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气囊压力的应用观察

范怀海

关键词:气管插管, 压力, 气体容积
摘要:目的 判断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的大小是否合适.方法 对60例经口气管插管和4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进行测量.结果 实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明显高于推荐的理想压力值(P<0.01);实际的注入气体量明显高于理想压力所需要的注入气体量(P<0.01).结论 应对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进行监测和调整,以减少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人性化护理体会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逐渐来临,高龄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日渐增多.老年患者由于体内各种重要器官已出现退行性变化,生理储备能力有限,并且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器质性病变,导致机体调节功能减退,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差,手术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1].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起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方面处于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娟岩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胆总管结石行ERCP及其相关治疗的护理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治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属介入和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可重复、恢复快、疗效肯定,在临床诊治胰胆疾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2005年10月~2009年6月对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予以ERCP检查及其相关治疗(EST或ENBD),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乃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10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金水宝胶囊口服治疗,1个月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为64.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在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RBc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能明显地增强疗效,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单信海;张天明;高晓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的疗效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是脑外伤后救治的重点、难点,能否及时开颅手术、充分降低颅内压是救治的关键[1],我院从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62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创伤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并与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采用常规术式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垂体瘤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36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水钠平衡紊乱的患者进行分析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36例血钠紊乱患者中低血钠症29例,高钠血症7例,治疗后1例死亡,1例出现多发脑梗塞致残,其余均恢复正常;28例多尿或尿崩症病人除1例外均在1月内尿量恢复正常.结论 垂体瘤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病因复杂,根据病因及血钠检测水平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张建林;苏吉春;朱宁喜;付鹏;宁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理剧治疗对网络成瘾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剧治疗能改善网络成瘾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怀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外科麻醉技术以及围手术期监护手段的进步,老年食管癌手术已取得一定的效果.2000年5月~2005年8月,我科共收治食管癌患者416例,其中6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96例,占23.1%,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冀承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精神科护士与内科护士焦虑和抑郁的调查分析

    焦虑和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是对压力的一种常见的异常心理反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压力增加,人们对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邹灵芳;张锦萍;李玲;吴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现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完成的78例老年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围术期给予积极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萍;李国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激光血管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我院应用半导体激光手术(EVLT)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兵;龚国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床边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的监护

    急性药物中毒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病,重症中毒可危及患者生命.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树脂的灌流器,树脂对血液中的毒物有较好的吸附清除作用[1].服毒后尽早行血液灌流,并加强对血液灌流的监护,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防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2].我院自2005年至2008年采用床边血液灌流术对300例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翠凤;刘庆芝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

    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又名Dieulafoy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疾病之一[1],其特点为:出血部位隐匿,出血量大,易反复发作;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电子健康档案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欠发达地区(70.4%)明显高于发达地区(35.4%)和中等发达地区(26.4%),建档率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开展程度不均衡,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缓慢,有关心理和社会医学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开展程度较低.

    作者:钟杰;李伟;邵娟;韩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以人为本加速社区医院全面建设的体会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改革不断深入、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社区医院必需适应新形势,加速医院全面建设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就目前上海市社区医院状况,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作者:黄秀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小儿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群体性食物中毒以发病急、病员多、涉及面广、影响大为特点,是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也是对医院应急管理能力的考验[1].2005年6月上旬,南石头街某幼儿园34名幼儿在园内进食午餐2~5 h后,出现群体食物中毒,全部送我院急救.在救治工作中,医院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预案[1],由于组织得力,分工协调,措施合理,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与护理,所有患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克丹;李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局部封闭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124例疗效观察

    1995年1月~2009年1月本院在门诊采用醋酸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1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永祥;况成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胆源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一般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胰液和胰酶损害胰腺及胰周组织所致,胆石症是其主要病因之一.笔者观察了本单位自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的42例胆源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治疗情况,现结合病例探讨胆源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治疗.

    作者:王德俊;袁小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指征行剖宫产术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指征行剖宫产术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以妊娠合并直径≥5cm子宫肌瘤为指征行剖宫产术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分娩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除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指征行剖宫产术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郭培祯;张伟;郭宗芳;董婷;李颖;杜珍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闭合性创伤性膈疝2例诊治体会

    闭合性创伤性膈疝临床较少见,常合并其它脏器伤,易被误诊、漏诊.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例闭合性创伤性膈疝报道如下.

    作者:王纯虎;李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与延后康复疗效观察

    脑卒中在发病6个月内恢复较快,如果1年以上肢体功能仍未完全恢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肢体废用.因此,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意义重大,所谓早期康复治疗是指在发病48 h后,如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疾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就开始的康复训练,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1].我们自2001年7月~2008年6月,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与延后康复治疗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彦兵;徐恒强;李家伦;宋春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