳累有猝死风险

    进入春季,气温忽高忽低,不少人因为天气多变患上感冒,专家提示,感冒后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病情加重进而演变成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药,主要还是依靠患者自身抵抗力,因此,休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近日,一则《年轻爸爸家长会上猝死,事前已连续发烧三天》的新闻引起关注.3月初,浙江绍兴某幼儿园家长会上,一位33岁的年轻爸爸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据当时在场的家长透露,这位年轻的爸爸刚刚有了二孩宝宝,开家长会前已经连续发烧3天,具体死因不确定.现场参与抢救的医生家长判断,疑似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鄢光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将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同一批5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实验组.观察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分值.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分值较高,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使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静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当中PBL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PBL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的62名肿瘤外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研究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93.1±4.2分)要高于对照组(84.2±3.7分),且实践操作成绩(95.1±4.3分)也高于对照组(87.4±3.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当中PBL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更具优势,能够调动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姗蔓;黄英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胆囊炎的我中心门诊中应用硫酸依替米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中心门诊上接受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我中心门诊中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亮甲菌素和青霉素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亮甲菌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胆囊炎患者的药物应用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亮甲菌素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状况,同时提升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付鹏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主要通过一些临床实例来研究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抽样调查100例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人的病例记录和资料,在其他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按照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从小到大将患者分为第一组(46例)、第二组(34例)、第三组(20例).结果:第一第二组的患者在局部水肿、颅内高压等方面表现不明显,第三组患者的表现显著.结论:在临床实验中,中低量的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蔡思伟;夏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采用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2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手术患者为62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手术患者为62例,采用护理干预,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采用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统计数据,研究组手术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77%),显著的高于常规组手术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77.42%),两组采用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积极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菊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