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宏波;陈文婷;连丽;张天毅
目的:探讨FOCUS-PDCA程序在血液透析患者钙磷水平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00例病人,运用FOCUS-PDCA程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控制的各个环节,明确高磷血症发生的原因;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重新制订高磷血症控制及处理流程,并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及监督,比较改进前后钙磷水平.结果:200例患者通过6个月FOCUS-PDCA程序,患者血磷达标率由15.9%提升到29.5%.结论:FOCUS-PDCA程序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水平实施标准化管理,有效预防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卢璧云;李彦;张耀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腹经阴道超声对提高宫外孕诊断准确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就诊的宫外孕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分别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在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方面,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差异显著(P<0.05);且检查流产型与未破裂型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宫外孕的时候,联合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提高这暖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根据.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是否颜色越深的镜片越能保护眼睛,是否任何颜色镜片能保护眼睛.方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实验人员,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裸眼视力测试、双裸眼达5.0的距离以及佩戴有色眼镜后同上的两个测试项目,对大学生佩戴不同颜色有色眼镜后视力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及结论:通过对所得数据分析发现戴有色眼镜使视力比正常低下,同一色系内深浅程度不同对于视力没有规律性影响
作者:李彦;李寒;韩丹丹;张磊;闫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1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依据所接受不同麻醉用药划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接受布比卡因麻醉,研究组50例接受罗哌卡因麻醉,就两个组别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8.0%,对照组优良率90.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感觉阻滞平面起效时间(139.4±23.6)s、下肢正常活动时间(8.9±0.7)h、肛门排气时间(13.9±4.8)h,对照组(59.3±14.7)s、(13.2±1.4)h、(27.1±5.9)h,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佳,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民锋;宋新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上海闵行地区5岁以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现状.方法:根据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选取上海闵行区下辖3个街道、9个镇的居委会、村委会,以问卷的形式入户调查选取范围内的700名5岁以下的儿童,了解其免疫预防接种的情况,分析该地区同龄人群的免疫预防接种现状.结果:本次研究中,调查儿童接种乙肝疫苗(HepB)、百白破(DPT)、卡介苗(BCG)、麻风(MR)、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等五类疫苗的接种率较高,均达到98.8%以上,合格接种率为94.7%~100.0%,本市居民儿童的合格接种率明显高于外来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闵行地区5岁以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情况良好,接种率合格较高,但该地区外来儿童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王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学前儿童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平衡膳食干预对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遵义市当地两所幼儿园,其中一所为干预组,对这组儿童进行一年的营养干预,另外一组是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的营养干预.把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膳食调查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儿童主要营养素的达标率明显提高,此外干预组儿童的体质量、身高的均值比干预前均增加.结论:加强对学前儿童产能营养素的干预,平衡膳食对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湘丽;闫吉美;袁廷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为了研究80例患者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西药(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口服给药)与中药汤剂(桃仁、红花等11位中药汤剂)联合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西药(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口服给药)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治患者,对比临床疗效.慢性盆腔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安全性和血液循环质量显著改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顾玉琴;张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损害与血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再收集年龄、性别与观察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测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然后再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致残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患有急性脑梗死的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的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P<0.01);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神经功能伤残较重者(EDSS≥3.5)血尿酸值较EDSS得分较低者(EDSS<3.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是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利于预后.
作者:靳宗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系统化护理对产妇压力和婴儿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进行生产的13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7例产妇,实验组孕妇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喂养意图、焦虑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产妇采用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产妇压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化护理的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母乳喂养率,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治疗工业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工业氟病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复方骨肽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尿氟、甲氟与发氟改善情况,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0.6%(48/53),治疗1个月后尿氟排泄量为(3.8±4.2)mg/L,治疗3个月后尿氟排泄量为(4.6±3.9)mg/L,治疗6个月后尿氟排泄量为(5.5±3.7)mg/L,治疗后甲氟为(4.9±2.7)μg/g,发氟为(5.7±4.2)μg/g,均显著好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骨肽治疗工业氟病患者能够迅速改善氟中毒情况,可发挥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程秀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我院经过临床实践发现,通过自制芒硝袋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对传统芒硝袋的不足及改进制作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对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后探讨了自制芒硝袋的应用优势,希望能够为同类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刘薛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痰瘀头痛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无以运化,日久成瘀.其病机归结于瘀血阻窍,络脉滞涩,不通则痛为病机之标.化痰祛瘀通络治疗痰瘀头痛是诸多大家多年临床经验归纳总结而成.现分析浅述如下:
作者:赵兵兵;李世蒙;王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行血糖检验.对比两组孕妇的血糖检验结果及分娩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血糖水平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血糖检验,及时发现病情并治疗,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严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治疗期间紧密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34例中显效247例,有效61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92.22%.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其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排痰护理、呼吸指导及饮食护理,可促进治疗取得较高的效果.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探讨痔、瘘病人术后疼痛及早期应用镇痛剂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术后疼痛在麻醉药作用消失之前,早期应用镇痛剂.将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缓解和消除疼痛措施的前提.根据痔、瘘患者术后疼痛特点,早期应用镇痛剂,加之术后疼痛护理,降低疼痛阈值,使患者情绪平稳,临床效果显著,均在预期的时间内康复出院.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门急诊输液室静脉滴注的安全隐患发生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3720例纳入研究,采集安全风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4500例纳入研究,施行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对比两组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在安全隐患发生率上,2015年为3.63%,2016年为0.78%,远低于2015年,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老年人门急诊输液室静脉滴注的安全隐患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可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仇胜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急诊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采用抽签的形式,将7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各有39例.A组予以优质护理,B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A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9.49%、家属满意度为79.49%,均明显比B组的79.49%、82.0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急诊治疗中,积极对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作者:左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但是该病具有向恶性发展的潜质.PI3K/Akt/mTOR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与mTOR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通过该通路的激活,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凋亡相关因子等,从而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及增生,并同时受到激素的调控,促进子宫内膜息肉向恶性发展,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发展及恶变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张培茹;李鲁宏;蔡佩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40例,针对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了传统西医治疗法70例(对照组),和西医治疗联合中医利水法治疗法70例(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对比其治疗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均<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通过本次的临床调研分析研究,证明应用中医利水法治疗,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同时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在临床中值得进行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殷育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颈椎病患者除了引起吞咽障碍、视力障碍、颈心综合征、高血压颈椎病、胸部疼痛、下肢瘫痪、猝倒外,还容易引发心脏病.老年人出现心脏病症状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由颈椎病引起.专家提醒,由于长时间低头和颈部受凉而导致的颈椎病容易引发此后果.
作者:刘晓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