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黄玉华;史爱玉;唐明
目的 分析上海2002-2006年发病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情况. 方法 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2-2006年胰腺癌登记和生存随访报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 Ⅱ法计算胰腺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OS)和相对生存率(RS),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因素. 结果 20022006年上海市胰腺癌患者5年OS为6.63%,RS为10.11%.不同年龄段胰腺癌患者的5年OS不同,随着年龄增大,生存率逐渐降低.诊断时期为Ⅰ期、Ⅱ期的胰腺癌患者生存率高于Ⅲ期、Ⅳ期.肿瘤位于胰体的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部位.不同性别、市郊间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别.30年间,上海市区男女胰腺癌生存率均有所上升. 结论 上海市胰腺癌生存率逐步提高,年龄、肿瘤分期、亚部位等因素对胰腺癌生存率有影响.
作者:杨沁平;吴春晓;施亮;顾凯;龚杨明;彭鹏;张敏璐;向詠梅;鲍萍萍;郑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起病急,以发热、咽喉炎、弥散性皮疹为主要临床特点.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可出现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性关节炎及心肌炎等并发症,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1],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对松江区2006-2015年猩红热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清慧;孔园园;黄锐;高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人群筛查可以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是控制大肠癌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人群筛查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区域性癌症控制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于2011年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接着,原市卫生局等机构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本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向符合条件的居民免费提供大肠癌筛查服务.通过科学论证和反复实践,上海在全国率先将一项成熟的癌症筛查措施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大规模人群癌症筛查在公共卫生政策上一大突破.本文回顾了该项目从设计、社区试点到形成公共卫生政策而在全市推广的历程,讨论了大肠癌筛查从技术措施转化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在人群中推广实施过程中,如何应用循证的方法解决相关技术性和实施性问题.
作者:郑莹;龚杨明;周晓伟;蔡淳;陈昕;仲伟鉴;吴凡;王磐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前,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4类慢性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全国总疾病负担的67.1%~ 80.0%[1-2].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居我国死因顺位之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群发病绝对数量也相当可观[3-5].为全面掌握台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动态,以及相关的社区健康管理效果,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4年台州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思瑜;林海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大肠癌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列第4及第2位.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的西方化,特别是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增多,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上海市居民中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长尤为明显[1].我国超过60%的大肠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即使是医疗条件较好的上海地区,大肠癌的Ⅰ期诊断比例也仅为12%,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作者:龚杨明;顾凯;彭鹏;吴春晓;郑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鼠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其中至少几十种可以使人致病,给人类造成极大威胁,义乌市2005-2013年均有鼠媒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1].201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40年日军对金华发动细菌攻击,义乌受到鼠疫波及成为鼠疫疫源地[2].因此,进行鼠类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控制鼠类的危害,掌握义乌市鼠类季节消长、不同环境的鼠密度、种群构成,为控制鼠类传染病和控制鼠密度提供依据,2011-2014年义乌疾控中心每月对不同环境鼠密度进行监测.
作者:朱心红;吴因平;陈明;冯霞燕;朱桂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的父母不再满足于来自上一辈或零星书本以及宣传资料的知识,家长也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为他们提供科学的、系统的育儿知识.而父母学校作为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一种服务形式,也是促进儿童全面进步的一条有效途径[1].闵行区妇幼保健院开展父母学校课程已有2年时间,虽然课程公益免费,但参与的人数一直无法保证.为了解儿童保健门诊的家长对医院开设的公益性、非强制性父母学校课程的知晓情况和行为现状,我们对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婴幼儿家长对父母学校课程的需求,改进课程设置,便于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内的婴幼儿家长.
作者:康淑蓉;张越;姚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支原体是引起妇科泌尿生殖道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主要分为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资料显示[1-2],近年来这类病原体感染呈上升的趋势.由于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加不孕不育症、自发性流产等发生率[3-4],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由于抗生素的长期过度使用,支原体的耐药现象也越发严重,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株.为了解李惠利医院妇科病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我们对李惠利医院2012-2014年妇科门诊和住院病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出结果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苗;卢雯君;李情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上海市虹口区1956-2015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 方法 对1956-2015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上海市虹口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在1956-2015年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随着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检测技术逐渐提高,未分型肝炎的比例逐渐下降.乙型肝炎占比大,其次为戊型肝炎.20~49岁的青壮年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以工人、干部职员和离退休人员为主. 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杨吉星;于晓楠;汤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1口].苍南县地处浙江东南端,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邻福建省福鼎市,与平阳县、泰顺县交界,疟疾流行区分类为二类县[2].为了解苍南县疟疾疫情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制定疟疾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对苍南县2004-2014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张红;林上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以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随着医院进入现代化阶段,医院感染也以不同于过去的特点严重地影响着医疗实践.抗生素为治疗各种感染提供了有效武器,但在大量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耐药菌株,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进而引起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
作者:吴寰宇;田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 背景耐药菌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威胁.2013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一项报告概述了美国前18位危急和严重级别的耐药相关的威胁.在15种危急和严重级别的威胁中,7种是主要从医疗过程中接触的细菌,其中包括艰难梭菌.尽管艰难梭菌并没有产生耐药性,但与其他6种耐药菌一样,如果不正确使用抗生素或感染控制不充分,该菌将会引起感染以及所致感染的扩散恶化.预防医疗相关感染,将直接有益于降低耐药性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如美国抗击耐药菌国家行动计划所提出的,把抗菌药物管理和预防感染步骤相结合的同时,预防医疗相关感染对降低耐药菌对公众健康的威胁至关重要.
作者:Lindsey M.Weiner;Scott K.Fridkin;Zuleika Aponte-Torres;Lacey Avery;Nicole Coffin;Margaret A.Dudeck;Jonathan R.Edwards;John A.Jernigan;Rebecca Konnor;Minn M.Soe;Kelly Peterson;L.Clifford McDonald;刘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上海市闵行区在册管理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4种主要精神障碍患者人口学分布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截至2016年9月,闵行区在册精神障碍患者人数8 972例,时点患病率为3.53‰,男女构成比为1∶1,未婚∶在婚=0.97∶1.医疗费用来源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多占34.6%,小学占25.1%,文盲及半文盲占18.8%,高中及专科占18.1%,本科及以上占3.4%.8 972例患者中4种主要精神障碍患者占89.1%,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 282例,精神发育迟滞3 08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16例,双相情感障碍208例.不同诊断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和经济情况分布上均有差异. 结论 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是社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同类型精神疾患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不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作者:陆佩丽;范建红;蒋怡华;曹广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2008年、2014年血脂数据回顾分析,探讨浙江省象山县60岁及以上企业退休人员血脂异常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分别收集2008年及2014年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企业退休人员血脂检测结果,按体检年度分组,按年龄分层,分别统计各组高血清总胆固醇(TC)血症、高三酰甘油(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及血脂异常人数. 结果 象山县老年男性企业退休人员2008年高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及血脂异常异常率分别为11.2%、10.2%、2.1%、5.9%、23.3%,女性分别为18.9%、10.2%、2.3%、13.8%、33.3%.2014年男性分别为22.0%、5.9%、1.3%、10.6%、27.6%,女性分别为35.4%、7.5%、1.1%、18.2%、40.0%.与2008年相比,2014年老年企业退休人员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及血脂异常率上升,而高TG血症、低HDL-C血症异常率则出现下降. 结论 象山县老年企业退休人员血脂异常率较高,其中高TC血症为老年男、女性血脂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次为高LDL-C血症.与2008年相比,2014年象山县老年企业退休人员血脂异常有上升趋势,亟需采取措施以控制老年退休人员血脂水平.
作者:江传林;包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居民死亡水平和不同死因是评价一个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了给制定慢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4年华容区居民死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廖学舟;赵成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初中学生的健康素养现况,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县3所初中学生12个班共532人,调查方式为学生集中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 景宁县初级中学学生总体健康素养知晓率为26.13%,其中健康基本知识素养知晓率为31.0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知晓率为27.44%,健康基本技能素养知晓率为41.92%.城区学生健康素养高于农村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景宁县初级中学学生健康素养仍需改善,特别是要改善慢性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健康素养.
作者:严伟萍;胡思丁;陈晓耕;吴斌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黄浦区出生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黄浦区出生登记信息,对生育水平、出生性别比和破宫产率进行分层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 结果 2014年黄浦区户籍人口的总生育率为45.67‰,总和生育率为1.17,生育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非户籍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达113.9,严重偏离正常范围.沪籍和非沪籍的破宫产率分别高达49.54%和45.62%,均高于WHO推荐的15%的警戒水平. 结论 出生监测信息的利用反映了人群生育水平和生育特征,显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转折点,也明确了控制出生性别比、降低破宫产率将是今后卫生部门需加强的重点.
作者:吴燕;张金峰;王一;潘鸣镝;虞慧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县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现有发病数据预测今后肺癌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崇明县1998-2013年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及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以描述年度变化趋势. 结果 1998-2013年崇明县肺癌发病7 275例,粗发病率为81.33/10万,男性、女性分别为122.36/10万、41.20/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1998-2013年男性肺癌发病APC为1.70%,女性为4.97%;男、女标化的发病率均出现减缓趋势,女性发病增长速度高于男性,65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增长速度高于青中年.1998-2013年崇明县肺癌死亡6 102例,粗死亡率为68.22/10万,男性、女性分别为103.91/10万、33.30/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1998-2013年男性肺癌死亡APC为2.01%,女性为4.54%,女性死亡增长速度高于男性,65岁以上老年人群女性死亡增长速度高于男性. 结论 崇明县肺癌粗发病率的增高主要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崇明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黄玉华;唐明;徐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作为公共卫生及个人生命发展的重要领域,性健康(sex health)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席会议中被列为全球生殖健康战略的五大核心内容之一[1].青春期又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2],因此青春期的性健康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青春发育时相的提前[3-4]以及性意识、性观念的改变[5-6],青少年的性健康问题也不断发生着变化[7].仅停留在生理层面已不能满足认识性问题和促进性健康的需要,因而对广义的性(sexuality)研究逐渐成为显学[8].
作者:余春艳;谢静波;汪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具有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避免药物外渗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1],适用于肿瘤患者需长期反复化疗及静脉营养支持.PICC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且每周至少需要维护1次,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效果直接影响到PICC的使用寿命,乃至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对PICC的认知度不足或护理不当,还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其正常治疗.为了更好的向PICC患者宣传导管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特征,对在本院置PICC的114例肿瘤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赵晓华;徐雪芳;罗爱仙;徐月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