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价值

王霞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期患者, 中成药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不同中成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川穹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瘀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功能.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大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给予试验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关勇;任力群;米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优势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中心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8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4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洪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来本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并针对现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随机抽取20组共200名护理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并对培训、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监督及考核,改善手卫生的洗手设施,能降低院感在护理实习生中的发生率.结论:通过系统的院感知识的培训,临床科室的带教老师的严格监督和管理,使护理实习生真正认识到手卫生与院感之间密切相关,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或避免院感的发生.

    作者:关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氟康唑联合苦参碱栓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评定

    目的:研究氟康唑联合苦参碱栓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46例,单一治疗组采用氟康唑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氟康唑联合苦参碱栓治疗.就两组患者阴道疼痛、黏膜充血、外阴瘙痒消失时间、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阴道疼痛、黏膜充血、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单一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QOL评分增幅更大,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苦参碱栓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症状消退,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蒋维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层次分析法和医疗技术评估

    近些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医疗技术评估涉及病人的参与,2006年国际卫生技术评估网络机构(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Agencies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的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在决策评估活动中的参与能够扩大评估的视角,提供更加多样、准确的信息[1].此外,有病人参与的医疗技术评估更能提高人们对于评估结果的认可性.

    作者:李彦;刘少楠;聂玺博;杨宁;董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感染控制中的微生物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感染控制中的微生物检验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对我院6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分析,依照控制感染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感染后治疗)和观察组(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感染后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检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感染控制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53%(25/34),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明显降低了感染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明显控制感染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实施.

    作者:毛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卒中组,并取同期健康者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CRP阳性率及卒中组不同CRP含量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卒中组CRP阳性率为59.5%,而对照组为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患者中,CRP阳性组的预后不良率为18.2%,高于对照组的6.7%(P<0.05).CRP与临床预后质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34,P<0.01).结论:监测CRP水平对评估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OCT临床调查分析——以太原某三甲医院为例

    POCT作为检验医学中新兴的一个方向越来越受到医院关注,如何运用好这一新技术是医院管理重要的一环.本文简要介绍了我院POCT管理委员会对POCT管理的一些经验方法和成果.

    作者:陈炜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提升计生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水平的探究

    有关的计生工作直接关系到了群众的自身利益以及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好有关的计生工作对于计生工作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现在这是时期,为了满足计生工作的需求,就需要及时的做好宣传的工作,这对于整体的计生工作来说是特别重要的.这篇文章着重解析了计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计生思想工作的分析,进而提出提升计生思想的教育水平的措施,然后通过对于计生思想的研究,进而给之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

    作者:谢甲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内科脾肠病证84例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就中医内科治疗脾肠病症的临场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脾肠病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经统计P<0.05.结论:为脾肠病症患者采取中医内科疗法效果显著,且愈后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温万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BNP显著低于治疗前,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BNP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逆转心室重构,增加心脏收缩力,提高LVEF,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运动模式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以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外,个性化运动疗法也成为一种基础、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手段,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下面就对不同类型运动模式对高血压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吴智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

    目的:观察并总结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其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43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试.在取得准确的结果之后,以结果为基础对不同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耐药菌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不动杆菌以及葡萄球菌等,而造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滥用抗生素药物、机械通气、长期住院治疗、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疾病的干扰等.结论: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而言,应对其多重耐药菌的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合理的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确定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消毒措施,从而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纪检监察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纪检监察工作是国家专门为了防止高层领导者出现贪腐现象而设立的一个由纪检监察部门对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执法的常设机构.对医院基本药物、医疗器材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对人民群众能否获得放心安全的就医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就纪检监察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有效措施进行深入地分析,希望为日后医院管理中的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进行芬太尼麻醉,研究组进行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的麻醉管理中生命体征、清醒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比较,研究组的生命体征更平稳,清醒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低;结论:开颅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取得的麻醉效果显著,术中管理更平稳,对疼痛的耐受好,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怡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药物中氨丁三醇的含量研究

    目的:探究离子色谱法对药物中氨丁三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色谱柱、淋洗液、流速、抑制器、进样体积、柱温、检测池温度、检测器分别为DIONEX Ion Pac CS16(250mm*5mm,5.5μm)、水-0.05mol/L甲烷磺酸-50%乙腈(60:20:20)、1.0mL/min、DI-ONEX CSRS300(4mm),外接水模式,抑制电流30mA、10μL、30℃、35℃、电导检测器.结果:氨丁三醇浓度在20μg/mL-200μg/mL内和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为5μg/mL,检测限为2μg/mL;加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回收率平均值与RSD分别为100.4%、2.8%;加碘佛醇注射液回收率平均值与RSD分别为99.1%、2.3%.结论:离子色谱法具有灵敏性、简便性、专属性与准确性的特点,在不同药物中氨丁三醇含量的测定均可应用.

    作者:于亚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目的:对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实现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西药房在2016年5月期间所开具的3万张药物处方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万张处方中的所涉及到的抗菌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频率以及销售数量等进行统计记录,同时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根据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对门诊西药房3万张药物处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涵盖了9075张抗菌药物处方,占总数量的30.25%,包括单一使用4967张、二联1619张、三联及以上108张;给药途径从多至少依次为口服、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和外用;且在其中还存在408张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约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50%.结论: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上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但其中也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需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作者:许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我国临床路径实施的思考

    临床路径是医护计划中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目前在医院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临床路径的实施促进了医疗服务模式和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本文通过临床路径的概念、内涵、特点、实施的意义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与不足进行探讨和思考.

    作者:刘杰夫;李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检验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收治的脑出血昏迷病患共计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院收治的脑出血未发生昏迷的病患共计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组病患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予以记录分析,同时观察记录不同组病患合并其他系统器官感染的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共计100例病患的收治入院时,住院7天及住院21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予以记录分析发现,研究组入院时及住院21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之对照组无甚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7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均值较之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观察记录不同组病患合并其他系统器官感染的情况,研究组感染例数8例,感染发生率16.00%;对照组感染例数1例,感染发生率2.00%.研究组感染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病患其病程中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明显,感染发生率亦同时升高.

    作者:段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68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顾云;白润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