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燕芳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日常工作强度和难度的增加,给护士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手术室骨科专业护士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目前护士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供相关的护理人员参考.
作者:于文君;杨淼;穆莉;黄立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甲减患者疗效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并发症状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97%(4/6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638%(17/69),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实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熔熔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伴随着我国科学仪器使用方法水平的提升和拓展,医学检验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患者实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将针对医学检验时间的发展进度水平和进站空间进行合理的分析,充分研究医学检验发展进程和应用的临床表现.
作者:韩红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提高中医药服务在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到2020年超60%养老机构有中医药服务.与养老机构的结合让中医药服务迎来发展契机,不过,在迎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中医药服务面临特色诊疗濒临失传、炮制工艺不严格、标准化欠缺等问题.
作者:唐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多表现为进展性充血性脊髓病.其主要致病机制是脊髓根动脉与脊髓引流静脉异常沟通,形成瘘口,静脉高压、血流瘀滞,脊髓神经元细胞水肿、坏死,产生进展性缺血、缺氧性脊髓病[1-3].硬脊膜动静脉瘘起病隐匿,年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影像学检查不敏感,需以MRI进行筛查、且依赖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因此,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及误诊,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目前治疗方法包括显微手术、介入栓塞及二者联合治疗.早期的确诊、有效的治疗、科学的康复,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的保证.
作者:张寒冰;周文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本文就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疗法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两个组别.参照组(n=45)采取常规治疗法,实验组(n=45)在常规疗法上予以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BUN、SCr以及Upro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要点.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所收治的126例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样本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皆为63例.其中样本组选择常规护理的方式,而实验组则在样本组的基础之上,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全面护理,并于患者出院前对其护理认可程度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患出院时对护理工作者的认可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工作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结论:于心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融入临床路径管理后,护理成效有了显著提升,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值得大范围推行.
作者:肖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水痘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安全性.方法:以我省某县的7个乡镇作为观察现场,以本现场的3-6岁符合条件的儿童为观察对象,共有1208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对照组给予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情况.结果:共检测了206例儿童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免疫后的GTM显著高于免疫前,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接种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MR效果更为显著.常规接种MMR的604例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有1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17%;接种MR的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3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50%.结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的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免疫效果,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接种使用.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手诊属于中医望诊范畴,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广泛而众多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和已有文献,通过对手诊基本原理及分类、在养生保健中的指导作用和在慢性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的阐述,对于应用手诊辅助疾病的诊断,促进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作者:包领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6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的临床有效率和对高血脂的治疗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用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世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微弹簧圈介入治疗,观察组应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栓塞成功率、平均格拉斯预后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朝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探讨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工作时间不足5年的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估其应急能力,分析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通过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开展情境模拟演练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结果:本组评估对象的应急能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急救应对慌乱、急救物品准备不全、抢救配合不密切、操作缓慢不规范、发现问题不及时、病情评估不准、观察方法错误、未掌握观察要点方面.其中发生率高的是抢救配合不密切(31.1%),其次为操作缓慢不规范(25.6%)、未掌握观察要点(22.2%),同时急救应对慌乱(17.8%)、病情评估不准(16.7%)、观察方法有误(15.6%)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对于低年资护士,应当定期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培训,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D-二聚体的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年份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设为研究组,另选同一年份的5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验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水平,分析诊断效果.结果:经过检测,在基本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较高,对比差异P<0.05;溶栓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对比P<0.05,而其他时间段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一旦检测异常,要与X片、心电图、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行诊断,提升诊断结果准确性.
作者:赵骏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牙髓血管再生术的治疗过程中,每一步的诊疗过程都影响着术后的成功率.其中有几个关键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即:必须彻底的根管消毒;保证管腔内充血;需要有严密的冠方封闭.本文重点阐述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过程中的三大关键步骤,对其具体内容进行简单的概述.
作者:安妍;王俊扬;杨清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四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采用多重PCR法对四种肠道致病菌进行检测,并与临床模拟样品进行验证,分析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单重PCR结果显示:对于变形杆菌扩增出大小为522bp的特异性片段;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扩增出大小为155bp的特异性片段;大肠杆菌O157扩增出大小为366bp的特异性片段;副溶血性孤菌扩增出大小为199bp的特异性片段.多重PCR结果测定显示: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表明只有该四种菌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其他均为阴性;灵敏度结果显示:多重PCR测定菌落计数数量级为103CFU/mL.结论:将多重PCR技术用于多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效果理想,能快速、准确的筛查致病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丁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为提升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一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利用SWOT分析法综合判断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自身优势及劣势、外部环境及威胁,并用SWOT策略分析矩阵组合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当前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作者:张宇佳;左权;王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小儿哮喘是常见的小儿肺部疾病,特点是反复发作,发病急,病程长,给患儿带来严重的伤害,并且治疗困难,让患儿及医务人员棘手.随着科技及医疗水平的进步,小儿哮喘治疗得到关注,并且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对小儿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及提供参考.
作者:周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了解孕妇行为及分娩时住院情况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降低高剖宫产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对比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术后止吐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60例,随机分为三组,诱导前10min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昂丹司琼4mg(稀释至5m1)、托烷司琼5mg(稀释至5m1),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从拔除气管导管开始的24h之内恶心与呕吐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Ⅰ组)、昂丹司琼组(Ⅱ组)和托烷司琼组(Ⅲ组)术后24h内分别有9例、3例和4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Ⅰ组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昂丹司琼和托烷司琼均可以安全有效的预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陈梦洁;张旭晨;吉芳;张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变应性鼻炎患者7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组(n=36)应用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对照组(n=38)单纯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对比2组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11%,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突出,且不会增加病人的不良反应,有效、安全,可推广.
作者:秦顺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